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目标任务教学法的探究

2023-04-05 01:39王晓华
学周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法中职情境

王晓华

(河北省隆化县职教中心,河北隆化 068150)

目标任务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由多种资源、情境、合作学习行为等要素构成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旨在推动学生围绕特定的目标而完成学习任务。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目标任务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建构系统化的认知体系,让他们在丰富的资源、多元的情境以及合作探究活动的支持下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从而运用自身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问题,最终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目标任务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以目标任务教学法为载体开展中职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该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一)以生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专业发展情况以及实际思维能力等确定数学教学的目标,设计科学恰当的数学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数学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数学学习和探究活动。

(二)互动性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建构互动性、交流性的数学教学体系,要求学生针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等展开多元互动,挖掘数学问题的不同解法,以此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让学生掌握探究技巧和方法。

(三)情境性

目标任务教学法需要依托一定的情境展开,教师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为导向整合和提炼情境化教学素材,让学生将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等迁移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促使他们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不同方法[1]。教师要有序、有理地应用目标任务教学法,严格遵循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了解其专业成长方向,最终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和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目标任务教学法的策略

(一)搜集任务资源,做好学习准备

资源是目标任务教学法重要的构成要素,拥有丰富的资源是达成既定目标、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要想做好任务型教学的准备,教师要致力于搜集和整合多样化、高质量的目标任务资源,让学生能够随时根据数学课程的内容、目标等获取相对应的资源储备,促使他们能够在资源的帮助下主动阐释和解决数学问题。针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搜集任务资源的过程中要精准对接教学目标,以目标涵盖的要素为中心点,将与数学课程相关的实物素材、线上信息材料等作为目标任务教学模式的主要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交互探究做好准备。与此同时,为了减少因为搜集资源而浪费的时间,教师也可以从长期发展的视角出发,建立体系化的数学任务资源储备库,将不同阶段搜集的材料、学生自主整合的材料、学校引进的数学学科素材等融合在同一个储备库中,让学生能够依据数学目标任务的需求随时随地登录或者前往资源储备库寻找相对应的资源,以此作为完成任务的手段和载体,从而助力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数学任务,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

(二)设定任务计划,明确学习方向

从真实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是中职教育的公共学科,与学生的专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因此他们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便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向不明确、信念不够坚定。针对中职数学学科教学存在方向不明确、信念不够坚定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扭转教育观念、认识到数学学科与专业课程之间必然关系的基础上设定目标任务教学计划,明确指出不同章节、单元应该达成的目标、教学效果,并为之配备专门的学习方案,让学生在方案的引领和辅助下初步制订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究的计划,化抽象于具象、化整体于细节,促使学生逐一完成提前设定的学习任务,并向着目标迈进[2]。而且基于目标任务教学法的要求,教师也要为每一个数学知识点引进一个或两个典型的数学学习任务,并利用气泡提示语等元素规定该任务应该达成的目标、建议使用的学习方法等,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概念、公式等尝试阐释和探究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按照提示语的具体内容判定自己是否实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并适当做出改变,进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和导向的数学教学模式。

(三)组织任务演习,传授学习方法

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并没有绑定固定的教学形式,相反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新鲜感,让他们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掌握正确且高效的学习方法。出于以上目的,在正式实施目标任务教学方案时,教师可以综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往数学教学的经验、课程内容的类型等多项要素,设定多个课程目标及其相匹配的目标任务方案,并据此组织任务演习活动,让学生简单了解不同方案的教学内容和使用的主要学习方法,测试他们在完成数学任务时的具体反应,实时观察和记录他们真实的表现,从而选定与课程内容最契合的任务方案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资源。在演习的基础上,为了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还可以设计和发布调查问卷,直观了解学生对目标任务教学法的看法,明确他们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提出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合理修缮和优化任务方案,将学生感兴趣、与数学课程内容高度匹配的内容等融入方案中,并在实施方案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探索不同的学习方案、应对目标任务出现的不同问题。

(四)实施任务方案,推动学习实践

目标任务教学法涵盖了资源、情境、交互式学习行为等多项要素,当教师实施目标任务教学计划时,只有合理引进和运用上述要素,才能推动学生主动展开学习实践,让他们通过实践了解目标、任务以及不同阶段应该达成的学习效果,并逐步投入实践中解决任务方案包含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准确理解目标任务法的实际概念和具体要素的基础上实施任务方案,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环节,为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探索保驾护航[3]。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目标任务教学初级阶段的首要举措,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与数学课程内容、中职学生现实生活、专业发展相契合的任务情境,就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投入程度和体验感,也能逐渐拓展他们理解数学任务的深度。因此,为了推动顺利展开目标任务教学、加强中职学生的体验感,教师可以在教学初级阶段通过针对性交谈、实时性观察,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积累的生活经验等,并结合他们的专业属性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职业情境等,将数学问题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领会学习目标、接受学习任务,利用已经习得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读数学问题的条件,并通过情境的推动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引出明确的学习方向,还能促进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而在创设情境时,教师也要注重预留悬念,不能和盘托出情境中的条件,要引导学生通过显性条件推断出隐性条件,并将它们结合起来展开猜想、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数学结论。这个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学习热情,他们也能集中注意力阐释和解决数学问题。

2.引出任务。在情境导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目标任务教学法的关键要素,即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的具体场景、人物等分析任务的目标、学习方法、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提炼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思考如何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预设数学问题的解决构成,利用对比分析、逻辑论证、数形结合等不同的方法探寻数学问题的结果。针对目标任务教学法的核心要义和操作要点,教师设计的任务既要具备清晰明确的目标和内部逻辑,也要与创设的情境息息相关,还要具备贴合现实和学生思维模式的数学问题,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和论证,让学生对数学任务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任务中。此外,教师也要创新任务的形式,积极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智能教学手段,以多维动画、随机纸条、闯关游戏等多样化的方式创新性地引出数学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课堂上,极力规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现象,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也能凸显目标任务教学法的重要价值。

3.合作探究。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自古以来,团结协作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一点在教育事业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讲求团队化的当代社会中,团结协作的美好品质显然成了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不过纵观以往中职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虽然也会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活动,但是这种合作学习的层次却不够深入、过程不够系统,学生仅仅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浅层思考和讨论,无法触及数学概念的深层内涵。对此,在运用目标任务教学法时,教师要融入深度学习的理念,于课前做好科学分组的工作,将具有不同思维形式、认知深度的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合作探究小组,为他们提供数学探究任务,要求他们通过思辨式讨论、科学论证等环节探索数学任务的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深层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中职数学教学的正向作用和价值。

4.分层指导。陶行知先生曾经将教育与树木成长进行类比,他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但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这与我国古代“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基于这一理念,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情况采用分层指导的策略,科学、合理地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按照每一个层次学生的真实学情、思维认知能力等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素材,让他们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多元化的学习技巧。与分层指导相对应,教师也要提前设定分层标准,清晰规划每一个层次学生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效果以及采用的评价语言等。让学生通过贴切的评价明确自身在完成数学任务、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弱势,针对性地制定后续学习方案,以此推动中职学生深度探索与学习[4]。

(五)展开任务总结,积累学习经验

在目标任务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任务总结活动,让学生在回顾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效果时积累正确的学习经验、规避错误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1.组内总结。基于目标任务教学法的交互性和合作性特征,在任务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组内展开总结活动,根据每一个小组探究成员的真实表现,从个人陈述、组长陈述和总结陈述等不同的环节入手,推动学生之间互动与交流,让他们细致回忆任务型学习模式的过程,帮助他们找寻优势、确定不足。同时,在组内总结阶段,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论证等方式,将数学目标任务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取得的成果制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报告或者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其作为小组学习的最终素材,为主题班会或者整体总结提供材料。借助此种方式,学生既能在小组内完成自省、自查的任务,也能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2.班级统整。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着手组织班级统整活动,将各个小组作为学习单位,要求他们呈现提前准备的目标任务学习报告、多媒体课件等,叙述本组探究的主要流程、不同阶段取得的成果以及未能攻克的难关等,并在陈述的过程中提出本组的疑问和未来学习路径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预留沟通和讨论的空间,给予不同小组共同解决困难的机会,当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再进行统整和总结,理顺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细微的失误,适当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点拨,推动他们破除思维的误区,进而探寻到阐明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最佳办法,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增强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语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搜集任务资源、设定任务计划、组织任务演习、实施任务方案、展开任务总结等多个角度出发合理应用目标任务教学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在目标和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不仅能明确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向,他们也能在针对性的指导、情境的渲染下,掌握更多元化和高效化的学习技巧。久而久之,中职学生解决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法中职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