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后续就业帮扶长效机制优化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

2023-04-05 10:55郑乐伟
广东蚕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永顺县劳务输出易地

郑乐伟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后续就业帮扶长效机制优化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

郑乐伟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发展困境,使搬迁农户的生产生活得到改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搬迁农户原有生计资本,造成农户的失业。因此,如何帮助搬迁农户实现稳定就业,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的首要任务。文章以湖南省永顺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永顺县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所构建的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在解决搬迁农户就业问题时仍存在许多不足,提出对就业帮扶长效机制进行优化,能有效保证搬迁农户实现稳定就业的目标得以实现。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就业帮扶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帮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重要举措,关系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关系搬迁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农户在经历易地扶贫搬迁后,原有生计资本遭到破坏,其生产、生活以及就业等方面面临较大的考验。因此,做好后续就业帮扶工作,确保搬迁农户就业保持稳定,是优化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的价值所在。

1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乡村振兴局等20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了五年“总施工图”。国家乡村振兴局把易地搬迁户中有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全部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帮扶范围。为促进就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加大安置点周边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按照不低于中央投资15%的比例发放劳务报酬,带动10多万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易地搬迁安置点就业协作帮扶专项活动,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省内帮扶等机制,通过“订单式、定制式”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精准对接,促进群众外出就业,动态跟踪监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进展情况,指导各地及时解决局部性、突发性就业困难问题。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后续就业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将帮扶资源转化为搬迁人口的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1]。由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就业涉及多元主体,仅靠政府难以达到搬迁农户长效就业的目标[2]。因此,构建和优化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就业帮扶长效机制,需要企业、农户和政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政府的责任是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和提供便利。企业则是积极参与政府扶持的项目中,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农户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投入工作中。

2 永顺县易地搬迁农户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永顺县在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帮助成千上万的搬迁农户顺利就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从劳务输出机制、技能教育培训和援企稳岗就业机制、就业帮扶后续保障机制、内生动力激发机制四个方面指出其中的问题。

2.1 劳务输出机制不健全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使得永顺县部分人口搬迁到更适合生产生活且交通便利的乡镇或县城周边,这些区域为农户外出就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大规模的劳务输出成为可能。同时这种可能也为搬迁农户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现实中存在的其他阻碍劳务输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归结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完善的信息对接机制。大部分搬迁安置区没有明确的机构负责劳务输出工作,搬迁农户外出就业主要依靠自己或亲友来实现,缺乏有序的组织和领导,不能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安置区的劳动力。

第二,没有形成有效的劳务合作机制。大多数劳务输出地没有与省内外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协作,难以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就业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劳动力组织不到位,劳务输出效率不够高。

2.2 技能培训和援企稳岗就业机制有待改进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就业帮扶机构在农户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对其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使其满足企业的招聘要求。为此,永顺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技能培训,但最终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其主要原因是这类技能培训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激起搬迁农户的学习热情。另外,受限于资金、场地、培训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设备等资源的限制,培训方只能开展简单的技能培训,这类培训对农户技能提升的帮助有限。此外,有的搬迁农户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工作。负责开发就业帮扶车间的企业由于缺少政府支持,经营规模得不到扩大,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搬迁农户的就业需求。

2.3 内生动力激发机制不完善

从课题组在永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调研的结果来看,少部分搬迁农户过于依赖政策扶持,宁愿吃着低保也不愿接受政府的就业帮扶,只想靠着政府送钱送物,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当部分政策脱钩后,不少搬迁农户就无法自食其力。此外,还有一部分搬迁农户由于习惯了原住地的生活,在搬迁到安置区后对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产生抵触心理[3]。另外,企业或工厂在时间和技能水平上对员工有更多的约束和要求,这使得部分搬迁农户感到不适应,对进入企业或工厂工作的意愿不强。

2.4 就业帮扶后续保障机制不健全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在得到就业机会后,仍然有可能因各种因素导致再次失业。因此,完善的就业帮扶后续保障机制是保证搬迁户重新获得就业机会的关键。然而从实地调研结果来看,尽管搬迁安置地构建的“党委+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四级督导工作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搬迁农户的转移就业问题,但对保障农户稳定就业仍有所欠缺,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当农户因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差、技能水平低等原因被解雇时,就业帮扶机构往往难以及时了解农户失业情况;二是在农户失业后,就业帮扶机构采取的措施大多是给予农户临时性的失业补贴,缺乏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再就业计划,而且在农户重新择业的过程中,就业帮扶机构也未能重新提供转岗培训和就业指导。此外,农户在就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劳动纠纷,但由于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且处于弱势地位,一般只能向外界寻求法律帮助。从调研发现的情况来看,搬迁安置点及所在地政府并未创建专门的法律援助机制,当搬迁农户陷入纠纷后,往往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永顺县易地搬迁农户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的优化

3.1 完善劳务输出帮扶机制

劳务输出作为永顺县解决搬迁农户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必须对劳务输出帮扶机制进行优化,更好地满足搬迁农户外出就业的需求。如果搬迁农户存在集中外出务工需求,应当为农户出行提供服务。例如,为搬迁农户提供“保姆式”劳务用工输送服务,实现点对点的劳务输出[4]。同时,还应对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升级,并在经济不景气时,为搬迁农户提供往返交通、就业补贴,并根据农户就业意愿加强同就业地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农户在当地的就业情况,为解决搬迁农户后续就业问题提供便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作为劳动力密集地,在其附近设置就业帮扶服务中心,能够方便日常工作的开展。如果大部分搬迁农户都在同一个地区务工,则可以在该地区设置劳务对接点,同时强化省内劳务帮扶,做好各项就业服务保障工作。若搬迁农户选择外出务工,则将其作为重点输出对象,为其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在提高输出质量的同时保证输出规模。此外,针对不同家庭类型的搬迁农户,就业帮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于家有老人、残障人士、重病患者而无法离开家乡的搬迁农户,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乡村公益服务岗位的开发,或统筹安排到附近就业帮扶车间以满足搬迁农户在居住地工作的需求[5]。

3.2 完善技能培训和援企稳岗就业机制

合适且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是实现搬迁农户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通过技能培训,搬迁农户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就业动力。在培训内容的具体安排上,培训除了满足搬迁农户的就业需求和技能需求外,还可以适当增加生活常识、务工常识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积极拓展多样化的后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线上+线下”“集中+一对一”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搬迁农户的需求[6]。为了确保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车间等这类岗位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参与就业帮扶的企业提供适当的税收减免、金融服务支持,从而帮助企业不断壮大发展规模,实现既能“稳岗”,又能吸纳更多的搬迁农户就业的目标。此外,加大县内各类建设项目吸纳易地搬迁农户就近就业,积极组织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户参与附近农村道路、环境整治、城乡绿化等项目,以“以工代赈”的方式稳定就业[7]。

3.3 完善内生动力激发机制

永顺县要始终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在不断加大外部就业帮扶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搬迁农户思想方面的帮扶。通过组建劳动致富宣讲员队伍,向他们宣讲优秀传统文化、勤劳致富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激发搬迁群众就业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增收致富[8]。同时鼓励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力的搬迁农户进行自主创业,并为那些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创业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

3.4 优化就业帮扶保障机制

建立就业帮扶监测信息平台,省级有关部门统一调度,把搬迁安置区的农户都纳入就业帮扶的动态监测系统,确保帮扶对象的就业信息得到及时反馈,进而有效排除失业隐患。如果搬迁农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个人能力、企业用工需求变化、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而面临失业风险,那么当地政府可以借助该平台及时发现风险,从而快速地组织当地人社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为农户重新进行转岗培训或提供就业途径,使其顺利就业。与此同时,在农户重新培训或择业的过程中,就业帮扶机构可在了解其家庭状况后,依照相关规定,向其发放专项救济资金以帮助农户缓解因失业而带来的焦虑情绪。同样,完善的法律援助机制对帮助搬迁农户解决劳动纠纷、稳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9],也是就业帮扶保障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更为重要的是,就业帮扶机构也应给予农户足够的人文关怀,尤其是在农户再次失业或家庭遇到重大变故时,及时且暖心的人文关怀能够帮助农户重拾信心,增强就业内生动力。

4 结语

就业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搬迁农户的幸福感。优化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就业帮扶长效机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搬迁农户的就业与发展问题,还能够有效地抑制返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而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1]李长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就业扶贫的机制与措施[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6):29-36,154.

[2]唐桂春.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帮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2.

[3]郑乐伟.易地扶贫搬迁不同特征群体适应性比较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5):176-177.

[4]王宗强,韩锐,尹洁,等.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帮扶?——基于我国秦巴山区4县1区3015个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2022(6):34-53.

[5]陈菲菲,张祎彤,仇焕广.“挪穷窝”后如何实现平稳过渡?——基于疫情冲击下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治理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2):48-59.

[6]王珏珏.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困难与对策[J].广东蚕业,2021,55(2):128-129.

[7]甘灿业.就业帮扶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及实践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16(3):17-22.

[8]张涛,张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减贫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4):129-136.

[9]罗梓浩,刘庆庆,杨红秀,等.雄安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问题调研及精准帮扶[J].广东蚕业,2019,53(7):141-142.

10.3969/j.issn.2095-1205.2023.01.38

F323.6;F249.27

A

2095-1205(2023)01-126-03

国家民委武陵山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风险评估和对策研究”(20JDZB073);湖南西部经济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农村返贫风险多维预警机制研究”(21JDZB053)

郑乐伟(1996— ),男,汉族,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减贫研究。

猜你喜欢
永顺县劳务输出易地
湖南省永顺县老年大学校歌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永顺县:政企联动 安全度汛有保障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永顺县渔业生产发展的思考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劳务输出导向: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理性审视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湘西永顺大学生支教模式创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