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文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统筹推进“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与党史学习教育总体目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新时代新阶段,如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构建既能契合大学生主体需求又能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教育模式,是高校需要探索与实践的课题。本文现就基于“知情意行”的体验式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模式作一探讨。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在批判和继承国内传统教育思想以及国外体验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体验式教育理念。体验式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将教育对象置于具体情境中,引导教育对象通过亲身经历来认识、感悟、总结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并结合以往的经验、知识进行主动反思与构建新知的过程。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即是指高校党组织以体验式教育理念为指引,遵循党史学习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设置具体体验情境,运用不同体验方法,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活世界“现实的学生”,尊重学生主体选择性的工作理念。学生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时常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学习教育内容做出选择,表现出积极或者消极状态。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及时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理性调整教育方式、内容,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参与、积极感知。
其次,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实践体验开启学习教育,以“知”到“行”的辩证运动作为内生动力。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将知识、经验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储备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将所学所思运用于实践,辨别知识的真伪抑或是检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实现了通过实践行动来检验知识的目标。
再次,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关注外部环境,把外部环境的变化作为激发自身调整的外在活力。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以及涌现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等消极问题,需要党史学习教育对外部环境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与行动选择。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把外部环境的变化作为激发自身调整的外在活力,与时俱进地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的形式、方式和方法。
最后,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强调学习教育的整体性,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总体目标为价值旨归。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不仅包括理性分析方式,还包括情感体验、交流与碰撞的途径。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师生互动带来的精神交往过程,更加重视在情感体验基础上的价值认同。
一是立足新起点,提升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体要求[1]。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以情感体验为纽带,引导大学生将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信仰、信心内化为一种稳定的意志和自觉的实践,有助于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
二是面向新对象,契合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诉求。“00”后大学生成长于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价值观,而是根据自我需求选择多元、符合自我认同的价值[2]。“00后”大学生更重视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不满足于从同一化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而是更热衷于从实践和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以学生亲自体验为主的价值体验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体验活动,更好地契合了“00后”大学生的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和情感体验诉求。
笔者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华南某高校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状况进行调研。调研选取458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样本结构为:男生140人,女生318人;党员141人,共青团员245人,群众72人;农学专业235人,工学专业143人,管理学专业80人。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党史教育主要存在如下特点与问题:
1.学生具有较好的思想认同感,参与积极性较高。对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看法,88.21%的学生认为当时学些教育“意义重大”或者“有意义”,对于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任务“很有必要”和“愿意参加”,仅有11.79%的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了解不够,缺乏参与主动性。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总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有较高的思想认同感。
2.学生热衷参与体验式党史教育,青睐线上学习和社会实践。在“比较喜欢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多项选择中,喜欢传统“课程讲座学习”的学生有25.98%,相较之下,选择体验式党史教育方式的学生累计达300.88%。其中,在学生喜欢的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方式中,位列前三的学习方式分别是“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线上自主学习方式”“校外红色社会实践”。对于“更喜欢参与哪类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学生选择率的先后排序分别为虚拟情景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校园文化体验法和座谈交流体验法。显然,线上自主学习和校外实践学习尤为受到学生欢迎。
3.党史学习教育中学生体验收获存在差异。对四种类型的体验式党史教育的看法调研中,学生评价总体积极:喜欢或者愿意参加虚拟情景体验、座谈交流体验、社会实践体验、校园文化体验的学生分别达90.17%、75.77%、82.32%、79.47%。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上述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存在较为消极的看法,例如认为“座谈交流枯燥”“社会实践走完过场就忘了”“校园文化体验参加完没有太多收获”的学生分别达到23.14%、16.81%、18.56%。在对体验式学习教育优缺点的调研中,大部分学生认可体验式党史教育的实践性、互动性和内在性,但是认为存在“走马观花、入眼不入心、入耳不入脑”“线上学习形式封闭、不方便分享”“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学生仍有44.54%、22.49%、22.27%,这些缺点中以形式化为首,是反映最严重的问题。
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受到大学生欢迎,但在教育实效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究其原因,是缺乏系统设计,使得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各部分、各环节要素未能充分调动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教育的实效。一是教育理念未能转变,教育者没有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教育思维,习惯以传统的“灌输”理念设计教育项目,使得体验活动形式化。二是教育队伍力量薄弱,目前大多数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主要依靠辅导员组织,没有很好地动员专家教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进来。三是制度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运行机制、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同时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及时反馈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四是平台载体有局限,在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之余,没有结合体验教育的特点,构建更加生活化、信息化的教育平台。
“四位一体”体验式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模式着眼于学生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知、情、意、行各种心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推动学生从认知、情感到意志、行动的连续转化发展,最终达到党史学习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理论确证体验教育以了解和掌握历史事实为基础,聚焦主题主线、事件本质,全面把握党史的知识体系,从中揭示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和科学结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确证教育的主渠道,其功能在于“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理论确证体验教育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生对话,引导大学生深化对党史知识的理解,使他们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更多的问题集中在情感态度上,而不是认知能力上[4]。情感态度是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纽带,情感认同体验教育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体验的好奇。利用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红色历史场所或者主题教育场所,用真实的素材给予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在抽象情境中带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
推动教育对象由正向、积极的情感态度向恒定、顽强的意志品质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5]。道德升华体验教育在学生产生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戏剧演绎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悟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党在历次历史关头的伟大抉择,形成辩证性的思维和意志,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能够激发判别道德问题的体验回忆和运用有关道德知识理论,审视自身的情感与行为,进而将道德知识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
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包含价值内化与外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价值内化体现在良好道德意志的形成,外化则体现为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践行。实践养成体验教育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式,推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强化道德品质,深化价值观念,并在价值体验中不断更新自己的动机及意识,将个体的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将爱党爱国的热情转化为拥护党的领导、建设伟大祖国的实际行动。
一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目的上是统一的,党史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党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并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规律,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自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学生主体的学习习惯,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教学方法,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对话,形成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动力叠加效应,提升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二是要发挥课程思政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专业课教师要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减少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疏离感,在课堂中主动融入党史知识,潜移默化地将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传递给学生。
一是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采取学生喜欢、感兴趣的方式,将政治化表达与叙事融合,将微视频与课堂讲授相结合,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生动起来。二是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微互动。以新媒体为依托整合资源,例如通过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MOOC网络教育平台等线上自主学习平台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微内容,确保学生看得到、愿意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互动功能,引导大学生用他们熟悉、喜欢的方式交流、发声,提升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参与感。三是创新运用网络模拟情景技术。例如,建设党史学习教育体验馆,利用VR虚拟技术,将学生带回“历史现场”,让学生深切感受党员先辈的精神力量。再如,开发红色经典手游项目,激发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性,让大学生在手游互动中体验行动和决策的艰难,引导大学生启迪智慧、坚定信念。
一是充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学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将学习党的历史与讲述党的故事结合起来,通过宣讲、交流、汇报等方式展示、巩固调研成果,引导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二是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培育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开拓社区劳动教育平台,开展校园劳动周、劳动日活动,营造良好劳动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掌握新时代劳动内涵,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培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结合“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形式,加强党史国情教育。组织学生以新冠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开展考察学习、国情调研等体验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领悟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促进体验教育理念互通,凝聚共识。改变传统单纯灌输理论的方式,注重党史学习教育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开发、培养及行为养成,加强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课堂、项目的设计,激发、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体验获得感,推动学生实现真知、真悟、真信、真行。二是推动育人资源要素共享,强化联动。充分发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人”“物”等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共享。发挥学校层面的整体优势,打造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品牌项目,同时调动二级单位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三是调动多元力量,科学评价。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和学生成长需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指标,调动教师、学生和社会实践单位等多元力量,对党史学习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