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监管,让直播带货走得更稳更持久

2023-04-02 12:07秦川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业态主播舆情

秦川

请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带货直播迎来强有力的监管。4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副局长甘霖表示,近年来,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迅猛发展,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针对直播带货这样的新模式、新业态,监管部门将着力加强相关工作,比如,对管理不力、屡屡出现问题的平台,通过约谈、责令改正等方式督促其整改落实。

带货直播风生水起,已经深度嵌入大众的生活,对此,大家深有感触。带货,带火了相关商品,也带来了经济活力,便利了公众消费,但不可否认,带货直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以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监测为例。2022年“双11”期间,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至11月13日期间的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监测期内,共收集到“直播销售”负面信息50.9万条,占“吐槽类”信息总量的9.3%。其中,假冒伪劣、货不对版、优惠差异等是主要问题。由此可见,直播带货,若不依法监管,这种新业态的发展将蒙上阴影,公众权益更会受到损害。

依法监管带货直播,正当时。这是推动直播带货正轨化、持续化的需要。如果任其野蛮发展,一旦进入失控状态,整个行业将行之不远,这也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直播购物,已成为很多人的购物方式,而且随着直播购物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也在直播中收获了其他内容,比如,学习到了一些知识和思想。主播在带货的同时,也具备“网红”属性,如果任凭带货主播利用自己“网红”的影响力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对消费者造成损失,而且会扰乱整个市场秩序,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需要厘清的是,相关部门对直播带货加大监管力度,绝不是任意监管,更不是“管死 ”整 个市场 。甘霖副局长说得很清楚,针对直播带 货这样的新模式、新业态,一方面坚持包容审 慎监管,另一方面必须守住法律底线,确保在 规范中发展。

如何监管? 对管理不力、屡屡出现问题的 平台,通过约谈、责令改正等方式督促其整改 落实;对明显违法违规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主 播和商家,依法严厉处罚,并根据侵权程度列 入信用黑名单,增强监管的实效性和震慑力。

对此,无论是直播带货的主播还是商家都  应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纪守法 。 日前,一些  知名主播被点名,原因就是他们带的货存在问  题,引发了舆情 。 身为知名带货主播,更需爱  惜羽毛,严格依法行事 。如果带的是假货,卖  的是伪劣产品,即便一时蒙蔽了消费者,也躲  不过监管部门的眼睛,到最后必然因小失大, 吃不了兜着走。

而对于平台来说,也需要做到守土尽责。 直播带货,离不了平台,平臺在直播带货中也  是利益相关者,落实主体责任是应有之义 。相  关报告指出,平台在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获  得感方面做得还不够 。这说明一些平台应及  时纠偏,应注重消费者的体验。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完善违法失信  的惩戒机制,使直播带货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这是监管的初衷,也是大众的呼声 。加大直播  带货监管和处罚的力度,让这个新业态走得更  稳、更持久,公众才能受益更多,更有意愿消  费,更有信心拥抱美好的生活。

(选自人民网,有改动)

【读后思考】

1.如何让“直播带货”走得更远、更好?

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该如何监管“带货直播”

猜你喜欢
业态主播舆情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第一次做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舆情
舆情
舆情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