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任远
今年是象征德法两国走向結盟的《爱丽舍条约》签订60 周年。双方放下历史仇恨,其实是从民间开始的自下而上的过程。在这大半个世纪里,两国之间的边境再无戒备森严的防御工事或哨站,双方公民到对方国家去旅游或工作,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通常我们认为:在人员来往频密的情况下,饮食习惯也会相互影响;特别是地理、气候环境比较接近的德法两国,由于食材的相似再加上交通的便捷,饮食上的差异应该很快被抹平才对。的确,在宣示“和解”的大背景下,德国人和法国人更倾向于看到对方与己方的共同点而非不同点。但60 年过去了,德法两国人在生活方式上可以走得很近,味蕾却依然是让两国人民宣示己我差别的为数不多的“一道坎”。
从历史维度看,法国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欧洲饮食教师爷:从宫廷流落民间的食谱到餐桌礼仪,再到后革命时代“行政总厨制度”和现代酒店管理体系的创立,法国为餐饮和招待行业注入了无数法语专门词汇。直到现在,随便打开BBC 某个饮食节目,你也许可以听到主持人随口就说几个跟烹饪有关的法语词。同样是用奶油和蔬菜打成的一小碗糊状物,用英语词就显得普通业余,顺口一个“puree”才能彰显自己是个“行内人”。
面包领域,也许是德国抵挡“法式餐饮进攻”的阵地。
而远在日本,一部下饭剧《首相阁下的料理人》就道出了东洋国度人们心目中高端食府主厨的应有形象:那个虚构的“首相府首席主厨”也是“言必称法国”,开工之前还要对下属喊一声“confession”,一套行头可以说学到十足。
面对法国人的“美食攻势”,德国人同样难以抗拒。二战时期,纳粹军官学着法国人的样子翘起小尾指拿着红酒杯,一边以“精致的文明人”自我欣赏,一边又对犹太人大开杀戒。德国人曾在军事上横扫欧洲,却难挡法国饮食文明渗透。到了战后,德国人自身的饮食文化成为少数没沾上历史原罪、可以拿出来与外部世界分享和交流的招牌之一。
面包领域,也许是德国抵挡“法式餐饮进攻”的阵地。首先在品种数量上,德国面包就呈现压倒性优势。根据德国卫生部门的官方统计,德国坐拥3200 多款面包,数量位居欧洲第一,德国面包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之下,法国的面包款式才15 样。
相比起阳光充沛的意大利和法国,德国可不算是生产小麦的地带;相反,德国人数千年来的主食是黑麦。外观看起来粗糙丑陋的黑麦面包,嚼劲十足,提供的营养和能量也比精制的白面包高得多。在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里,普鲁士军队在战场上与法军相持不下,但当普鲁士士兵拿出两块粗糙的黑麦面包后,法国士兵们吓得四散逃跑。
德法两国在历史上不乏刀光剑影的章节,而以面包、美酒和好肉为武器的比拼,也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