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芸 李巧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自上海2014 年出台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后,提出课程思政概念,许多高等学校逐渐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课程思政也逐渐成为当今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理念。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长期学习西方文化,且学生思想单纯化、片面化,较容易忽略中国文化的学习,不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因此,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必不可少。“课程思政”不仅扩展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而且还全方位地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这对于“课程思政”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育人”为根本,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关键,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使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1]。主要结合英美文学史课程,探究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旨在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提供借鉴与参考。
课程思政是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符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同时英语学科也需改善传统学习方式,不断寻找突破性的改变。因此,随着课程思政走进高等学校教育,不少学者对其进行探究,课程思政研究开始蓬勃发展。笔者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关于2017-2022年国内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史课程中思政育人教学研究,研究主题主要涉及探究课程思政的主要问题,实践途径以及价值内涵;课程思政的逻辑基础与策略构建;英语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研究。
以往研究多致力于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具体的探究与实践,主要探究英美文学思政教育改革、共情模式探究、思政教学模式以及其他的实践路径。就2017-2022 整体文献情况来看,课程思政研究的快速发展为此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从理论层面的文献占绝大部分,关于具体结合高等英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性文献较少,且从英美文学史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还很薄弱。综上所述,关于英美文学史的课程思政需以英美文学史为切入点,结合理论性文献观点提炼,重点探究其实践路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史课程是英语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融合了英美国家的历史、重要作家的生平、创作流派、主要创作思想以及重要作品分析鉴赏。英美文学史课程是培养学生英语专业知识技能与道德育人的重要领地,将其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阅读、鉴赏西方文学作品时更全面、深刻和客观的理解西方社会发展的本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对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部分主要从课程的顶层设计,探讨如何创新设计,培育教师队伍思政素养,构建共情阅读模式三个方面阐述其实践途径。
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主要从教学大纲着手,涉及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资源,课程评价与考核。
首先是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除了以传统英语教学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还应增加“育人”向导。在过去的教育中,国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为了迅速满足人才缺口,英语学科教育目标往往较为单一化,英语学科仅以培育具有英语基本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而随着新时代发展,国家需要的人才不能仅满足于基本英语技能,还需要具有融会贯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华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华文化,并且带有民族气节与意识。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避免显性化和功利化[2],而是要将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做到润物无声。因此,新的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着重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英美文学史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对中华民族的认知,通过汲取英美文学优秀经典文化,从不同视角关照中华文化,从而树立起文化自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将兼顾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要求学生既理解掌握英美文学发展脉络,又要熟悉理解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并能进行对比鉴赏。
从课程内容来说,英美文学史主要着重于对英国与美国的文学发展做详细的梳理与总结,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特点介绍该时期代表性文学作家作品。以往的教学往往按照英美国家文学史教材脉络进行讲解,没有强调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在挑选英美文学史课程内容时,挖掘具有思政元素的章节,在备课时,首先要进行预设,挖掘出值得教学的“育人”点,以实现思政元素与英美文学史的完美结合,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目的。
从课程教学方法来看,英美文学史课程思政教学可将理论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潜移默化进行思政教学。同时,将实践课程作为第二课堂,不再拘泥于理论课堂形式,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翻转课堂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学生通过自我消化吸收英美文学史内容,主动探索寓于课程中的育人价值内涵,互相交流想法,达到良好的课程育人效果。具体来说,通过翻转课堂,将英美文学史知识性内容前移,教师将课程重点录制成相应的微课,或者推荐学生学习高质量的慕课资源,使得学生课前完成英美文学史知识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夯实英美文学史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完成英美文学史基础知识学习之后,教师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根据课程目标中的思政育人点列出相应的问题清单,基于问题的思政教学倡导全局观,教学活动围绕现实世界的问题开展[3],引导学生课前通过查找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独立思考相关问题,随后进行小组讨论,提炼观点,最后,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就小组讨论内容进行课堂展示,教师就学生课堂展示组织讨论、最后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关注预先设计的思政育人点,通过展示、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从课程资源来看,英美文学史课程慕课资源丰富,但是关于思政专题的英美文学史相关资源库比较欠缺,授课教师可以将课程思政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对英美文学史课程的筛选,联系社会现实,对比中国文学,建立起专有课程教育库,根据课外知识或者实践真知,拓展英美文学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积极打造课程思政资源体系,建立英美文学史中思政元素-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主线-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系统。
从课程评价与考核来说,传统模式的英美文学史课程评价主要将测试重点集中于英美文学史认识能力,试题设计偏重于客观试题,终结性考察比较普遍,欠缺对于英美文学史运用能力的过程性考察,尤其对于思政教学目标的考察较少,针对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设计英美文学史课程宜采用过程性考察,采取主客观题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考试设计,将课堂展示设计、论文写作等纳入考察范畴,加强英美文学情感能力、思辨能力的考察,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英美文学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通过课程评价与考核进一步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学生的情感升华,培育学生认知与思考能力。
英美文学史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思政意识。英美文学史课程与思政教育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换言之,是同向同行的关系,具备课程思政前提,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思政素养是实行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英美文学史思政课程与教师的根本任务相辅相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意味着教师不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导者,还是正确道德观念的引路人。并且教师具有感召力、凝聚力以及号召力。这就决定了教师需要自身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较高的思政素养意识,才能在举手投足间给予学生强大的情感共鸣,使其享受英美文学史人文的课堂、智慧的课堂以及快乐的课堂,教师的思政素养会使学生耳濡目染,经年累月影响学生的思政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需要教师对英美文学史课程做思政元素的挖掘,同时紧跟时事的发展,创造性在课堂中培育学生的思政素质。教师的思政素质也影响到学生思政辨别力,尤其针对英语专业学生,长期浸润在英美主流文化中,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也较为缺乏,此时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史课程讲解时,培养学生对两种文化的辨别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英美文学史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思政意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铸造者,因此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具有更加正确的思政认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让家长,甚至教师过分关注于学生的分数,甚至以“分数为主导”,忽略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学生情感需求,思维培养等都被扼杀于摇篮中。除此之外,许多教师认为教导知识和政治思想各司其职,只将思想政治课当成培养学生主营地,实际上这是认知偏差,没有将课程思政贯彻到课程教育中。实际上,思政教育既要做到以思想政治课的“漫灌”也要课程思政的“滴灌”。所以,教师对培育学生的思政能力的差别导致其教育目标的偏差,因此,教师正确的思政意识尤为重要。同时,英美文学史课程教师也要提高自身思政素养,有条件的院校,英美文学史教师可以与思政教师协同工作,共同育人,开创新型育人模式。
英美文学史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是让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英美国家文学作品时期,文学流派,文学风格,以及各个时期文学作家作品。以此领略英美文学的魅力,把握文化精髓,体会人文精神。同时,熟知其文学重要理论,并能以此批判性分析文学文本。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与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其他个体的情感, 并部分体验到其他个体感受的心理过程[4]。基于共情概念,英美文学史课程思政创新共情阅读模式。共情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独立成分[5]。阅读英美文学史首先产生知识共情,即学生对其文学知识进行肯定,将新学的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系,融会贯通。同时,英美文学史课程有其人文性特点,阅读文学作品会对学生个体产生情感影响,学生感知体验文学作品的经历,产生利他影响。因此创新性共情模式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情感能力,最终达到育人的教学目标。因此,英美文学史的共情模式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即课前,课中与课后。
课前,教师首先应参与较多的培训,从英美文学史教师优质课中观摩,充分了解课程内容,以此选择英美文学史课程内容,内容选择应基于破除学生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挑选的课程材料应扩大题材范围,如西方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并具有较高的人文与伦理价值,提升英美文学史课程思政的广度与深度,让学生共情到不同的人生经历,破除固有思维,实现共情想象。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应设置课前问题,如情感升华类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前的独立思考。
课中的过程主要分为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从横向角度,文学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西方英美文学所描绘的时代背景、小说人物形象、人物命运都可映射出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对英美文学史中的教材内容,应一分为二看待,对于西方文化优秀的价值观,应通过共情的方式,达到以西育中,即以西方文化中优秀的精神价值来培育中国学生,融化于心,内化于行。对于西方社会产生的问题,如阶级问题、达尔文主义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文学理论层面,如生态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女性主义等富有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并加之从社会主义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和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思辨与批判性思维。
课后,教师除了布置英美文化相关技能知识的作业外,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反思生活,适度添加有关对某一个社会问题,或是对文学作品中的思考与想法的作业,以此增加学生独立思考与辨别的能力。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同时代或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作品,使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过程中,相应的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培养文化自信。
英美文学史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包含着深刻的国外文化内涵。虽国内外对课程思政进行广泛研究,但对于英语专业性的课程思政研究较少,且英美文学史课程思政研究更为稀缺。因此,探讨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主要从英美文学史课程设计,如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思政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评价与考核层面进行阐述。教师队伍思政意识与素质提升,如敏感和正确的教师思政意识的培养,同时提倡英语专业教师和思政课程教师协同合作、共同育人。共情模式的课程思政模式的创建,通过英美文学史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问题,提升批判意识,创新意识,人文素养,以此激发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政意识,思政能力以及思辨能力,以西育中,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