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阳江市第三中学 卢燕芳
本文以教学部编版教材必选中册《屈原列传》《苏武传》和课外文言文《荆轲刺秦王》(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六》)的学习为例,谈谈如何将“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史传类文言文群文阅读中。通过“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对不同文本的辨识中提升思辨思维。下面,以“择生与择死”主题选文为例展开阐述。
群文议题,是组文的线索,是组文中各选文的关键之处,是联读文章的根本切入口。一个好的议题,应该是具有可讨论性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是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引领作用的。例如《屈原列传》《苏武传》《荆轲刺秦王》群文联读,我主要是围绕“择生与择死”的议题来展开的: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抑或活在那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今天,我们以“择生与择死”为议题,将《屈原列传》《苏武传》《荆轲刺秦王》作群文阅读,去读懂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生死观,让高贵人格薪火相传。
以“择生与择死”作为群文阅读的主题引领,目的是在群文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生死抉择,提升思辨性思维,理解古代仁人志士生死抉择背后所反映出的中国特色文化。这样一来,我们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起来就有的放矢,有了方向。
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历史文献中第一个详细叙述屈原生平事迹的,司马迁为屈原作传,除了尽量准确地刻画屈原形象,他对屈原是倾注了个人的丰富情感的,这从他的一些评述文字中可以看出。
《苏武传》选自班固的《汉书·李广苏建传》,也是史传类散文,讲述的是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扣19年,发白归汉的故事,作品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很好地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入木三分。
《荆轲刺秦王》选自《史记·刺客列传六》,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的重义轻生的人物形象。
三篇文章的共同点,就是三个人物在自己的人生节点上,都面临着生死抉择。因此,抓住这一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笔者设置了学校广播站征稿的场景,任务设置上具体到需要联读的三篇文章,根据“择生与择死”这一群文议题,具体任务明确到对三个人物高贵人格进行500字左右的点评。
教师根据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而设置的情境任务,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即使是虚拟的情境,也要有虚拟的真实性,这样才能让学习任务变得更加可亲可感。
布置了情境任务之后,教师并不是要直接甩手,让学生盲目摸索,而是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情境式学习任务;为了学生的“学”有法可循,教师应该在“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为学生搭设学法支架,使学生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有了学法支架的搭设,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是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表现。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单篇教学,是教师投喂式的教学;教师字字串讲,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的识记,是教学的重难点。这种重言轻文的教学法往往导致“多教少学”的后果,在思维能力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是收效甚微的。而当我们采用“少教多学”的文言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质疑合作探究,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生成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一环节既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通过交流分享,可以提高分享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想与思想的交流。
从评价者的角度说,评价可以是自我评价,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互评;从评价的标准来看,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相呼应,在完成每个活动后及时对学生的理解给出反馈;从评价的方式看,可以通过评价表、对话点评、诊断式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的侧重点应该在于学生表达内容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创作性,不宜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作为评价的重点。
文言文群文阅读,在议题引领下的多篇文本构成的群文学习中,应建构起学生的思维场域,提高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深入分析了每篇文本与议题的呼应性以及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之后,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宜进行拓展延伸阅读。以《屈原列传》《苏武传》《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为例,我主要选择了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做延读。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思考:司马迁想表达什么呢?司马迁的生死抉择与屈原、苏武、荆轲的精神实质是否相同?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领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思考不同人的生死观、价值观,形成自己的思辨式思考,从中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