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彦丽,周安晟,徐 晨,王雪娟*
(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2]。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等专业学生是我国人居环境的主要建设者。通过“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的学习,可让学生认知和掌握园林植物的基础知识及其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让学生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合理应用园林植物,成为懂植物、会应用的美丽中国建设人才。本研究根据“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基于“学思行”,深化课程内涵,紧跟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时代的步伐,探索与创新教学模式,打造OBE 智慧教学课堂。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自查、督导评教、同行评教以及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了一些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授,没有充分发挥各类教改、科研项目的人才培养平台作用,最新研究成果的知识引入不够,以科研促教学力度较小;智慧课堂建设滞后,无法在课前、课中、课后及以后工作中让学生全程性、无障碍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造成课程学习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最终造成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园林植物与应用”的教学有两种趋势,注重园林植物的讲授,忽略其在规划中的应用,或者强调规划,忽视对园林植物的认知。本门课程原先的内容“植物的功能作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园林树木、园林花卉、草坪与地被、植物景观规划原理、植物景观设计、城市建设与植物应用”虽然兼顾了两者,但与植物规划相关的章节部分内容冗余,且随着规划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一些内容亟须更新完善。
该课程主要以线下授课为主,课程考查的方式主要有课堂表现、随堂提问、作业以及考试。线下考查过程中师生交流不及时,课后作业完成效果难以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课中讲析课后作业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老师工作量繁重。随着线上教学的普及,课程的评价方式亟须改革和完善。
基于OBE教学理念,依托学习通在线智慧平台,从“学思行”三个方面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评价方式,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老师学。任课教师向行业资深学者、教师学习最新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形成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式灵活、评价得当、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学生学。课前,通过学习通向学生发布学习清单和课前导习视频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预习。老师同步在线答疑,分析课前数据,调整课中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课中,利用智慧教室、学习通中的互动功能展开教学。通过课堂导入,总体介绍学习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方式介绍课程主要内容。课后,通过学习通发放作业和在线答疑的方式巩固知识,拓展内容。一堂课结束后,及时分析学习通数据和学生反馈,开展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条完整的学习链,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学习。
“思”:老师思。笔者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将原先的8 章内容“植物的功能作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园林树木、园林花卉、草坪与地被、植物景观规划原理、植物景观设计、城市建设与植物应用”调整为“风景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规划、地被植物及其应用、园林花卉及其应用、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程序及图纸绘制”,去掉“植物景观规划原理、植物景观设计、城市建设与植物应用”中的冗余内容,将其理论编入“园林树木及规划、地被植物及其应用、园林花卉及其应用、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程序及图纸绘制”的理论部分,随学随用。学生思。学生通过学习通课前预习,思考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及其在提升人居环境中的应用。上课过程中,老师在讲授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学习通课堂互动题目、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点;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育人于教,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和巩固上课内容,将其应用于专业实践中。
“行”:课堂内容本身就贯穿行,从园林植物的理论学习到具体应用。行还贯穿于课程评价,从课堂表现、随堂检测、课后作业、讨论、过程性考核、实验和考试等多个方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践行课程学习成果。通过学习通和线下课程考察两种方式实现立体评价,确保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保持学习热情,避免学生只在期末开展突击复习的弊端[3]。行还表现在对教学过程和质量进行动态监测、评价、分析和反馈,最终助力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为我国建设生态强国添砖加瓦。
“园林植物与应用”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三开课,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学习,已普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和节奏,批判性思维迅速发展,辩证逻辑思维较强,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课程坚持以最新科研成果为引领,依托学习通平台不断建设课程网络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的学习通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平台上有多种教学资源,如课程简介、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视频、图书资料、作业库、优质教学资源链接等,可通过这些资源辅助课堂教学。课程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培养目标与要求,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通平台课程资源管理、学生学习状态统计等优势,保质保量地融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政教学内容,丰富上课过程中的互动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统一教学中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学习。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学习。
基于“学思行”重构教学内容。通过风景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章节的学习,学生重点了解与掌握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启迪功能、建造功能、观赏功能和美学功能,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感知园林植物的美,认知园林植物的功能特性。通过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园林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学基础知识,深入认知园林植物各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美学功能。通过园林树木学和园林树木及规划章节的学习,学生熟练识别荫木类、叶木类、花木类、果木类和木质藤本类园林植物200 种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造景选择和配植园林树木[4-5]。通过地被植物及其应用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重点掌握地被植物的相关概念、草坪的类型、冷季型草坪和暖季型草坪常见的草种以及观赏草。通过园林花卉及其应用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园林花卉的应用方式。通过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重点掌握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生态学原理、植物地带性分布原理、生态园林原理等内容。通过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程序及图纸绘制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园林植物的图面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植物景观施工有一定认知[6-7]。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了过程性考核加期末考试和实验考核的方式进行[8]。线上开展考勤、与学生互动、随堂检测、布置作业等项目,随时加减分数,加强过程性考核。学生经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立体评价,学习成绩优良,综合成绩平均分稳定在85 分左右,近三年对本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多次参加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并获奖,依托于本课程撰写与发表论文多篇。教师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上查找短板,进行建设、改进和改革,思考和完善了该课程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发展路径,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从动态、预警、反馈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针对性强和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模式,凝练课程特色,突出课程优势,加强了课程内涵建设。通过以上措施,任课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并构建了立体评价体系,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有了新的思考。
本研究基于“学思行”,打造“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的OBE 智慧教学课堂。通过教学内容重构和智慧教学方式,让学生随时可以参与到学习中,并且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成为课程学习过程的主角。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以及全过程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的浸润熏陶,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通过学习园林植物在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结合其他专业知识可以将“生态规划”落到实处,获得感和成长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可在未来工作中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