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通讯员 黄思佳 祁骥
“守正创新”,在中医医院的智慧平台建设新要求之下,要有“新章法”。
2022年11月25日,《“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政策旨在夯实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核心内容,则为鼓励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规范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探索构建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中医药信息平台,推进中医药信息标准应用,推动中医药统计数据开放共享和数据资源的创新应用。
步入“十四五”以来,很多中医医疗机构不断加大信息平台建设,在中医诊疗流程的优化过程中,正逐渐探索出诸多新路,助力医院运营提档升级。
2022年7月,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5家企业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将医院作为重要的研发中心和实践、实验基地,以数字化赋能中医创新发展,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大数据等技术,共同搭建数据平台,创新元宇宙医学中医诊疗模式和中医药智能化活态传承与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首家元宇宙+智慧医院。
“《规划》出台之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专家组曾多次赴浙江省中医院调研,中医院从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分别在信息标准、智慧医院、数据治理和智慧传承等4个方面给出了建议,这些建议与《规划》最终展现的内容高度契合”。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何强告诉本刊记者,《规划》的核心目的,是希望在接下来数年内,通过云、大、物、移、智等技术和信息化的助力,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何强还介绍,浙江省中医院早在两年前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中,便明确了智慧中医院建设、智慧大脑建设和互联网+中医药建设目标。接下来,医院将在《规划》的指导下,打造全国智慧中医医院标杆,全面加强中医药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1月21日,经国家版权局审核批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自行研发的“中医智慧诊疗平台”被授予《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此项成果成为该医院信息化建设历程中的一大重要突破。
“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是中医医院职业化、精益化及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体现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赵海滨告诉本刊记者,3年新冠疫情过后,《规划》的出台恰逢其时,极具现实意义。他强调,自2018年起,在医疗领域的互联网+浪潮推动下,各公立医院先后创建互联网医院,但在诸多因素影响之下,部分医院的实践“雷声大雨点小”;但过往3年的特殊经历,在倒逼医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而本次《规划》的出台,其背后,亦与政策着力推进医院“重建新体系、重生新效能、生发新动力”等5大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及为全面实现DRG/DIP医保支付改革提供坚实数据等要求关系密切。
近年来,浙江省中医院的信息标准、智慧医院、数据治理和智慧传承等方面工作卓有成效。
随着自行研发的“中医智慧诊疗平台”发挥重要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正步入新阶段。
“过去,包括综合医院在内,几乎所有医院的数据都是人工填报,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的修订,甚至修饰的情况。但现在,实时传送的数据,将真实反映医院发展的整体态势和各个细节。”赵海滨再举例,本次《规划》中,要求于2025年完成中医药政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这一目标的意义,在于各级政府、医保部门和医院,均能清晰了解一线诊疗数据,或进行及时的政策研究和制定,或在第一时间进行医院运营战略的调整。
在《规划》提及的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数字便民惠民服务、中医药数据资源治理、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4大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浙江省中医院等医院走在了行业前面。
“《规划》的主旨,其实是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赵海滨介绍,东方医院于1999年建成,虽然历史不长,但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妇科疾病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正蓄势待发之际,2020年年初,东方医院的诊疗服务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强烈冲击。为及时,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医院管理团队第一时间将“居家智慧中医诊疗平台”建设工作纳入日程。力求通过信息平台的完善与更新,打破传统医疗模式,再度整合医疗资源,面向社会提供在线复诊服务。
“难点之一在于需要结合医保政策,进行深入的院内调研;难点之二是在平台建设上,也要考虑覆盖各类患者,无差别提供在线复诊服务。”忆及3年前创建系统时的一幕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杜松星颇为感慨。因为当时需要考量的,除了“定制”中医问诊服务以便患者有针对性地描述病情,减少医患沟通障碍,提升在线诊疗效率,还要定制多种结算方式,进行物流配送流程的梳理,以此打通互联网诊疗的“最后一公里”。
至今,运行两年多后,医院自行研发的这一“中医智慧诊疗平台”,已经服务了数十万患者,攻克了跨多个系统信息整合的诸多技术难题,成功将系统扩展至患者手机端,真正做到了“将中医诊疗送至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面前”。
“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决定着医院诊疗服务的最终品质。”在赵海滨看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医院管理的突破,基于管理团队对管理新模式和患者新需求的不断探索与创新。要敢于打破医院的传统业务流程,优先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促成创新落地生根。
2021年,“十四五”之初,浙江省中医院管理团队针对医院中医药服务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区域领先和国内一流强势学科有待发展,专病专科建设机制尚未健全,以及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高端领军人才数量偏少,优秀青年后备人才不足等问题,制定了坚持“中医高水平,西医高质量,中西医协同筑高峰”的发展思路和“强学科、重服务、精管理、树品牌”发展方针,提出了党建凝心聚力工程、医学高峰建设工程、内涵质量提升工程、中医龙头引领工程、西医优势融促工程、科研创新突破工程、对外合作拓展工程等“十大工程”。历经两年多的攻坚克难,目前已完成了一系列临床多中心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牵头制定了骨关节病、胃癌、冠心病等全国中医诊疗指南及标准10余项,针对优势病种,组织修订并形成了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125个。此外,还将绩效国考中医药相关指标纳入《临床科室目标责任状》,依托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日间诊疗、中医临床路径,大力推进科室中医内涵式建设。
“十大工程的持续推进,几乎均与信息化平台的不断完善和智慧医院建设密切相关。”何强介绍,接下来,医院的工作重点之一,是继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人才强院首位战略,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重塑传统综合性中医院和现代化融合的新体系。
“信息化是手段和工具,更好服务患者诊疗需求是宗旨和目的。”
2022年7月与5家社会机构达成的合作,是浙江省中医院“引领区域数字化中医院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医院助力实现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及浙江省“数字化变革高地”建设的重要要求。
根据5家合作企业的技术专长,浙江省中医院力求在基础设施、中医药传承、智慧医院和“元宇宙”等几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基础架构方面,正建设多院区超融合一体化网云架构,数字化承载与防护能力将令医院的诊疗更加高效和安全;“智慧中医大脑”,将实现医院中医药数据新标准和新规范的落地,以及中医药服务的应用创新和中医药整体的“智治”;而“名中医活态传承机器人”,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总结提炼名老中医的思维方式,将其运用到基层中医师的指导和教学过程中。
“《规划》中对智慧医院建设的要求,核心事实上立足于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完善。”与何强有着类似的观点,在赵海滨看来,智慧医院建设,要有外在的现代元素和配置,但内核是推动中医药服务的快速发展:对广大患者来说,来到医院是求健康和治疗效果,以及舒适体验的;而对医护人员来说,实现诊疗的安全和高效则为首要任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目前是工信部5G+中医试点单位、北京市医保信息化试点单位,较早通过了电子病历四级、网络安全等保三级测评。同在近年间,广泛参与国家和北京市电子病历分级、互联互通测评,以及智慧医院建设等中医药信息化文件出台前的调研和政策制定环节,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在不断加大投入。
202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智慧中药房”项目在院内立项,并提交北京市发改委。
“这是医院去年和今年重点突破的工程。”赵海滨介绍,这一工程的推进,将对医院中药的调剂、煎煮、分发、物流等流程和环节带来突破性变革。智慧中药房建成后,首先,对患者来说,取药的时间,可从此前的隔天取或等待数小时,转变为十几分钟,甚至只需等待几分钟;对库房和调剂人员来说,也将大大减少粉尘污染;精细测量工具使用后,药材取用将更为精确。
“大数据综合研判后,自动化的煎煮流程与工艺,也将最大化实现药品的功效。”近年间,赵海滨和团队先后考察了多家自动化中药饮片,甚至中医药数据的云端存储厂商,“站在医院既定发展战略这一基本点上,综合考量,才能找到最优解。”
“全国中医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浙江省中医院作为浙江省内最重要的中医药医疗服务、科研和教学机构,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区域中医药智慧发展事业探路并提供样板。”在何强看来,接下来,医院将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中医临床科研的数据标准,支撑浙江省范围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的汇聚、转化、存储和共享;同时,下大力气解决中医药临床数据采集、管理和利用的方法与技术问题,建立覆盖全省,面向全国,质量可信、效率提升、安全可控的多中心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共享平台;打通医院科研项目的方案设计、伦理审查、数据管理、质量控制、权限管理等各环节,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加快医院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使医院成为可面向全国推广的数据共享平台。
“中医药的发展,信息化越来越重要,但其永远只是手段,绝不能因此忽略中医药的内涵,本末倒置。”赵海滨最后强调,每家中医院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因之而来的发展战略,难以完全照搬同行的经验。接下来,在加速中医诊疗数据和疗效标准化的同时,中医人仍要“眼中有病,心中有症”,在“守正创新”的同时,不忘初心。
智慧医院建设,要有外在的现代元素和配置,但内核是推动中医药服务的快速发展。——赵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