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路径探究
——以《第一次离别》为例

2023-04-05 09:55北京化工大学刘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2期
关键词:题材少数民族文化

■北京化工大学:刘佳

近年来,无论是一批低成本高口碑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出现,还是民族电影产业化的成功尝试,都为低迷的艺术电影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但仍没能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号召,“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承载的文化传播使命也愈发凸显,对于少数民族电影发展的讨论从未间断。

1.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概况

1.1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肩负时代之责。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正确处理各民族关系成了重要的政治准则。艺术家们饱含建设祖国的热情深入基层,创作了大量讴歌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军民一心抗击敌人等主题作品,也出现了新中国第一部蒙语电影《蒙古人民的胜利》。此时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同其他影片一样自发承担起作为媒介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有别于主流电影,给自然风光与爱情主题留出了一隅生存空间,教育性与审美性并存,《阿诗玛》《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广受国内外观众赞誉。

到20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与“双百”方针的提出,文化事业开始解冻。经济改革的推进使电影业也开始了市场化探索,这种变革促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风格发生改变,电影创作开始迎合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融入了一定的娱乐化元素。内容从“伟大历史”转向“具体生活”。形式上,第五代电影开始“反常规性”的探索,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用光与造型,强调作者的主观意念与形式美学。

进入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数量快速增长,媒介全球化带来的异质文化传播引发文化自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继续进行对于文化寻根的探求。各地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形成了区域性特点。少数民族电影人不断增加,出现了以少数民族电影人为主体的创作班底,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文化“原汁原味”。

1.2 新时代新特征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阔,绝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宽带、移动媒介也进入千家万户。乡土社会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并开始向其过渡,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因此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2.1 展现新的生活方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大城市迁移,人口流失问题冲击着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就关注了历史发展浪潮中的个人抉择。

《白云之下》中,蒙古汉子朝克图过惯了放牧、打草的日子,一望无际的草原在他眼里也成为了牢笼,一有机会就偷跑去大城市闯荡,同伴与妻子的不解使他在家与自由中挣扎。《第一次的离别》中女孩凯丽比努尔教弟弟用普通话读课文,学校开设普通话课程,父母带姐弟转学去普通话学校,通过各方的重视,体现了普通话作为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新时代为观众展现了新视角,关照个体的生存境遇、现实困惑与发展需求,肯定了人的价值与主体性,展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1.2.2 融入现代文明物象

科技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也有所体现。《白云之下》中朝克图给家里的蒙古包安装了WIFI,与妻子手机视频。《旺扎的雨靴》中旺扎每天都会准时收看天气预报。冰雹来临之前,村长开会商讨请求防雹大炮支援的事项。现代文明物象融入富有特色的民俗符号当中,丰富了电影的深层意蕴。

2.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探究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真情实感的表达,为观众展现了其深厚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

2.1 民俗符号展现风土人情,承载文化传播重要使命

电影中显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建筑、仪式、语言等象征符号,展现了传统文化习俗,凝结了时代社会风貌。《白云之下》中的敖包祈福,《冈仁波齐》中出现的堆玛尼堆、撒风马旗,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的感激与珍视。不仅能够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了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也能使影片更具审美意味。

2.2 唤起集体记忆,价值引领引发情感共鸣

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心灵关照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归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乡土情结,唤起了羁旅异乡的人们对故土的眷恋;壮美的自然风光,唤起了久处都市的人们对田园牧歌的向往;独有的风俗习惯,唤起了本民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建立了对非本民族同胞的尊重与理解。

3.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问题

3.1 外部视角产生审美偏见,目标受众群体辐射面窄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承载着电影人对自然、文化与人生的深刻哲思,难免会碰触到宗教等话题,外部视角下符号地堆砌或强调传统印象,可能会受到“猎奇”的指控。艺术表现上的主观成分没能张弛有度,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表现形式上的实验性,使得影片晦涩难懂,有一定的欣赏门槛。同时,部分影片通过生硬的说教展现价值观,也使台词不“接地气”。

3.2 叫好不叫座

具有较强娱乐性的商业类型片与自带话题的主流电影占据着大部分市场,院线制单一的发行模式使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得不与其同台竞争。不仅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整个文艺片市场一向冷淡,面临院线放映排片率低、上映周期短、票房成绩不理想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各大电影节上艺术电影放映一票难求,并且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台北金马影展、釜山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际和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奖中取得斐然成绩。

目前随着观众对于观影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单纯的商业院线也已出现无法满足观众需求之势。好电影需要平等的机会通过大荧幕来到观众面前,票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情有可原,但它绝不是判断电影是否“值得”的唯一尺度。

3.3 全球性媒介导致“文化失语”

媒介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顾广新在《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中谈到,“建国初期它主要承担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在全球化语境下,便具有了抵抗文化的商业化、同质化、单一化,保存文化多样性的独特功能。”

在建设与世界影视工业接轨的市场运行体制的同时,应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软实力,重视本土文化的输出,坚决捍卫话语权,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的靓丽名片,因此推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在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路径

4.1 秉承匠人之心,增强精品意识

4.1.1 视角多元化,表达诗意化,潜移默化传递价值观

将生活世界从多角度铺陈开来,为观众带来更宽阔的视野,诗意表达使影片意味悠长。去除刻意的说教与符号化,潜移默化地传递价值观。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入手,电影《阿拉姜色》中,藏族导演松太加没有着重刻画布达拉宫、雪山的神圣巍峨,也没有着重刻画转经筒等习俗。人与自然不再是“我”与“它”的关系,而是彼此相融。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在朝圣路上与自身和彼此和解,自然面前人与人的羁绊反而更加紧密,这是对张载“民胞物与”的哲学观念与时代内涵相融后的回复,也是《阿拉姜色》为观众提出的生存之道。

从人与人的角度入手,关注维吾尔族儿童成长的《第一次的离别》,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人生中的许多离别:和生病的母亲、和亲密的伙伴、和心爱的小羊……母亲告诉凯丽比努尔,每个人都要学会离别。人生不只有充满烟火气的静谧美好,也有终需经历的离别,影片通过对美好记忆的呼唤治愈了成长带来的伤痛。

从人与传统的角度入手,《白云之下》中朝克图的心中有着大千世界,认为草原阻碍了他的脚步,而妻子萨茹拉心中只有家和草原,但她的草原广袤无边,是她的整个世界。狭小与宽阔在一念之间转换,为观众带来了新时代该如何坚守故土、坚持传统和该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4.1.2 增强艺术表现力

①去语言化,丰富声音语言。

声音是电影媒介的重要元素,它使电影成为视听结合的艺术。为减少语言障碍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传播中的文化折扣,可以采取减少人物对话,多使用同期声和配乐的方式,丰富可跨国界、跨文化疆域传播的声音语言。

导演王丽娜生于80年代末塔克拉玛干腹地的一处村庄,电影中鸟鸣、牛羊的叫声、风掠过戈壁的声音与人物的对话交织,就孕育于她对驼铃悠扬、胡杨树叶沙沙作响的家乡的眷恋。片尾曲《小月亮》,主创团队希望既有现代国际音乐的共通表达,又是民族音乐元素的创造性运用,因此使用了传统民族乐器例如艾介克、都塔尔、萨塔尔,也邀请了国际首席爱乐乐团,通过呢喃般的低吟浅唱营造了温暖的氛围。

导演张扬在《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中说,“嘴上安静了,眼睛就会更透亮,内心也会更沉静,可以有时间和自己认真对话了。”去语言化不仅能给予影片流畅的表达力,发扬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能烘托氛围,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②运用光影,加强画面质感。

电影是故事的艺术也是光的艺术,光线参与影片叙事,不仅能够表现时空,也能塑造人物形象。《第一次的离别》片尾,艾萨赶着羊群走在冰雪消融的大漠之中,身影逐渐远去最后成了一道小小的剪影。他背后喷薄而出的太阳在画面中呈现出了星芒效果,大光比使画面更具冲击力,营造了广阔的环境空间,使观众产生光阴流转日新月异的慨叹。此时的男孩经历了与外出求学的哥哥、生病的母亲、朋友、小羊的离别,这是成长注定带来的伤痛,但伤痛终将被时间治愈,太阳会照常升起。

4.2 建立艺术影院与艺术院线

提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市场活力,促进我国电影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商业市场遇冷,映射出的是文艺影片遇冷的普遍现象。解决艺术电影市场冷淡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提升观众的影视素养,一方面应推动艺术影院与艺术院线的建立。著名作家关仁山曾表示,“电影院线将来要加入艺术片放映厅,把一些好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给观众提供有文化底蕴、有精神高度的电影作品。”

2016年成立了“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首批加盟的100个影厅,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影厅方面固定一个座位数不少于100座的放映厅专门用于放映艺术电影,保证每天至少放映1-3场艺术电影,并且每周至少保证7-10个黄金场次放映。联盟还将在全国征集400个合作艺术影厅,持续扩大艺术影院的放映。

电影中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需要通过不断地放映与观众的积极解读来展现,该给每个电影公平的机会,应该让创作人的坚守有所回应。前景一片向好,未来发展仍需不断探索。

4.3 巧妙选择合适档期

选择合适档期并且掌握同期的竞争状况,降低风险,增加利润,以备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一次的离别》上映于2020年影院复工的第一天。于此时迎难而上,既帮助观众恢复影院观影的习惯,也给处于“寒冬”的电影产业带来一缕春风。同期没有商业大片抢占市场,观众急需一首“田园牧歌”温润困顿的心灵,既是迎难而上也是恰逢其时。据统计,《第一次的离别》上映首日收获票房总计152.12万左右,票房超《误杀》《寻梦环游记》等影片占当日比例的36%,排片占比超过了26.9%,而中国电影2019年的平均上座率是11%,上座率13.8%,黄金场次占比30.9%。导演王丽娜坦言,在没有疫情的时候,这样一部讲述少数民族地区故事的文艺片排片量占比近三成,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虽说好作品无惧冷门档期,但档期营销作为特殊的营销手段,的确能对票房结果起到一定的锦上添花的作用。

4.4 拓宽宣发渠道,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

大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属于小成本电影,资金短缺的问题也使许多影片无法大量投入宣发工作进入院线。一方面,可以选择合适的档期上映,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融媒体的创新传播模式这一突破口,积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可以通过运用短视频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实现主创团队、影评人与观众互动,满足社交需求;通过院网联动实现线上线下共同发行,线下路演宣发;通过电商平台线上直播,帮助村民售卖农副产品,实现跨屏传播,内容变现;也可推出衍生节目,展现幕后故事或是深挖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运用好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同时通过国际上的展映与评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5.结语

近年来,非少数民族电影人持续发力,也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电影人用镜头展现家乡、民族风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促进了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增进不同民族间的理解,深邃辽远,润物无声,正如脚下这片孕育了我们的土地,也将用广博的胸怀滋养其他文明。

猜你喜欢
题材少数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谁远谁近?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