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宁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道南小学,甘肃 天水 741020)
数学作为一门开发学生思维的学科,需要学生打好基础.数学是一门有着工具性质的学科,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开启数学知识大门的第一阶段,教师的引导变得尤为重要.小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对于教学原则的把握应该是基于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方式中的优缺点,从而制定新的标准.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原则、可接受原则等.这些原则遵循一个原理——“度量”.本文将结合具体例子从多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握 “度量”.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堂课的新知识,往往是从新概念的介绍开始,教师为了能够深入地讲述概念的运用,就要把握好量,一节课讲解一个或两个概念,多次重复,让学生能够把握住课堂的核心,能够跟上课堂进度,有效掌握概念.那么通过一节课的介绍和深入讲解,能够深化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让学生在课后回忆课堂教学内容时把握住重点.
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因为概念的晦涩难懂而放弃学习,那么教师在开展数学的教学活动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到轻松自如,就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简单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课前“度量”好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概念.比如,不断重复重点,多次让学生体会概念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成效,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教师在课前经过有效的度量,确立好每节课的主要任务和学习目标,根据学生学习思维特点以及性格特点,合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促使在一节课堂结束以后,让学生能够在现有的能力水平下掌握好新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也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去获得新知识,教师也使得一节课堂更好地发挥了教学价值,促进教学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每节课堂的时间都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体现教学的效果和发挥教学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适度把握教学的任务和目标.适度就是要为学生设立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教学计划,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课堂进度,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但又不会困于难度过大的问题当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特点以及思维方式,清晰地了解到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知识能力水平,以此作为知识教授和方法选择的出发点.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考虑到方程作为一个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学生刚开始接触,教师可以制定适度的教学任务,比如,刚开始教授这一章节内容的介绍时,就可以从介绍方程的概念开始,询问学生:你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介绍.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方程的运用,让学生回想用字母表示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并写下来.学生掌握了这一步以后,接着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方程的作用,比如:拼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火柴,拼两个三角形需要六根火柴,那么拼x个三角形需要多少跟火柴呢?全部列举出来过于繁琐,如何用简单的方式表示呢?第二课时再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第三课时再进行深化.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是:不可以将教学目标的难度设置得太低,又不可将教学目标的难度设置的太高,这样会使得大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课堂氛围差,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每节课合理安排任务,由简到难,学生也能够接受,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无论学习什么学科、什么知识,学生都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一步步深入的进行,每一节课都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下一阶段在进行深化,这样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有效完成一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不注重教学的难易递进,那么很容易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所以学习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同时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认识客观事物、学习客观知识都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体到一般的过程,任何事物具有普遍性,认识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特点,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教育进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具体生活实际到数学知识,从单一到系统,一点一点的进步.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一章节内容时,由于学生刚接触“长度”这一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叙述和讲解,学生光凭想象很难理解各种不同长度单位的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1厘米到底有多长?1米又有多长?1分米又有多长?她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告诉学生单位的换算公式,学生只是知道了这个公式,对于概念还是一个比较抽象和模糊的印象,那么这些问题会出现学生的脑海中.这时,教师就要联系身边的具体事物,比如,课桌的长度是60厘米,教室的长度是5米,宽度是3米.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长度的概念,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测量工具,自己动手测量身边的事物,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对度量单位的深刻认识,让学生再测量课桌的高度,书本的长度和宽度,测量门的高度,并记录下来.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就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不同的知识基础,性格和智力情况都不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学生,更不能用一个方案来评判所有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的培养方式,发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长处,弥补短处,找到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让学生扬长避短.因此,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找到不同学生的优缺点,发掘学生所擅长的领域.这样,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同时保持擅长的部分的继续得到提升,不断发掘弱点并解决,帮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章节内容时,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不同,比如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能够通过想象理解物体的平移、旋转等变化情况,还有的学生则有良好的计算能力,能够准确并且迅速的计算出题目的最终结果.对于想象力较好的学生,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可以要求这部分学生先进行思考,然后告诉教师答案,不断训练自己的想象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如果无法准确想象出图形是如何变化的,就可以立即动手实践;对于想象力较差的学生,那么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立即动手实验,然后得出物体运动过程的答案,经过反复的动手头脑中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还要提出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对该部分的掌握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阶段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标准,不断进步.
把握好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度量”问题,不仅是把握好每节课堂教学中的量,更要度量好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地探究问题的答案,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不要将定义、公式等一字一句地说给学生听,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活跃课堂氛围,真正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快乐地学习和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在度量教学的量的同时要更好地度量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能否达成.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这一章节内容时,考虑到这一章节内容没有过于抽象难懂的概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数学教材自主体会一遍新名词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将不懂的概念和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再由教师来讲解,同时让学生提出看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得到问题的答案,开发学生的思维.在介绍完基础知识以后,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动手画出折线统计图,学完这一章节内容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动手操作,制作出一个折线统计图,最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发现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中加以解决,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因材施教以及适度的原则,同时还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把握住教学的效果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