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基层财政支出是财政资金运行链条的终端,是体现财政支出绩效的关键环节,也是财政工作最贴近群众、最具体验感的方面。加强基层财政绩效管理的直接目标是保障基层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提升财政绩效,还要站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住人民的心”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一财政治理工作,通过科学精细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评价确保用好每一分公共资金,让人民群众对财政分配和治理有良好的体验,具有获得感。
一方面,基层财政分配和治理面对的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是财政体系最为敏感的“神经末梢”。一级政府、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的整体绩效要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呈现,取决于耗费的财政成本是否转化为优质、公正的公共服务;各种财政项目绩效都应有明确的、直接的相关利益者,财政项目提供的是“痛感”还是货真价实的获得感,群众的“点评”是好是差,考验着治理能力的高下。另一方面,基层财政治理面临着财政紧平衡的大环境下的具体困难,事多钱少、财力保障不足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可否认,基层财政分配与治理客观存在群众诉求与财政保障不充分、不平衡和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讨论基层财政绩效管理工作,首先“系统性问题”要寻求系统性解决之道。做大“蛋糕”才能分好“蛋糕”,培植财源、振兴地方产业,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这与财政有关,又需要整个经济大系统良好运行;强化财政统筹能力,确保财政事权与财权统一,优化转移支付,均衡区域间财政保障能力,多渠道解决基层财政困难,需要长效机制。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系统性风险可能转化为道德风险,因为系统性问题并非基层财政管理者、财力使用者能解决的,基层容易将问题归于不可控因素。因此,着力解决基层财政困难是财政工作的当务之急。
基层财政治理能力薄弱同样是不可忽略的瓶颈问题。调查研究文献表明,基层财政治理仍然存在“重争取、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理念和行为,预算绩效管理在基层还处于起步阶段,绩效管理人员能力欠缺、体制不够健全制约着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按照“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建立全过程、全覆盖、全方位的财政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基层财政决策机制、强化财政管理;科学编制基层政府和部门预算,加强预算评审,全面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财政项目安排要加强基层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财政风险评估,未通过评估的不得安排预算。
基层财政治理更需要依靠“相关利益者”,在绩效管理、监督、评价各环节问计于民,实行“参与式治理”。加强财政公开,听取群众诉求,掌握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品供给能力和效率的体验。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努力杜绝形式主义,吸收相关利益者参与评价,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