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04-05 02:15张爱民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3期
关键词:残疾视力导向

张爱民

(北京联合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北京 100075)

近年来,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在国内各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被广泛借鉴,这种按照目标导向、就业/职业能力导向、市场导向为驱动的人才培养范式,契合了以学生为中心、依托产出导向为目标的持续改进的教育需求[1]。因此,为提高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尝试把较为成熟的OBE 理念运用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契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行为、心理特点。

1 OBE理念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培养高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人才,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不断完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到2035年建成高质量现代化的美育教育体系[2]。在新一轮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在音乐专业教育实践中融入OBE 理念,转变以往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群、培养目标思维,按照就业需求、职业能力为产出导向的培养方式,注重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发展,向社会输送具有艺术审美与人格修养、音乐专业技能水平高、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2 OBE理念对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培养的意义

2.1 建立课程与社会的有机衔接

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作为特殊教育对象,由于视力缺陷,导致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这给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困惑[3]。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学生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接纳,渴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把OBE 理念渗透到课程建设实践中,建立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同社会实践与行业需求充分接轨,完善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与需求”的良性循环链条。

2.2 以能力驱动毕业要求,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教学成效

在“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OBE 理念指导下,以市场需求、视障生就业为导向,以音乐视力残疾大学生最终要达到的能力为出发点,制定与人才培养特点相对应的毕业要求,确定毕业达成度标准和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的内容体系,构建与产出导向(学习成果)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自我评价体系等,通过这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科学业,达到社会和行业所需的能力要求,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顺利就业[4]。

3 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国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经过几次修订,从“视觉缺陷补偿”,到效仿西方“尊重个性发展”,再到“四自精神”培养、全面发展思想的提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发挥重要引领作用[5]。但是,目前高校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矛盾,未能从社会需求角度对视力残疾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整体构建,目标定位还不够准确、导致“应用型”人才目标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3.2 课程衔接体系构建不足,缺乏规律性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依然局限于传统的学科思维,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对社会“适应性”“调适性”的实践能力培养仍需加强,这表现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应重新思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部深层衔接,如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以及外部扩展应用关系;课程体系知识架构的系统性、完整性仍需进一步厘清;加上,“因人设课”的课程设置现状仍然存在,“多、杂、乱”缺乏规律性的课程体系设置结构不利于满足高校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需求[6]。

3.3 “上下游”人才培养链的有效形成

梳理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类型,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美国/加拿大的“CBE 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英国/澳大利亚的“CBET 培养模式”等,以及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平台+模块”等[9]。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培养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高校音乐学专业视力残疾学生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推广,需要建立以社会和就业需求为导向,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链条。按照产业链理论,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价值交换关系、供给与反馈关系[7]。

4 基于OBE理念的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行为、心理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践方向以就业需求而定,根据实践方向再制定出相关能力培养目标。另外,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还要以学生实践能力为驱动,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践平台建设为突破,对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探索,按照“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策略→自我参照评价→坚持持续改进”的思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4.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OBE 理念下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既是教育实践开展的逻辑起点,又是OBE的终点,培养目标表述要清晰、便于理解,且目标可直接或间接测评。从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实践和文化修养三个层面提出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8]。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需要具备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和扎实的音乐技能基础;在专业实践层面,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能力成果产出转化,具备审美实践、艺术实践与表演实践的能力;在文化修养方面,帮助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开阔音乐人文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音乐史观、音乐审美观、音乐批评观,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

4.2 构建课程体系

OBE 理念下高校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围绕“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以复合性知识为基础,以产业、行业需求为本位,契合产业、行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音乐理论与音乐技能两大类,音乐理论课程分为音乐人文类课程、作曲类课程、音乐教学法类课程等,音乐技能类课程分为声乐、器乐表演及钢琴调律系列课程,其中有近1/2的课程为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具有综合性质的课程;核心课程包括钢琴、声乐、视唱练耳和声学等[9]。

4.3 构建与毕业要求统一的关系矩阵

OBE 理念下高校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相统一。毕业要求以毕业达成度评价为依据,确定学科专业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能力、使用现代工具、专业与社会发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职业伦理、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 项毕业要求指标,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的关联矩阵,按照毕业要求确定的能力素养指标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匹配度,确定了以课程体系为中介,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能力素养→毕业达成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链。按照关联矩阵删除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内容,不断实现课程体系优化,更好地支撑毕业达成[10]。

4.4 创新教学实践

4.4.1 紧扣人才培养目标

OBE 理念下高校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从数字到内涵,实践课学分占到85 学分,占总学分的51.83%[11]。实践环节设计的内涵:如排练课程小组化、合作制,舞台化的专业实践,舞台化的考试环节等,都体现本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的追求。

4.4.2 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企业、行业实践二维一体建设

OBE 理念下高校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需要加强与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交流互动,设立校外导师制,面向学生特点与需求。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协同发展,注重师生角色转变,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导师联合培养制,以团队形式培养学生,打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12]。

4.4.3 创建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模式与实践平台开发

在OBE 理念引导下,高校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大学生进行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与实践模式推广,在校内实践中,实行专业导师联合培养新模式,鉴于导师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将提升导师队伍的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各课程教师通力合作、联合指导,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导师,以团队力量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合作精神,开发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知识结构融合的研究梯队[13]。

另外,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发要延伸拓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社会和行业需求出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突破盲生学习音乐的瓶颈,帮助学生克服生理障碍,发挥其优势,扬其长、避其短,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14]。

5 结语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对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深远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因此,进行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尤为重要。OBE 理念在高校音乐专业视力残疾学生人才培养中的广泛应用与推广,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产出导向”人才培养机制和“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并贯穿于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实践和目标达成的全过程,形成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残疾视力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偏向”不是好导向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