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昕媛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 300387)
2018 年为了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快速发展,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应运而生。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强调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国家软实力”等内容[2]。根据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意见和建议,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及协同发展成为当下发展的新趋势。那么如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如何促进文旅融合成为了各界学者们思考的问题。图书馆是承载文化的重要组织机构之一,同时也是推进旅游发展的新创新点。近几年图书馆学界也积极参与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为文化旅游发展建言献策。该文从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十四五规划”入手,从特色旅游的角度探索并总结公共图书馆在特色旅游中的发展模式,形成文旅融合新模式,为公共图书馆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综合性思路。
文旅融合问题及政策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关注,学者们纷纷对其理论及应用进行研究,特别是在应用创新方面。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针对文化和旅游新开局的采访,他回答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方面的重点任务。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十四五规划”是响应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的号召的同时,又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最终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努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3]。面对新开局,他提出了几点相关方向,总体围绕着特色旅游展开: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精神;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文化素养,发展研学旅游等。该文重点对文旅融合和特色旅游的概念予以梳理,对特色旅游视角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已有文献梳理,国内学者普遍发现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密切,然而对文旅融合的概念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冯建认为“文旅融合”是一种以传统旅游业为基础的新型“旅游+”产业模式[4]。单红波提到“文旅融合”就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交叉渗透与整合重组,形成新的文旅产品业态和产业体系;它是一种互补的产业价值创新[5]。吴晓霞认为,文旅融合就是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有特殊的感受,在旅游资源中体会到文化内涵[6]。蔡家意在其文章《我国图书馆与旅游研究综述》中分析得出:旅游与文化联系密切,图书馆具备旅游的功能以及图书馆旅游服务具有多种价值[7]。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笔者发现:研究对于文旅融合的概念并不明确,依旧需要探索。有学者对文旅融合的内涵进行了辨析,认为文旅融合是一种创新型的产业模式,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形成“旅游+文化”的二元融合,在旅游中传承体会文化的奥秘。文旅融合的关键是进行文化和旅游的再造重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8]。
因此,文旅融合就是将文化和旅游相融合。从物质与精神角度来看,文化属于精神内涵,旅游可以认为是物质内涵,因为旅游是依托旅游资源实现服务与价值,而文旅融合就是借助文化增加旅游资源等的内涵,通过相关的旅游资源传播文化的真谛。文旅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文化和旅游的新增加点,创造新的吸引力,实现文化和旅游共同发展,达成共赢。
通过查阅已有文献,目前我国对于特色旅游的概念、内涵等的认识较为分散,也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通过相关学者们的研究可以概括出特色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独特的旅游市场和特色性旅游资源;非常规旅游形式导致受众面较窄、游客数量较少;特色旅游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谢春山认为特色旅游可以定义为:依托一定地域条件或民族特色,面向特定客源市场发展起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参与性较强的旅游形式[9]。
因此,特色旅游是结合了特色主题的一种区别于常规观光旅游的新旅游类型,其具体的旅游形式多样,例如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从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划分。
针对文旅融合,各级各地的图书馆馆员纷纷开展相关研究,公共图书馆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和旅游的发展,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有许多实践案例值得关注。
研学旅游,又称游学、修学旅游、研学旅行,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它是一种学习和教育方式,也是一种阅读方式。研学旅游既不是单纯的旅游又不是单一的学习和研究[10]。我国各类图书馆早在研学旅游推出时就思考图书馆应如何提供服务来支持研学旅游,例如:国家图书馆于2018 年启动“文旅·融合·创新”首届海淀区研学旅游季促进研学游;国家图书馆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方式宣传开展亲子研学游——“经典·悦读”亲子文化活动[11]。安徽省图书馆每年开展文化教育大讲堂如“安徽人文讲坛”“助困爱心一日捐”“朗诵艺术沙龙”“浦江学堂”等[12]。济宁图书馆建立书院,开展走进尼山书院·弘扬国学经典、公益国学冬令营等多种活动,设置了休闲阅览区、少儿阅读区和自修区,配备了“朗读亭”等智能设备[13]。湖南图书馆开设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书中故事我来讲;(2)书中人物我来演;(3)书中景致我来画;(4)书中好句我来写等专题课程[14]。通过以上几个实践案例,可以看出,研学旅游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图书馆采取的方式主要以开展教育活动为主。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所遗存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开展的主题性参观游览活动[15]”。2022年处于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精神尤为重要,因此图书馆更要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金陵图书馆开展了“诗游南京文览金陵”项目,由专家带领游览南京历史遗迹以及“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并进行讲解[15]。重庆红岩景区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主题红色活动等[16]。许多地方图书馆将红色专题数据库、文献资源管理等纳入考虑中,在红色旅游中起到组织活动与资源提供的作用。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乡村风光和乡村活动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与农业关系密切。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17]。在图书馆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实例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云和县图书馆。云和县的县图书馆推出云和县文史启蒙,参与规划设计云和三大旅游景区;开展系列文化讲座;深度挖掘云和县文化历史;通过图书馆增加坪垟岗畲族文化村旅游景点创意;建立书吧使其走进民宿、走进景点、走向街头,最后采用图博合璧方案,将图书馆自身也建设为旅游目的地[18]。桐庐县也将采用“书吧+民宿”的形式,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19]。代表案例还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潘家浜村的礼堂书屋,其集农家书屋、嘉兴市图书馆村级图书流通站、家风馆、农耕文化馆于一体[20],也为乡村旅游下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相关实例中,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公共图书馆为旅游提供重要的资源与服务,而旅游业为公共图书馆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职能大致趋于相同的,只是发展模式存在的不同点在于旅游类型强调的不同特点:研学旅游的“学”、红色旅游的“红”以及乡村旅游的“乡村”。强调重点的文旅融合模式能够为公共图书馆与旅游发展提供整体且清晰的思路,形成共赢的局面。
研学旅游最大的特点是“学”,在旅游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习思考、学习感悟,“寓教于游”,边学边游。因此研学旅游模式重点关注的是教育功能,将文化融入旅游资源中起教育的作用。在公共图书馆的角度来说,研学旅游模式可采取的策略如下。
3.1.1 基础设施
公共图书馆可以将图书馆本身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物理上的建筑形成旅游吸引点,为研学游提供场所支持;在馆内打造新空间,为研学游提供条件;借鉴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馆,引进VR技术或电子服务设备等为研学游提供技术支撑。
3.1.2 策划活动
公共图书馆可以整理资料、整合专题文献、视频等多类型的资料进行展览,为研学游提供知识储备;可以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推广、讲座等活动,将活动作为研学游中的环节;与相关景区、景点合作结合新热点开展问答小游戏等趣味知识游戏活动,将文化小知识融合旅游资源中,在趣味中实现“寓学于游”。
红色旅游的主要特点是“红”,与革命、历史等密切关联,在旅游活动中感悟革命与革命先辈们的精神,重温历史、回顾历史。因此,红色旅游模式应主要围绕的是情怀、精神体会,将文化融入旅游资源起感化的作用,将公共图书馆融入景区,为景区提供相应服务。红色旅游模式可采取的策略如下:根据红色景区历史特色,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馆藏作用,将丰富的文献、视频等资料整理形成专题资料与景区纪念馆联动,综合形成一个主题纪念馆;公共图书馆也可以充分整合材料为景区提供主题特色,为打造特色景区群建言献策;将图书馆提出的流通车形式充分应用于景区中,随时随地了解历史、了解渊源;公共图书馆可以举办专题培训与景区进行合作,提供专业人员、导游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学习场所的功能。
乡村旅游顾名思义,区别于其他旅游类型的最大特色就是乡村。近年来,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是有关于乡村的两大关注点,乡村旅游模式正是兼顾二者的一个有效途径。乡村旅游主要是休闲、体验功能,将文化融入旅游中起到休闲的作用,将图书馆与当地的自然乡村风光相结合,打造出乡村旅游模式。因而乡村旅游模式可包含的措施如下: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方式是在乡村中打造民宿,形成图书馆+民宿的模式,将图书馆资源与民宿的阅读人群相挂钩,为其提供阅读机会;公共图书馆可采取建立图书馆小站点,尤其是典型的技艺或工艺品等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进行文化与知识的普及;图书馆可以与当地景区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开展建立特色书屋、书咖等作为特色文化景点。
文旅融合模式,为图书馆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形成了图书馆+研学、红色、民宿、景区、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该文总结列举了多个图书馆发展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寓教”研学旅游、“传承”红色旅游及“休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为3种模式提出了促进文旅融合的建议。可以看出,不论是研学游、红色游还是乡村游等旅游类型,公共图书馆都应该发挥文献等资料提供的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学习场所的作用,积极参与到景区景点等的规划与合作中,为其提供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