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病的综合防治

2023-04-03 02:10杨程袁晓娟王家鹏龙运桃金雨
北方牧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出血性牛舍牛群

杨程,袁晓娟,王家鹏,龙运桃,金雨

(1.贵州省雷山县郎德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雷山 557100;2.贵州省黔东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凯里 556000;3.贵州省雷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州 雷山 557100)

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疾病,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传染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产品的需求,特别是牛肉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是目前对肉牛的养殖方面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导致牛场出现动物疫病频发,其中就包括牛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如果不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在临床上分为败血型、水肿型、肺炎型三种类型,且这三种类型的病程都比较短,尤其是当前我们国家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缺乏科学的防疫观念,以及对本病的认识不够,容易错过牛出血性败血病的最佳治疗期。因此,为了保证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我们必须对牛出血性败血病进行科学防治,只有这样才可以为牛群的健康和安全奠定基础,以此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病学

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牛舍潮湿闷热加上空气污浊,或者饲养密度较大时,是牛出血性败血病发病最高的时期,有学者研究表明:在夏季6~8 月多雨潮湿情况下,在棚圈养殖的牛,由于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等易发病[1]。这种疾病在全球比较普遍,出现集中暴发的情况较少。病牛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气管分泌物,由病畜排出感染健康牛,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急性菌血症可经过尿液和乳汁排出细菌),同时蚊虫叮咬、皮肤伤口感染也是诱发该病的传播途径之一。该病通常发生于黄牛和奶牛,以及耗牛等,其中幼龄牛更易感染这种疾病[2]。此外,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常存在于健康牛的呼吸道,当外界环境变化和饲养管理差,如长途运输、气候突变、饲养卫生差、突然换饲料、营养不良等情况,均会诱使牛群免疫力降低,病菌更易侵入发生内源性感染,继而发病。

2 临床特征

牛在出现出血性败血病后,败血型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不振,体温可升高至42℃,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杂乱,且心跳、呼吸以及脉搏均会加快,甚至还会出现鼻腔出血,流出泡沫状血液,有的病牛尿液中带血丝或血块,粪便先黏稠后呈流线状,且伴有强烈的恶臭味,病理解剖变化主要以肝、肾、肺等严重出血为主。牛在出现出血性败血病后12~24 小时会因虚脱死亡。水肿型:病牛的体温41℃,以头部、颈部、咽喉部、胸部等都会出现明显的炎性水肿,有的病牛舌头及周围组织高度肿大并向外延伸,呈暗红色,使病牛吞咽进食和呼吸困难,流涎、磨牙、急性结膜炎,部分病牛的肛门和会阴还会出现发热和肿胀等症状,病程一般为12~36 小时。肺炎型:患病牛张嘴呼吸,有纤维素性肺炎症状,鼻腔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体温会达到42℃左右,病情主要表现以便秘为主,个别病牛排血便,患有该病的牛在72 小时后,便会出现呼吸衰竭而死[3]。

图1 呼吸困难

图2 眼结膜发红

3 诊断

本病可结合实验室诊断、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流行病学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确诊。

3.1 实验室诊断

在无菌环境下采集病料(肝、肺、肾)进行涂片,用革兰氏染剂进行染色镜检,发现肺脏涂片有两端钝圆、无芽孢且不能运动的短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初步判断是巴氏杆菌。将病料接种在鲜血培养基上37℃培养24 小时后,可见圆形、湿润、带荧光、灰白色露珠状的小菌落;生化试验巴氏杆菌对葡萄糖、甘露醇、蔗糖、靛基质、枸橼酸盐等产酸不产气,对甲基红、乳糖、氯化氢、麦芽糖等不发酵。

3.2 鉴别诊断

牛出血性败血病主要表现在患牛体温升高、肺炎、死亡等特征,该病和气肿疽、炭疽、恶性水肿病和牛肺疫在临床上相似,首先,气肿疽易发于1~2 岁的牛,炎性、气性肿胀主要发生在肌肉饱满处,切开肿胀部位可见污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流出;患炭疽病的牛只会出现天然孔出血,死后尸体僵硬易腐败;恶性水肿常见于外伤、去势、分娩后,伤口周围发生炎性肿胀,触诊有轻度捻发音;最后,牛肺疫鼻液先稀后脓,不会流出泡沫样鼻液,经过镜检可以发现细小的丝状支原体。除此之外,还应与牛支原体、牛结核病进行鉴别诊断,国内有学者建立了双重、三重PCR 检测方法,于新友等[4]建立的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牛支原体双重PCR 检测方法;杨莉等[5]建立牛支原体、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及牛结核分枝杆菌的三重PCR 检测方法,两种方法都是在单一PCR 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后的基础上建立双重、三重PCR 检测法。建立的双重、三重PCR 检测法的优点是能直接快速出结果,且单一PCR 检测法与双重、三重PCR 检测法符合率高达100%,在现实应用中,若采集临床样本进行牛支原体、牛结核分枝杆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培养需要时间长,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低,难以适应当前生产需要,该方法的出现显著加快样本诊断速度,可用于牛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调及诊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4 治疗方法

牛出血性败血病发病时间较急,病牛病情严重时还未治疗便已死亡,在病牛没有治疗价值时,我们需要做好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治疗方案以高敏抗生素为主,还可以通过灌服补盐水配合直至康复,初期配用抗出血性败血病血清免疫牛群治疗效果更好。西药可选择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或磺胺类药物,中药可用黄芩、黄柏各30克,白术、白芍、厚朴各20 克,大青叶、五味子、贝母各10 克,研磨开水冲服,1 剂/天,连续服用3 天[6],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凉血止血,西药采取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中药采取水煎灌服,两者可根据病情分开或结合使用。用药后一般可在12 小时病情有所好转。可疑牛治疗方案是使用磺胺嘧啶钠配合疫苗接种;病情较重的牛除使用磺胺嘧啶钠以外,还可配合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四环素注射液混合静脉注射,一天1 次,连续使用3 天即可,若治疗效果不好,可考虑换其他的抗生素,对脱水严重的病牛应使用补液盐,治疗过程应加强护理,能大幅度提高治愈率。据相关研究表明[7-9],广谱抗生素是治疗该类病的主要药物,不同地区分离的菌株,细菌的耐药程度有所差异,结合药敏实验结果,迅速采取抗生素治疗。因此,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结合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做到科学防控。

5 预防措施

5.1 强化管理

牛出血性败血病为致菌病,牛群一旦抵抗力较强,饲养管理较好时,很少会发病。对此,通过对牛群的饲养密度进行控制,避免牛群拥挤造成皮肤和黏膜损伤,在此基础上对牛舍进行定期通风工作的处理,保障光照时间,时刻保持地面干燥(生石灰撒地面),夏季做好通风降温,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尽可能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应激。科学合理安排牛群的饲养时间和牛群的饲养量,为牛群提供均衡的营养物质和干净的饮水,饲料中注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避免牛群出现饥饿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牛群因饥饿诱发牛出血性败血病。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对牛舍以及牛活动的场所进行消毒,可以有效遏制病菌的滋生,对降低牛群出现出血性败血病意义重大。当然,牛舍还禁止外来人群参观学习,可以通过安装监控的方式,让人员通过观看监控的方式学习。在牛群饲料方面可以让专车进入,其余车辆一律禁止入内,防止外来人员和车辆将病菌带入牛舍,引发牛群出现出血性败血病等[10]。一旦发现病牛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治疗,避免产生交叉感染以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5.2 疫苗预防接种

为控制牛出血性败血病的流行与传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主要包括热灭活疫苗、甲醛灭活疫苗、明矾沉淀疫苗、氢氧化铝胶佐剂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等。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是牛P.multocida 氢氧化铝胶佐剂灭活苗,灭活苗的优点是使用安全,保存与运输方便;缺点是疫苗接种需要量大次数多,免疫期较短,通常需要加入适当的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国内有多位学者均对其有研究,姜志刚等[11]对牛Pm A 型Pm-TJ 株和B 型Pm C45-2 株二价灭活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的试验,研究证明该二价苗对牛安全、有效,可以同时预防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和牛出血性败血症,对疫苗产品研发奠定了基础,对控制我国的牛出败疫情具有重要价值。每年春秋季节,通过为牛群注射牛P.multocida 灭活苗提高牛群的免疫力,养殖场技术员除了接种政府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如口蹄疫O、A 型),还应根据当地牛群疫病流行情况,因为每个省的牛multocida 流行的血清型具有地方性,如魏歆等[12]研究牦牛对地方血清型野生株P0910 与疫苗株C45-2 两种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方血清型野生株P0910 灭活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地方型血清株P0910 的免疫效果较疫苗株C45-2 要高,具备作为防控青海省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灭活疫苗候选株的良好潜质。所以养殖场应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的免疫程序,以此增强牛群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牛群出现出血性败血病。此外,应加强对养户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宣传,提高其防护意识,在疫苗采购方面应从正规的厂家和渠道购买使用,从而保证牛群接种后的抗体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避免牛群发病,进而使牛群可以始终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13]。

5.3 定期消毒

做好养殖场消毒工作,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定期对牛舍的环境和牛体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牛舍附近的病菌,减少牛群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生。此外,还可以通过高锰酸钾对牛舍的设施进行喷散和熏蒸消毒,对保证牛群生活在安全的牛舍,减少出血性败血病大有好处。一般一周消毒2~3 次为宜,消毒后注意通风保证舍内良好的空气流动。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消毒药物时,应注重切勿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而是按照不同类型交替使用,避免牛群对消毒药物产生耐药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保证牛群有一个舒适牛舍的同时,使牛群可以始终保持健康的身体,有利于提高养牛的效益[14]。

5.4 无害化处理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传染源为病牛的尸体,为了避免对附近的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因此,在牛群出现出血性败血病死亡后,应立即对其所使用的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并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病牛尸体,禁止出售和食用病牛尸体而出现人类食品安全问题。此外,在发现牛群出现出血性败血病后,应立即上报相关兽医部门,相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本病后续所带来的危害。

6 总结

总之,牛出血性败血病在临床上和其他牛病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在养牛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牛群生长情况的观察,发现可疑病牛,及时隔离治疗,有条件的牛场可配合实验室检测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对其他牛进行免疫预防接种疫苗,与此同时做到与相似临床病的鉴别诊断特别重要。另外,各养殖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引进时注意车辆消毒和清洁,牛必须严格检疫,到目的地应在隔离区饲养45 天以上,确保健康后再混养。通过对牛场科学的饲养管理,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不断积累防治经验,降低牛群发生出血性败血病概率,这样才能使我国养牛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出血性牛舍牛群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与牛共眠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羊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