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军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地方越来越广泛,乡村旅游事业开始建造体验式旅游,希望借此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全面开启高品质、微度假的乡村旅游被寄予厚望,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这不仅为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活力,也为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全域旅游指明了方向。
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融汇了“旅游+文化+康养+农业+体育+研学”的核心理念,包括文化游、休闲游、生态游、乡韵游等载体,以独特旅游主题吸引更多游客。精品路线对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利无害,其能使旅游产品精细化、特色化、品质化,推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最大化整合和提质增效,将成为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力助推器,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旅游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支持,在乡村旅游事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始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也对建设旅游产品多样化起到显著价值,使消费者参与度和需求量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对时代的意义重大,区别于传统旅游发展,其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求,通过开发农村自然风俗与景色建设旅游产业,满足游客需求[1]。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村传统资源的再开发,将环境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传承乡土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建设乡村治理新体系,整合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经济收益,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形成“农旅互促”的良性循环。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村民经济增收。乡村旅游主要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民俗风情、农家生活、村落古镇等资源,旅游人员可以在农村体验农家生活,调节平日里繁忙工作的节奏,缓解自身生活压力,乡村旅游因此备受游客青睐。乡村旅游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各方面进步的主要渠道,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建设主要是通过保留自然环境、乡土风情等方式开发资源,对于乡村旅游来说场地建设基本无须大幅度整修,这也使得建设资金成本降低,而建设完成后的农业乡村旅游区收益也十分可观,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和村民经济收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乡村旅游建设能进一步完善地方基础服务设施,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提升农业经济收入水平。除了种植农作物以外,还能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经济增收,为村民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综合效益。不仅如此,发展乡村旅游事业还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旅游能够进一步促进消费,逐渐转变村民市场意识和观念,吸引曾经走出去的村民和城市精英重返乡村,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建设“农业强、农村美、村民富”的美好蓝图,从而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这无疑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也是建设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2]。
在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各种问题,如旅游开发不全面,在开发过程中会破坏乡村生态环境,这对乡村建设与发展十分不利。开发乡村旅游需经过严谨的科学调研和分析,合理规划并落实。由于部分乡村旅游事业开发商缺乏对乡村旅游的调研以及开发认识不足,导致其对农业各方面开发不全面,对主要结构改造不足,对不必要的设施花费大量资金建造,比如部分开发商简单地改造现有的农田果园等,盲目花费大量资金建造硬件设施,如改造停车场、改建路面等,这些行为使农业传统文化与自然风光受到损害,不仅没有表现出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意义,还消耗乡村自然资源。盲目开发乡村旅游产业会使乡村空气质量、植被健康、环境卫生等受到损害,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建设与开拓,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涌入,乡村碳排放量随之增加,对乡村区域原本优质的空气质量造成损害,也使乡村水土受到污染。而旅游观光者数量激增,使乡村卫生环境受到威胁,旅游人员随手丢弃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当地自然环境,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部分素质较低的旅游者在植被上乱涂乱画、随意采摘和破坏乡村旅游区域的植被,影响乡村生态环境,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人员认识不足会导致其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狭隘,目前我国部分乡村旅游事业建设人员存在这一弊端,其对乡村旅游事业认识有限,将乡村旅游的内涵当成旅游观光,使乡村旅游中多种因素价值无法全面发挥,使乡村旅游的丰富程度受到影响,并未凸显乡村旅游的特色。乡村旅游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农业多种用途与功能,保留农业丰富的特色。
现阶段,乡村旅游开发商忽略了这一点,并未保留农业淳朴的特色,一味改建农业原本特色,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本价值。不仅如此,还有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商并未认识到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意义,实际开发的旅游区域无法满足大众实际需求,将自身想法当作大众想法,并未充分考虑大众的具体需求,将乡村旅游区朝着城市化方向建设,导致旅游区域过于现代化,失去了风土民情,无法凸显乡土特色和全面发展乡村旅游[3]。
除此以外,旅游区域相关的工作人员素质低会制约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部分旅游区域的工作人员是由村民构成的,并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部分从业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且不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导致乡村旅游服务区域质量差,从而使乡村旅游事业得不到全面发展。
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商只注重短期利益,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在开发过程中急功近利,大幅度破坏农业环境,如存在乱砍滥伐、填塞池塘、拆毁旧屋等行为,损害地域民族特色,导致乡村农业旅游失去了独特风格,不再拥有自然生态魅力,甚至可能会出现自然环境灾害。由于大量砍伐树木,导致空气不再清新,山体滑坡、环境恶化等现象层出不穷,降低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事业的市场竞争力。部分开发商在建设初期偷工减料,没有投入充沛的精力与资金,导致前期建设质量低下,工作人员敷衍开工,各种设备的安全系统得不到保障,甚至可能会出现设备故障或损害的情况,对旅游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随着乡村旅游的无序发展,使乡村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威胁,乡村水源与土地受到损害,加之旅游区域人员管理意识不足,无法全面实现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区域建设与开发投入的资金成本巨大,在开发初期需要治理开发区域的环境,改建景区内房屋、修建设备还需要一部分的采购费用,这就使其在建设初期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在日常经营中也需要充沛的流动资金,若资金投入不足,会影响乡村旅游区域开发的后续发展。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甚至有部分开发商通过好友拆借、贷款等渠道才能勉强满足资金需求,虽能成功开发但无法保证后续发展。在经营的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会导致区域内部设备无法更新与维修,不仅会损坏设备影响区域吸引力,还会对旅游观光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经济情况不足会影响旅游区域的发展模式,在出现特殊情况时没有充足的资金,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等情况更是无法补救。
精品线路对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农家生活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居民向往的休闲生活。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一经推出迅速受到大量城镇居民的欢迎。精品旅游线路是地方旅游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将其与乡村旅游充分结合,有效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通过打造精品线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市场附加值,在打造精品线路时充分考虑乡村实际情况和旅游市场具体需求,实现旅游产品与休闲娱乐相对接,结合区域乡村旅游“点线面”联动布局。
其次,乡村旅游主题丰富,有农业产业作为加持,在旅游行业中凸显出一定优势,可以结合观光、采摘、垂钓等休闲项目打造精品线路,这些项目是乡村旅游中的主要项目,深受城市居民的喜爱。
再次,应积极宣传当地特色旅游资源与农产品,激发旅游者的消费欲望,以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为需求导向,推出乡土文化沉浸式体验服务,拉动旅游者的消费欲望,从而凸显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效果,借助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附加值[4]。
若想进一步借助精品线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还需提升精品线路质量,保护乡村旅游环境,提高工业人员素质,强化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产品。提升精品线路质量是保障游客旅游体验的先决条件,其能使游客充分感受乡村旅游的乐趣,使游客能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美好回忆。打造精品线路应保证主题意境以及服务项目与具体专题的平衡和呼应,结合地区特色打造精品线路,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如贵州省德江县围绕文物与红色文化打造精品线路,带领游客亲身体验山水相依的自然风景,重走红军路,感受党的初心使命。
除了人文环境的建设,还需提升地方各项服务品质与水平,乡村旅游地方服务主要凸显在住宿、餐饮等方面,充分贴合地方特色风格,为旅游者提供舒心的住宿环境,打造农家乐,使游客设身处地感受农村农业生活。通过有效手段提升游客自身素质,呼吁游客保护旅游环境,相关部门可以从管理人员思想认知层面入手,使从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将保护生态环境当作自身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使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不会受到影响。
推动乡村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利用乡村特色文化打造有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地域文化是乡村旅游事业的一大特色,而文化又是维系旅游走向大众的精神因素,因此在打造精品路线的过程中,应将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民风民俗、人文魅力等融入精品线路中,使乡村旅游具备文化特征。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精品线路,使村民能够通过乡村旅游事业获取一定经济收益,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随着各地区乡村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其服务体系,在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凸显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价值,利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乡村旅游事业建设的新目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将精品线路融合到乡村旅游事业中,而地域文化也成为地方与旅游者之间的重要纽带,应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与历史人文特色制订精品线路的总体设计方案,利用精品线路抓住旅游者的眼球,充分展示地区旅游特色,使乡村旅游事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才是保障任何事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乡村旅游建设应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引进管理方面专业人才能为旅游区域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企业加大管理力度能高效治理旅游区域[5]。目前部分乡村旅游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是由企业家族共同构成的,其管理模式混乱、管理手段存在弊端,导致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低下。若想保证乡村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引进管理人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路径,相关企业可以提高福利待遇或利用其他方式吸引专业人才,使其在乡村旅游企业中发挥自身作用。大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的从业人员由当地村民组成,其思想观念落后、行为散漫、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综合质量。
因此,乡村旅游建设企业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设置评定机制,定期嘉奖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从而激发其他员工的竞争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乡村旅游事业的高速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新农村经济建设水平,乡村旅游建设不仅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方式,更是为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到实处。在建设乡村旅游事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优美景观、民族文化等独有特点,为观光人员创造更高质高效的旅游业务,借助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利用精品线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市场附加值,不断提升精品线路质量,优化服务品质,创新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引进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效率,推动乡村旅游事业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