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湘西永顺县为例,调研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支教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支教模式的建议:出台详细文件,加大后勤保障力度;建立中央—志愿者—地方平台建立家长—志愿者—留守儿童平台;完善人才选拔、安全保障、信息对接三项措施。
【关键词】 西部计划;永顺县;大学生;支教模式;存在问题;创新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等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支教事业中。由于山区的经济、交通条件状况较城镇过于简陋,山区的孩子常年因各种原因的束缚难以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而言更是遥不可及。在教育的问题上,因为没有好的师资力量,学生得不到好的教育机会。很多孩子看惯了祖祖辈辈的生活,观念也就停留在这辈子“做一个好的农民”。
党中央高度重视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由共青团发起的“西部计划”就号召大学生投入到祖国偏远贫困地区的建设中去。“西部计划”自2003年开展之初,每年由团中央、教育部、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在普通高等院校招募一定数量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参加为期一年的教育、卫生以及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教育方面,学校组织的支教保研选拔项目主要有:CET4、6成绩、普通话、面试、心理测试、团委选拔等部分。起初支教对接地点定在乡、村一级,后来因支教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逐步转化为城镇及县一级。在真正缺水、缺电,难以补给生活需求的大山里,并没有强制性安排支教者入驻。短期支教往往在寒暑假期,由各大高校组建的暑期支教团,以兴趣课程为主,深受学生的喜爱。当地政府因考虑志愿者的安全、生活等问题,对短期支教持一定的反对意见。
大学生参与支教的原因除了支教保研、津贴补助等利好政策,多数人还是为了能够接触基层、体验生活、奉献爱心。长期支教者多数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或者在读研究生,所就读大学一般有固定对接学校。支教者在选择支教地时,会集中考虑两个因素:离家近或者离学校较近。共青团中央会考虑个人意愿进行支教地的调剂。授课过程中,非师范类的老师在教授专业学科(如:语、数、英、政、史、地)时经验明显不足,教育成果不明显,因而被分配至教授研究性学习等非专业课,学生均表示对这些课程的兴趣并不大。师范专业类老师有较强专业素养,能及时起到补充当地师资的作用。
当地的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90%。这些长期离开父母的孩子们渴望得到关注,对老师还有外面的大千世界充满向往。父母大多有一年不能回来看孩子,刚入学阶段的孩子们会非常想念父母,长期的独立生活渐渐淡化了他们心里的思念。
从小独立坚强是父母早早离开他们带来的利面,但弊面依旧不容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在高中生中这样的情况尤为明显。老一辈没有很好的文化素质积淀,长年的隔代教育,造成孩子们思想的固守和世界观的不健全。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进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二、存在问题分析
1、高校西部支教计划章程不够详尽,支教者后勤保障不足
(1)支教流程不熟悉,细节对接有出入。领导班子换届,负责人更迭,支教者回校之后的编制应纳入往届还是应届等问题未有详细说明。(2)教师补助少,难以维持日常生活开支。有些地区物价和城市(如永顺县城与长沙)差不多,有过之无不及,而支教者月补贴只有1210元左右,只能满足日常基本生活开支。(3)选拔严格,但支教者之间仍然存有质量参差的情况。不同的选拔渠道对于支教者的要求不一样,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为培养方向的不同会有教育素质、方式上的差异,尤其是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间。
2、留守儿童占比高,缺乏亲情关爱
多数父母外出打工以维持家庭的生计,孩子基本都被留在家中由长辈照看。由于长辈们的思想较为保守、文化水平不高,长期的隔代教育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3、支教者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需要一定过渡期
(1)支教点不固定,流动性强,走马观花。长期支教者一般为1-2年的支教周期,支教后离开往往会给孩子们带来心理上的落差。而短期支教的时间往往只有20天左右,适应期需要一段时间,不能给孩子们深入讲解知识性较强的内容。(2)非师范类支教者需要较长适应期。因为在大学没有念过教育相关的专业,对讲台比较陌生,来到高中支教之后对于当地的高中生而言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3)创新教学难以实施,是否被需要存在疑虑。高中阶段支教老师的比例相对较少,学生学习压力大、责任重,高校不敢贸然改革。非师范类学生分配至讲授公共课程与应试技能的培养联系较小。
4、地方政府对于短期支教存在排斥心理,支教活动难以长期推行
每年暑假都会出现溺水身亡等事故,支教者和被支教者的安全是当地政府最为担忧的。
5、各地区、学校对于支教者及物资的需求参差不齐
(1)村小需支教者,多数大学生不愿前来。生命安全和生活条件没有很好的保障,多数大学生更愿意前往县城的各大学校支教。现今村小往往只有一个老师,学生无法系统学习到各个学科,而且老师的普通话往往不太标准。(2)学校出现不缺钱,但是缺水、缺地的现象。当地很多学校接受了来自各地的大量资金支持,却因土地批不下来无法扩建招收更多的学生;接受的捐赠物资(如电脑)没有摆放空间等问题。
三、数据分析及创新支教模式建议
1、一个文件
出台详细文件,加大后勤保障力度。各支教地出台相关详细文件,开设答疑平台。关于信息的传递问题,建议将支教前期的准备、支教地的情况等整理成文并发放到每个支教者手中(西部计划的长期支教)。“西部计划”官网可开设各个地区教育局针对当地现状发布的电子文件专栏,最好兼具电子搜索的功能,输入关键字可以找到相关条目的政策。对于大学生支教结束后的福利政策、学制及所属年级等细节形成明文规定。(注:本次针对全国大学生支教者共发放纸质及网络问卷7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回收566份)
2、两个平台
(1)建立中央—志愿者—地方平台(西部支教官网信息完善)。
①利用互联网实现当地和支教者的双向互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高中教育分配师范类学生更加合适,适当削减非师范类支教人数,初中、小学的教育上可以让非师范类支教者教学。
②中央与地方实现信息互通,地方根据实情发布教室需求信息。“西部支教”官网增设“教师需求”栏目,各地方教育局可以由负责人在“西部计划”官网上发布需求涵,国家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省支教人员名额的再分配。同时,短期支教者的前期培训一般为高校支教团组织的实地培训,因所在院校不同而有差异,团中央可开设网课培训,使全国支教者受益。
③支教者与当地政府分享信息,以达更好支教成果。当地政府可详细介绍当地的教育情况、经济水平等基本情况,以便长期支教者做更充分的心里准备。
(2)建立家长—志愿者—留守儿童平台。
①在问卷调查的566名大学生支教者中,有92.3%的支教者表示愿意分享自己的支教故事。支教者间开发互动平台,实现支教经验共享。同时,通过互动平台促进支教者了解所在地区的支教环境,做好心理准备。后期可利用互动平台发起让山里孩子参观大学校园等项目。
②“留守儿童与父母面对面”视频沟通活动:一般父母都在各大省份的省会城市工作,通过各大高校的志愿者,实现大学生志愿者帮扶外来务工人员视频对话孩子的技术指导。孩子们则可以通过县、镇有电脑设备的学校实现和父母的面对面交谈。
3、三项措施
(1)人才选拔措施:支教团的选拔考试应当更严格,现行的方式中有一定的随意性。国家对于选拔的过程有相关的规定,同时给予高校一定的变动空间。针对现在被支教学生的各项问题,志愿者们的岗前培训、筛选问题应当与支教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当地政府在这一方面应充当当地信息的提供者,加入面试选拔的团队中。
(2)安全保障措施:支教者自身及当地政府均需增强安全保障工作。支教者参与支教活动前签署安全责任书,支教过程中强调安全,对被支教者做好安全教育。学校派遣的支教团应落实安全专员,定期汇报安全工作,尤其在汛期。当地政府定期开展支教者安全教育活动,对当地的特殊自然环境进行介绍。
(3)信息对接措施:支教者与支教地直接的对接情况与有所出入,不同地区生活水平有所不同。在每月经费补贴问题上,“西部支教”官网可增设“补助申请”栏目,此项申请可以在网络上在线提交,当地教育局官网审批之后可以直接上传至上级教育局。在支教地概况上,出台相关文件,便于支教者提前了解。支教者之间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支教经验。
引进人才能真正改善当地的教育素质水平。每年毕业和在校大学生总人数都呈现增长趋势。作为中国的相对高素质群体,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创新意识,较完整知识水平体系和较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弥补穷困地区的教育缺陷。同时参与支教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基层实践锻炼经历,促进其理论结合实际,更好发展。但因中国国土面积大,各地区实际情况略有差异性,在现实活动对接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应当从实际调研结果的视角着眼,提出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 袁亚婕.大学或是能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4.4.
[2] 颜凯.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对留守儿童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 刘帅,刘茜,唐文彰.论大学生假期支教队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8)85-87.
[4] 霍大然.高校大学生支教实践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作者简介】
王藤桥(1996-)女,浙江台州人,中南大学商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