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子豪 栾 华(通讯作者)
( 1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室, 辽宁 大连 116000 ; 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腰椎滑脱是指由于先天、外伤、手术等原因引起的椎体结构改变,不稳定的结构导致椎体间的异常稳定性和上下椎体间的脱位[1]。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是临床上针对腰椎滑脱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有研究表明,对接受该术式的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2]。 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针对性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锻炼效果,稳定心理情绪,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在针对性护理中患者更加信任医务人员,可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次研究将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我院接受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50 例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月收治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50 例腰椎滑脱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 对照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46 -71岁,平均年龄为(51.77 ±3.84)岁。 观察组男16 例,女9 例;年龄48 -72 岁,平均年龄为(51.43 ±3.35)岁。 2 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本次研究均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患者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明确疾病诊断;所有患者护理前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 (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脊椎病变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合并具有治疗相关禁忌证者;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疾病治疗者。
2 方法: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 观察组接受手术室针对性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1)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管理措施。 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同时拥有正确的工作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 (2)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安排专业的人员对手术室进行干预。 并加强对卫生的检查,对相关的用品使用及准备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及时补充急救用药,同时定期对相关的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并记录手术室内器械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相关器械的保养措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患者在手术前由于该病病程普遍较长,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更加存在质疑,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明显不足,更容易发生负性心理情绪,影响治疗的积极性。 对此,在患者接受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和对手术的了解,让患者更加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 通过交流了解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积极开导患者,使患者拥有积极心态。 在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适当给予患者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同时给患者讲述疾病治疗成功案例,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根据患者负性心理情绪严重程度的不同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心理咨询、音乐疗法等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调整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术前准备中,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手术前的检查,需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患者是否存在合并症(高血压、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糖尿病等),并积极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稳定各项指标,并定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必要时可采取相关科室会诊的方式制定更合理的护理方案。 术前3 天需要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大小便,以便于术后能够更快的适应,术前需对患者采取灌肠并常规禁食处理,嘱咐患者应保持足够的休息睡眠。 (4)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在行气管全麻后,将患者卧于俯卧架上,在患者额头处垫棉垫,缓解患者的局部所受压力。同时保证患者的胸腹部不受压,以免影响患者的呼吸。 全麻患者在麻醉后用纱布覆盖患者的双眼,以免患者的眼球受压过久。 在手术过程中做好预防感染护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翻身时,要注意保护植入物,防止其滑脱。 (5)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巡诊,询问患者的感受,并提醒患者注意休息。 对患者开展术后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手术后需指导患者平卧6 小时,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对患者采取定时翻身处理,用轴位翻身法进行干预,翻身时保持脊柱呈同一水平线,预防脊柱扭曲移位引起多种并发症。 术后需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缺氧患者及时采取吸氧护理等干预措施,并注意患者的尿量及尿液性状变化。 术后需常规放置引流管,注意松紧度,保持负压引流状态,预防引流管扭曲变形,另外,注意定期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预防淤堵或脱落,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等变化。 术后需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等情况,评估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情况,如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时需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治疗。 术后需加强对患者的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其中脑脊液漏大多数都能够在手术中被发现,但也有遗漏的病例,一般情况下,在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时可见患者出现引流量多且稀薄等现象,同时患者可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告知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并配合抢救,在明确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后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干预,转为常压引流干预,引流管去除后可在切口部位使用棉垫加压包扎,同时定期更换敷料,并采取抗生素干预,嘱咐患者多饮水。 术后椎间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以神经痛等症状消失后出现腰腿抽筋样疼痛伴有腹部胀痛,患者无法翻身,且体温不同程度升高,对此,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预防护理,术前对应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在稳定后才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保证切口部位的敷料无菌干净,并保持引流管无菌护理,预防引流液倒流现象。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多种腰椎、下肢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患者术后多采取卧位休养,此时的患者缺少运动,同时卧位休养可对髂腹股沟区造成压迫,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此外,手术中也可能导致血液浓缩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因此导致患者在术后长期卧床休养中发生血栓,护理人员需定期对患者的下肢血运状态进行检查,同时告知患者在感觉到下肢疼痛、肿胀等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医师。 (6)术后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肌肉关节活动,包括小腿肌肉静态收缩、踝关节运动,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并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等运动;告知患者手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重视程度;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康复锻炼方案,训练中应注意安全;手术中受到神经根剥离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神经根粘连等情况,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手术后拔除引流管并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患者采取平卧位,双手自然放在双侧,保持躯干不动的情况下绷直足尖,膝关节同时伸直,抬高的范围从30°开始逐渐增加抬高的幅度;手术后应对患者采取腰背肌锻炼,增加腰背肌肌力及脊柱稳定性,从5 点式进行训练,开始幅度应以刚离开床面为宜,随后每周逐渐加大训练的幅度,同时进行3 点式训练,活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程度选择。 (7)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在出院后需要睡硬板床,同时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腰背肌功能锻炼,维持脊柱稳定性;另外,院外还应加强营养干预,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养成良好的饮食及作息习惯。
3 观察指标:比较2 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采用SAS、SDS 量表评估。 分数越低越好。 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 满意+ 一般。 用SF -36 生活量表评估,包括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生理总评分及心理总评分等10 个方面进行比较,每项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分数越低则反之。 分析2 组护理前后的直抬腿高度。
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 如P<0.05,则表示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5 结果
5.1 2 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护理前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2 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情绪评分明显更低(P<0.05)。 见表1 。
表1 2 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1 2 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25 64.47 ±4.12 36.61 ±1.26 65.21 ±4.28 37.26 ±1.36对照组 25 64.68 ±4.23 44.76 ±2.03 65.01 ±4.36 46.97 ±2.12 t-0.178 17.056 0.164 19.216 P -0.860 0.001 0.871 0.001
5.2 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相对更高,2 组差异明显(P<0.05)。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5.3 2 组护理前后直抬腿高度比较:护理前,观察组的直抬腿高度为(41.26 ±2.65)°,对照组直抬腿高度为(41.25 ±2.67)°;护理后,观察组的直抬腿高度为(76.39 ± 2.54)°,对照组直抬腿高度为(68.25 ±1.54)°。 可见,治疗前2 组患者的直抬腿高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的直抬腿高度明显更高,2 组差异明显(P<0.05)。
5.4 2 组护理前后SF-36 评分比较:护理前,观察组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生理总评分及心理总评分分别为(64.12 ±1.22)分、(61.21 ±1.28)分、(58.22 ± 1.34) 分、(60.22 ± 3.21) 分、(61.33 ± 1.45 分)、(63.45 ± 3.43)分、(65.39 ±3.29)分、(64.36 ± 4.33)分、(65.32 ± 3.15 分)、(67.33 ±5.51)分,对照组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生理总评分及心理总评分分别为(63.99 ± 1.16) 分、(61.33 ± 1.45) 分、(58.44 ±1.25)分、(60.43 ± 3.44) 分、(61.56 ± 1.32) 分、(63.43 ± 3.46) 分、(65.43 ± 3.26) 分、(64.34 ±4.34)分、(65.34 ±3.13)分、(67.35 ±3.54)分;护理后,观察组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生理总评分及心理总评分分别为(88.19 ±2.65)分、(88.71 ± 2.64) 分、(88.19 ± 2.65) 分、(86.29 ±3.21)分、(87.26 ± 3.43) 分、(87.45 ± 3.24) 分、(89.45 ± 3.54) 分、(85.34 ± 1.23) 分、(87.23 ±3.14)分、(87.34 ±3.10)分,对照组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生理总评分及心理总评分分别为(74.16 ±3.42 分)、(72.12 ±3.30)分、(72.16±3.42)分、(77.14 ±2.77)分、(74.22 ±2.92)分、(78.36 ± 3.34) 分、(76.45 ± 3.64) 分、(78.23 ±5.42)分、(78.34 ±4.24)分、(79.34 ±2.41)分。 可见,治疗前2 组患者的SF-36 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护理后分析可见,观察的SF -36 评分明显更高,2 组差异明显(P<0.05)。
腰椎滑脱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3]。 腰椎滑脱主要指腰椎椎体序列变得不整齐,通过侧位X 线,腰椎椎体可以向前,或者向后移位,造成椎管狭窄,神经压迫,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4]。 如果滑脱出来的部分椎体压迫了椎旁的血管和神经,将会给患者造成感觉障碍和肢体的疼痛或腰部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手段,但患者由于对手术的恐惧,常常会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针对性护理通过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亲切的语言鼓励患者,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治疗方式的了解;通过体位指导,使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提升,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满意;在术后对患者开展随访工作,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并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6-8]。 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则能够使患者了解到疾病相关知识,以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治疗方案等的了解程度,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更愿意积极配合护理的开展,同时又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患者更加信任医务人员,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9]。 而在手术前指导患者完成术前准备则能够帮助稳定患者各项病情,这主要是由于腰椎滑脱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而这一类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而这些疾病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可能造成影响,在手术前加强对患者的身体评估并采取稳定护理则能够保证患者手术顺利开展,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10]。术前准备同时还可帮助医师观察到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能制定更符合病情的治疗方案。 另外,术前准备可提前使患者适应手术后的病床生活,这对患者术后心理情绪的改善有一定作用[11]。 而在手术完成后加强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则能够保证引流管的放置安全,预防引流管脱落、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患者术后通常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而术后加强引流管等的无菌护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可通过双下肢感觉等及时发现异常,预防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 术后的并发症预防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能够在并发症发生时及时发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其中去枕平卧位能明显减少脑脊液漏出量,通过观察患者的引流液性状及患者症状的变化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脑脊液漏,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术后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各项功能。 另外,在手术后,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休养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患者在术后常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而有学者研究认为,在患者术后采取功能锻炼则能够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这主要是由于在患者术后对患者采取功能锻炼,主要是对患者采取双下肢腿抬高、关节活动、站立、行走等训练,而这些训练不仅能够帮助提高患者的直抬腿高度及肢体功能,同时也能够明显活动下肢帮助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液在下肢血管中淤堵,能够明显降低术后血栓的发生,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肺栓塞的发生率。而出院指导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者对院外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预防患者在院外不良生活行为影响到患处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分析可见,观察组相对更高(P<0.05)。 表明对接受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应用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满意。 腰椎滑脱是临床常见疾病,保守治疗无效患者通常用手术治疗,其中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消除病灶,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创伤性,而在手术治疗期间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通过康复训练等的方式帮助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以提高直抬腿高度,改善腰椎功能。通过功能锻炼还可帮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减轻患处疼痛,积极预防并发症,避免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康复造成影响。 本次研究中可见,治疗前2 组患者的直抬腿高度、SF -36 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护理后分析可见,观察的直抬腿高度、SF-36 评分明显更高,2 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直抬腿高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提高功能锻炼质量。
综上所述,对接受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应用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