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保健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探索

2023-04-05 04:31王梅高慧朱美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殖保健妇女

王梅 高慧 朱美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根据《妇女保健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妇女各阶段生殖保健指导能力及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让学生知晓国家妇女保健和权力保障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对妇保健康卫生事业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及女性生育力保护常识,增强妇女病普查和沟通宣教能力,生殖健康的根本是保健,课程设置要以落实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妇女保健工作方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 妇女保健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1.1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妇女保健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课程,要求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影像学专业等学生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这门学科将女性群体作为公共卫生研究对象,研究女性全生命周期的生殖领域相关问题,把女性生殖保健作为重点内容,体现防治结合,预防保健为主;关注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家庭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指引家庭及社会重视女性保健,关注女性话题,协作卫生健康管理部门落实各种政策,为制订保健措施提供依据,倡导女性追求生存、平等和健康权利。

1.2 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为切入点,结合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进行预防保健措施为主的教学内容。摒弃填鸭式一言堂的传统学科授课模式,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新型授课方式,充分发挥现有的多媒体、新媒体等教学资源,整合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以问题和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具体实施中完成相应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有机结合,根据我国妇女保健工作规范要求,细化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的要求,理论教学跟实训模拟操练、案例讨论等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相互促进,在课程学习中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2 妇女保健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

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与平等的永恒主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衡量尺度,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依法保障妇女享有卫生健康服务权益,首次将“两癌”防治、依法享有产假和生育津贴等妇女全面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写入规划纲要,是我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妇女权益,统筹推动妇女全面发展的坚定意志[2]。妇女越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人口问题事关国家战略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人口数量和质量做根基保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卫生保健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妇保工作取得飞速发展。做好妇女保健工作,不仅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到我国人口战略的落实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在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的当下更有现实意义。我国妇幼工作百年前艰难起步,百年前的旧中国国弊民穷,妇女平等和发展无从谈起;如今我国的妇女卫生保健事业取得非凡成就,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及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等关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都位居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妇女发展事业的关怀。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思政课程模式创新,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互联互通的问题,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课程思政不是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含义是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想教育,从而促进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的同向同行[3-4];并通过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向医学生传授关于妇女生殖保健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要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来重视妇女生殖保健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立足平凡岗位,踏实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为促进妇女健康事业发展努力奋斗。

3 妇女保健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3.1 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大纲

《妇女保健学》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既要符合课程特点,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和培养目标,教师要把知识的传授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结合起来,去思考怎么用更好的方式、手段和理念去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历史、文化及国内外学科发展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根据课程进度要求,以女性生殖保健为主线,通过预防和解决困扰生殖健康的疑难问题,采用各种方法、技术和服务组合,为女性生殖健康和幸福安宁做贡献。设定女性五个时期的全生命周期为主轴,以影响各时期影响生殖健康的疾病防治和保健要点为线索,以“三围”(围婚期、围产期、围绝经期)保健为侧翼,以“两癌”筛查(乳腺癌和宫颈癌)等重点疾病为切入,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实践模式,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

3.2 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设计思路

3.2.1 我国妇女保健事业的发展历程

《妇女保健学》的“绪论”部分,讲述了我国妇幼卫生工作百年前艰难起步,百年前的中国还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国弊民穷,妇女平等和发展无从谈起,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薄弱,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缺医少药,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 500/10万,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真正得到了思想上和经济上的独立、获得了生活自由和人格尊严[5];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于77.3岁,孕产妇死亡率16.9/10万,婴儿死亡率5.4‰,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6]。回顾我国妇幼卫生工作走过的百年沧桑历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与巨大优越性,讲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机制的创新建立和发展,才能为中国妇女事业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和有力的机制保障,才能有妇女健康保障,加强学生对国家制度自信,坚定目标和信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接续奋斗、立志成才。

3.2.2 妇女保健事业的重要性

《妇女保健》这门学科,以女性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核心是生殖保健,探索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研究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各项因素。我国妇女占人口的一半,妇女保健工作是我国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妇女保健工作,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关系到优生优育工作的贯彻落实,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妇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启发学生重视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对妇女积极进行各项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普及科学接生;定期进行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普治,不断提高妇女的保健水平,让学生了解妇女保健的重要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立足平凡岗位,利用多种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进行妇保宣教。

3.2.3 重视女性生殖健康

妇女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子代体质和人口素质,关系民族未来;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出生率下降较快,不孕症增多及生育力下降的现状,女性生殖健康必须加以重视。告诫学生关注当下热点问题,关心国家未来发展,不怕困难,扎根基层工作,为我国妇幼保健事业添砖加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7]。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育龄妇女数量减少,人口出生率处于较低生育水平,不育不孕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生育力保护刻不容缓。女性生殖保健工作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人口战略。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女性生育力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把好妇女生殖健康服务的第一道关口,为民族复兴大业助力!

3.2.4 积极防治子宫颈癌

以子宫颈癌为例讲述具体疾病防治,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8-10],本次发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全世界194个国家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全球范围内约每1分钟就有1名女性确诊宫颈癌!约每1.5分钟就有1名女性因此殒命!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布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1/5的新发病例在我国[11]。让学生深刻感知我国在防治宫颈癌的道路上,任重道远;宫颈癌又是可防可治的,HPV疫苗是全球首个和唯一针对恶性肿瘤发病因素的疫苗[12],只要做好宫颈癌的三级预防:积极推荐适龄妇女接种HPV疫苗,定期宫颈细胞学和高危HPV筛查,杜绝高危性行为,洁身自好,攻克这一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指日可待,并指出在两癌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和慢病防治事业中,工作仍旧繁重,希望学生学好本领,尽快成才,投入妇保事业中去,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

在工作内容及特点上,教师采用案例式和沉浸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把苦涩难记的知识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传授,比如在讲述女童期生殖保健的重点内容时,通过rap形式加以讲述:“女人如花这个比喻活灵活现,一生分成五个时期用花体现。女童期如小荷花才露尖尖角,结构发育别马虎仔细看看好。防止肥胖性早熟,此时是重点,男女有别自我保护从小记心间。”在育龄期妇女相关保健内容上“育龄妇女精力充沛如牡丹傲娇,适龄婚育宫颈筛查每年做B超。控制血压控制体重血糖不能高,母婴安全孕期检查一次不能少。如果不孕你和家人千万别心焦,生殖医生技术高超给你瞧一瞧。”朗朗上口的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思路。

3.2.5 重视国家人口战略

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学生必须了解国家的大策方针,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与平等的永恒主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衡量尺度,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国家制定三胎政策,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发展休戚相关,要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来重视妇女生殖保健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未来工作,既有憧憬,又深感责任重大。

同时,让学生深知,妇女保健工作具有群众性强,社会性强,涉及千家万户,要走访调查,深入研究,既有科学性,更有实践性,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才能显出成果,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力而准确的信息保障。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目标,熟练掌握妇女保健知识体系,不断实践,丰富自己的经验,为妇幼保健事业做贡献。

3.2.6 依法行医

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婚姻制度,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对妇女的歧视和压迫,妇女的婚姻家庭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变革。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使学生了解国家70多年发展巨变,增强爱国情怀。

这些法律法规既是对妇女儿童强有力的保护,更有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比如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别的人流等,如果违反规定,就会触犯法律,甚至取消行医资格,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

妇产科医生,面对女性人群,病史资料涉及性生活、婚育、流产等隐私内容,体检需要脱裤子把隐私部位展现给医生,所以对尊重女性,保护隐私问题更为重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是对患者人格的尊重,是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在我国新颁布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隐私并对其个人信息予以保密,对擅自泄露患者隐私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再次强调依法行医是执业红线,不可逾越。当女性把任何人都不知道的隐私向医生倾诉,身体隐私部位暴露给医生,她对医生是百分百信任的,是性命相托的,换位思考,如果患者是医生本人,其实内心也是非常焦虑和担心,甚至忐忑和害怕。如果给予患者充分地理解,理解她的病痛,理解她的担心,会让患者心怀感恩,这种共情会引导医患关系向良性发展。尊重女性应该贯穿在医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3.2.7 学习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通过对我国妇女保健事业开创者杨崇瑞先生和我国妇产科事业奠基人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迹的介绍,以她们为榜样,学习她们努力钻研,为国家、民族和妇女的卫生保健事业奋斗终生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学习她们的家国情怀,学习她们视患者如亲人的大爱精神[8-9]。林大夫是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一生未婚,把全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妇产科事业建设,接生了数万名婴儿,被后人尊称为“万婴之母”,在降低危重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工作中,成效卓越,并在绒癌及子宫颈癌防治领域成绩斐然。

当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入学考试中,她为了抢救考场中突发疾病的同学,耽误了自己英语考试,试卷没有答完。她本以为自己落选了,一个月后却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据说当年主考官看到她没有答完的试卷,认为她非常优秀,更看到了她面对患者的果断和无私情怀,让她赢得了另外一场“考试”——年少有志,爱‘病人’胜过爱自己的职业精神。

医学职业精神是指世界公认的人道主义、利他主义;职业目的就是救死扶伤、服务健康;从医者必须具备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林大夫的一生,完美地践行了职业精神的内涵,在协和医院工作期间,她奋发图强,是第一位任总住院医生的女性。抗战爆发后,她谢绝了芝加哥大学的挽留,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后,她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了新中国的医学事业中。她经常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农村乡镇;为了降低孕产妇和新生死亡率,防治宫颈癌;在临床上,林大夫技术精湛,抢救了无数危重患者,她凭着爱心和高超医技,赢得了千千万万母亲的心[9]。

一名医生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及诊治水平,更要具备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要对患者有同理心和共情心。用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崇高的职业操守为患者解除病痛,不断努力,使自己肩负起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成为“白求恩式好大夫” 。

4 妇女保健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4.1 尊重妇女保护隐私

妇女工作涉及尊重女性和隐私保护(如性生活状况、婚育状况等),要求医生具有极高的个人道德和职业素养。

临床技能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医德教育及法律意识,强调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和尊重患者的感受。可以通过真实案例讲解、社会新闻及图片影视资料等教导学生,牢固固树立守法意识,守住法律的底线,依法行医,体现人文关怀[13]。

4.2 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

在《妇女保健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热点问题,关心国家未来发展,不怕困难,扎根基层工作,为我国妇幼保健事业添砖加瓦。

让学生深知,妇女保健工作具有群众性强,社会性强,涉及千家万户,要走访调查,深入研究,既有科学性,更有实践性,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才能显出成果,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力而准确的信息保障。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目标,熟练掌握妇女保健知识体系,不断实践,丰富自己的经验,为妇幼保健事业做贡献;学生了解女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女性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关爱,作为基层医生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潜移默化告诉学生,工作中通过各种形式,多媒体,小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载体,说学逗唱发挥多种才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积极参与附属医院下乡义诊,社区宣讲活动;我国妇幼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省、市、地(县)健全的保健网络,离不开每一位妇幼人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实干,他们走基层、下农村、挨家挨户调查走访、防治结合,才有了今天妇幼保健工作的新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综上所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4],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妇女保健学》专业课程中也蕴含着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科学家精神等思政元素。每位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医学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这五个层面的思政教育资源[15-16],作为专业课教学的兴奋点,创新载体、积极融入,如盐入味、咸淡相宜,扎实推进思政与课程同向同行。联通教学课堂、科研课堂、社会课堂,“五育并举”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激励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猜你喜欢
生殖保健妇女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