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行,范锦萍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1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上升,养老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为确保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在互联网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以老年人需求为蓝本,逐渐形成了智慧养老模式。湖南省永州市紧跟时代步伐,多方面发展智慧养老,通过对其养老现状的分析与探讨,可为智慧养老服务的实操性对策给以借鉴。
随着永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逐年增加,政府的养老压力也随之加大。为了减轻政府压力,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深入了解了永州市的智慧养老情况,挖掘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能够提出有效的对策而奠定基础。
根据湖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永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当地人口的19.63%,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上升了4.98%。湖南省其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20%,如祁阳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22.51%,东安县60岁及以上人口占22.37%[1]。
自2013年以来,永州市政府相继提出发展养老机构、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改造老旧敬老院、加大养老投资[2]、策划“4+2+2”养老布局等养老措施。2019年,永州市推出智慧人社,2020年,建设智慧社区,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安心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这些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生活、政务、文化服务。2022年,永州市完善了医养融合模式,全市建有4家示范性养老机构,共有2 100张养老床位[3],且政府表示,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在全国智慧养老发展进程中,永州市智慧养老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永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在产品开发、技术发展、政策监管、接受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目前,永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尚未达到大规模发展程度,仍处于小型试点发展阶段。智慧养老产品种类及功能简单,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基本作用于协助老年人日常生活。智慧养老产品行业发展缓慢,市面上相关养老产品暂未与智能家居、医疗服务相结合,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智慧养老产品要达到普及效果,除需满足简单、耐用、价格优惠等,还需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老年群体状况复杂,身体机能普遍较差,农村地区及低学历老人的认知能力低[4],日常生活习惯也难以改变,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偏低。智慧养老产品对于他们来说是全新事物,在使用过程中,老年人对智能产品和服务包含互联网知识所知甚少,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进而影响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产品的认知和体验效果。如,一些智能产品为了达到方便携带效果,样式小巧精致但大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慢慢下降,导致他们在使用智能产品过程中相当不方便,这与产品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何把智慧养老服务产品做得更易于被老年人接受,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各种服务对于养老服务产品提供者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永州市与智慧养老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少,缺乏对智慧养老产业的监管,没有形成规范的养老服务体系。尽管有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但大多数是指导性建议,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并不强。正因如此,一些服务者在提供养老服务时,利用消费者和服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牟取暴利,存在智慧养老企业假借提供养老服务之名,对传统养老产业进行包装。特别是个别养老保健品生产企业,借智慧养老之名,伺机敛财,迎合老年人消费心理,使“养老”变成“骗老”。政府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助长了这种“骗老”行为[5]的发生。
科技飞速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趁势崛起,为养老服务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及各种智能软件、可穿戴智能设备会实时获取个人信息,服务商和开发商极易获取到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永州市政府缺少对相关开发商和平台的规范监管,导致用户信息被过度使用、滥用甚至泄露。私人信息泄露会增加老年人被诈骗的风险,尤其老年人防范意识淡薄,若是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不仅会给他们带来经济损失,更会使他们遭受精神打击。
随着永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发展,缓解养老压力刻不容缓。智慧养老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对网络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职业学院和大专院校开设的护理专业多与婴幼儿相关,关于养老服务的专业设置相对较少。不仅如此,市场上养老服务相关培训机构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从业者缺口较大。从技术层面看,智慧养老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智慧养老人才不仅要具备老年人的基础护理知识,也要具备获取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和对智能设备的操作能力。从政府层面看,永州市对养老服务行业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加之行业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工作辛苦,进一步导致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供不应求。从市场层面看,永州市养老服务人员大多是再就业人员,不仅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更缺少操作智能设备的能力,导致永州市养老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较差,达不到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智慧化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也可以减缓子女养老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结合国内经验和永州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对永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大多数人认为,智慧养老就是利用智能产品、智能设备、智慧养老平台为老年群体提供便利,但真正的智慧养老是借助信息科技的多元化,使老人、家人、社区、医疗机构乃至政府等社会合力都能参与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有效监测,有效解决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从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6]。为了使老年人建立智慧养老认知,政府可以联动社区开展培训交流,宣传教育,使市民了解智慧养老的内涵,提升大家对智慧养老的认识,打破智慧养老就是单纯利用高科技技术的观念,融合人文情怀[7],树立“以人为本”的智慧养老理念。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加入,组建宣讲团,深入社区宣传智慧养老理念以及运作模式,消除老年人对数字鸿沟的畏惧,为智慧养老的普及扫清思想障碍。社区及社会组织也应积极开展智慧养老服务体验活动,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达到普及和推广智慧养老的目的。
智慧养老的发展不能仅依靠某个单一主体,而是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永州市政府需要重视智慧养老,制定符合永州市地方社情的养老发展模式,加大智慧养老行业的投资力度,购买相关智慧养老公共服务产品,引导智慧养老行业有序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在政府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增加养老平台的资本投入、定期更新医疗机构、智能产品的功能,简化智能设备操作流程、丰富养老平台的内容,使智慧养老产品更加贴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各种社会组织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调动社会各界成员支持智慧养老的发展,并协调各方面资源,这不仅可以减少政府压力,也可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社区力量也不可忽视,可以提供线上线下智慧养老服务,整合养老服务数据[8],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
智慧养老服务需从多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日常生活方面,实时监测老年人心率、血压等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当数据异常时,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使老年人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智能软件可以联动养老信息平台,快捷查询相关养老信息,预约各类养老服务。在精神文化方面,智慧养老并不是冷冰冰的智能技术,它会根据老年人的内心需求提供人文关爱。智慧养老服务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出老年人真实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娱乐活动,如体育活动、踏青活动、旅游活动等,以此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医疗保健方面,通过大数据搭建健康平台,与智能穿戴设备联动,实现医生远程在线诊断治疗服务。老年人可以通过平台上传自己的身体状况信息,医生结合其症状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出的数据,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可以足不出户享受问诊服务,这不仅可以解决老年人出行难、看病难、排队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当老年人突发身体不适时,可以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及时发送警报,传送个人相关疾病信息及准确定位给就近医疗机构以及紧急联系人,减少老年人因遇到危险而未得到及时救治的机率。
可以从多个方面吸引智慧养老专业人才。要增加从业人员的数量,联合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护理”“养生”“养老服务”等相关专业课程。学院可以与就近的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向“订单式”输送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提供养老服务岗前培训补贴,岗中开展养老护理技能比赛,岗后给予免费业务能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