跨学科视域下名著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以《西游记》教学为例

2023-04-05 18:32文|张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1期
关键词:跨学科西游记名著

文|张 贤

经典名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精神源泉。不难发现,统编本教材更加注重经典名篇的阅读。但是对于经典与名著,如何让学生读得进去,并且读得有趣,成为一线老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2年版课标强调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意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教学的实用性。如何让名著阅读的指导指向更宽更高?如何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广更深?笔者以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的思路为例子,探索跨学科思维下名著阅读指导的可行性。

一、名著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1.情境创设受限导致无法消除隔阂

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在场,知识能力上的储备不够,这让学生对统编本教材推荐的经典名著书目产生了较大隔阂。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本经典名著,应从作者背景、作品大致内容进行介绍。若有部分作品已形成影视或纪录片等,教师则应播放视频,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这些实际上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

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试图让学生建立与名著的心理关联。但是对于一部大部头小说而言,某一情境的体验存在较大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让学生很难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情。即使在播放视频的辅助下,学生依然无法做到“沉浸式阅读”,当代入感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作品中的很多场景与当事人的心境就无法体会。如师徒四人经历的磨难以及面对妖魔鬼怪时心中的艰难抉择;取经之路是如何漫长、经历是如何困难重重……无法沉浸其中阅读,就难以建立起与作品的心理关联,因此大部分教师选择回归到传统的教学模式。

2.任务单一导致驱动力低效

任务内容与呈现形式的选择偏陈旧,脱离学生认知发展能力与信息化社会发展节奏,这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感觉到乏味,内在驱动力没有被激发,使阅读效能走下坡路。像《西游记》这一名著的阅读指导,若教师给学生布置“概括情节内容”“摘抄好词好句”“阅读感悟分享”等任务,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或开篇导语就能找到相应的答案。这样的任务设计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教学的选点也仅限于文本内容,最终流于形式,学生把阅读当成了任务,而不是自我的享受与提升。

3.主题诠释片面导致收获浅显

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历经时光的淘洗,成为一种经典、一种象征,那是因为作品中蕴含的主题发人深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精神源泉。读一部名著,若是将其最珍贵的核心丢失了,或者说只领会了最浅层的意蕴,读名著的意义就不复存在。《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情节曲折,吸引读者,但是对于小说的主旨,若不加以指导,学生的理解便停留在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等浅层理解;若是想要指导,很多一线教师又无法以恰当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深有体会,多是把主旨内容抄写记下便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我的素养,前两种方式都无法让学生的阅读收获内化成自己的能量,获得自我提升。

二、跨学科阅读引入名著阅读的诉求

1.符合语文学科的包容性

阅读是语文学科中的核心,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之一。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的文本不仅仅是文学类作品,还有工具性特征比较明显的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科普文等。即使是一部文学类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并非只有文学本身,还会包含其他领域的相关内容。如《西游记》中不仅有文学知识,还有天文、地理、历史等内容。将跨学科阅读的思维引入名著阅读,既能突破语文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又能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使收获更加具有全面性。

当教师能够从跨学科的角度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在归纳、对比、分析等方法中引导学生对作品及生活形成全面的认知,学生会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逐渐走向大语文的学习,他们的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涉猎也会更为广泛,语文习得的知识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得以运用,综合素养也会得以提升。

2.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社会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偏向于综合性、全面性。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也要试图转变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模式,立足长远发展,建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意味着传统语文教学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的思维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从小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无法将其他知识内容相互关联融通,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开展跨学科名著阅读在挖掘名著本身的智慧的同时,又能与当今自我生活、其他学生相互关联,逐步形成多角度思考的方法以及全方位认知的能力。当师生都能够逐步走向跨学科阅读名著时,很大程度上就能够提升名著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加宽加深名著对于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契合当前社会人才培养趋势。

三、跨学科阅读在名著阅读指导中的实践

小学生名著阅读可以跨界到哪里?如何来跨?这其实是根据名著本身的特点而定的。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先行者。笔者以《西游记》这一名著为例,借助一张地图、一场儿童剧来进行整本书的跨学科阅读指导探索。

1.在取经地图中“丈量”生活与文本的距离

地图是生活中较常用的指示图,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掌握距离、方位等信息。而在《西游记》这本书中,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出发,一路西行取经是一条线路,包含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首先,通过绘制取经路线图,让阅读从文学跨界到地理、数学等领域,梳理清楚小说内容,学会看地图、画地图,获得生活技巧;接着,通过发现途中美食,从文学跨界到地域文化、食品等领域,拓宽阅读视野,让生活与文学相联通。

(1)画好取经路线图——消除隔阂,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大部分名著都是以写人叙事为主,作者会在文本中为主人公建构特定的活动场景。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地图这一工具,巧妙地利用叙事类文本中“地理空间”这个重要的元素,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消除隔阂。

《西游记》中人物众多,情节内容较复杂,仅仅靠学生阅读和已有的认知能力,容易出现混淆或者遗忘的情况,这样的阅读就失去了储存的根基。在阅读活动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查资料,用历史地图感受西天取经的实际路径。这一路线图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路途的遥远和取经过程中难以言表的艰辛。接着,让学生根据小说中的叙事,以小说中的人物、途经点或者是遇见的妖怪为主要线索,绘制《西游记》路线图。

或许学生的绘制并不是最精确的表述,但是,当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利用一张地图,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梳理,建立时间与空间上的概念,阅读就会从文本跨界到地理、生活,既加强了阅读的代入感,也促进学生学会用身边的工具去助力阅读。

(2)尝好“一路”美食——联结生活,打通文本与生活的渠道。名著的内容除了语言文字外,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内容可以去发掘。如果学生自己阅读《西游记》,一般情况下只会关注小说中曲折的情节和故事内容,但是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教师应走在阅读的前面,主动地关注伴随小说中人物活动出现的各种“道具”,联结学生的生活,打通文本与生活的渠道。

在《西游记》这部作品中,师徒四人走过千山万水,每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与特色美食都可以作为学生阅读时的一个选择点。在教学中,笔者在取经路线图中确定了一条线索——途经地域,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寻找途经地域的特色美食。食物对于学生而言,心理距离更近,学生在阅读与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作品中的饮食文化既有地域特色,又符合小说人物特点。如在第九十三回中,唐僧师徒四人来到傣园,这里的主人非常热情,用当地很有特色的美食竹筒饭来招待他们,并教他们怎么食用。这个竹筒饭其实就是香竹饭,是云南边疆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平时最经常做的一道风味饭食。那里的竹子非常多,所以当地的人就物尽其用。这是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而在第六十九回中,师徒四人来到朱紫国,国王为了感谢孙悟空治好了他的恶疾,就摆了一桌的美食来答谢,“几样香汤饼,数次透酥糖,滑软黄粱饭,清新菇米糊。色色粉汤香又辣,般般添换美还甜……”这是根据小说需要,既符合僧人的饮食,又体现了朱紫国国王由衷的谢意。

这个选择点或许只是对各地美食的整理和了解,表面上看似对阅读研究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从跨学科阅读的角度出发,每一种源于生活的物品都代表着万千世界中的一个领域,《西游记》中的美食就代表着地域生活风貌的差异。打通阅读与生活的渠道,实际上也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素养的方式。

2.在童年剧场里“创造”名著的多重智慧

余秋雨先生说过,“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学习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赋予孩子一种社会技能”。儿童剧场的创设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表演的平台,营造联结社会、家庭、学校的第四空间。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将名著作品作为演出脚本,将阅读体会与感悟用多元化的方式可视化展现,通过剧场封面人物的绘制,对作品中的人物有多层次、全方面的评价。综合来说,这“一来一回”的创作帮助学生加深了阅读体会,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了创新能力。

(1)绘好人物封面——激发内需,建立创造性表达与评价。无论是一本杂志的封面,还是一场艺术演出的海报封面,优秀的封面设计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读文学作品,欣赏好人是容易的,讨厌坏人也是容易的。但如果要欣赏又好又坏、又可爱又可恨的人,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首先,笔者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确定心中最理想的《西游记》封面设计思路;随后在小组内完成一份作品;最后分小组展示阐述。在阐述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觉联结阅读时对文本的理解,而不同封面设计中的内涵,就像一个个不同的“探究者”,引导学生去关注作品中潜在的人物特点和主旨。如《西游记》中的一些人物具有多重性格,有时让人恨得牙痒痒,有时又让人觉得可爱有趣。大部分学生在初读作品时,都比较讨厌猪八戒的各种小毛病,但是换一种思维来想,若能够做到同情他、理解他的那些小问题,或许阅读带来的情感体验会更加丰富。同时,在生活中,与同学、朋友相处,也会有更多的理解与宽容。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看似是简单地画一张画,其实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西游记》这部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否敏锐地察觉到作品中的“灵魂”所在。当然,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切不可只着眼于形式上的成果,若是如此,就将大部分学生拒之门外了。

(2)演好“西游剧场”——加深理解,助力思维的延展性和深刻性。一般情况下,读完一部作品,教师会让学生通过阅读分享,讲述作品中有意思的故事、片段。西游剧场的创设,改变了以往普通的分享展示方式,通过扮演、表演的形式来展示人物的特点。生活中,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听到“这角色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啊!”“他把这个角色演活了!”这样的评价。其实演好人物的前提就是能够理解人物,同样,在阅读中若是能够深入理解人物,才能在剧场中把人物演好。

在《西游记》这部作品中,孙悟空和猪八戒是两位灵魂人物,一位让作品更加奇幻,另一位让作品更加有趣。其实更有意思的是,把他们两人放在一起看,这两位取经战友之间发生的故事才是作品中最有趣的情节。比如在高老庄的时候,孙悟空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妙龄少女,在洞房里把猪八戒一番戏弄,后来猪八戒归顺唐僧一同取经,临走时还恋恋不舍地告别丈人:“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快活。”这样的动摇,他竟然堂而皇之地讲出来,的确是头脑简单,却也显得性情率真,真是既可恨又可爱。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生活阅历也不够丰富,很多时候无法读到这样的深度,这样的快乐也就体会不到。因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创设西游剧场。首先通过分小组选定两个人物,这时候人物的选择不能太多,多了就会过于分散,也不能用单一角色,一个人是无法产生矛盾冲突的;接着找到人物之间因冲突产生的情节发展;最后关注这一情节中两位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并演一演。

在演的过程中,其实是把文章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放大化,把容易忽视的情节突显出来,把握好人物的每一句台词以及神态和动作,也就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相比纸上的阅读和赏析,这样的方法从语文跨界至演艺,甚至是审美领域,更加深了学生的体会,只有理解了才能演活了,只有演活了才会有更多的思考,既打开学生思考的空间,又挖深了人物品质,可以让阅读变成“悦”读。

猜你喜欢
跨学科西游记名著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西游记
西游记
国内外名刊名著
西游记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