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体系与模型构建分析

2023-04-02 07:55郭汉丁张印贤韩新娜天津仁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城建大学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主体监管

文|郭汉丁 张印贤 韩新娜( 1.天津仁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天津城建大学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 )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工作内容,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构建总体目标是以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为核心,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程序与管理方法,以国家、各部门和各地区指定的建设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条例、强制性标准为准绳,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影像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等,自动实现建设工程质量各环节的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及应用等活动[1],并使业务体系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1.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体系结构分析

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体系结构包括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内网和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外网,其信息化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结构

其中,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内网各层次主管部门和各层次质量监管站内部系统平台[2];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外网是指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部门与工程项目建设参建7 方(建设业主、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之间的系统平台。

2.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总体模型构建

建设工程项目的离散性生产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信息化监管对象包括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所有参建单位内部的信息交流,以及各参建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各单位内部与不同单位之间,通过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平台,在标准数据传输方式与标准业务数据基础上,实现协同办公的网络化、集成化与智能化。并构建数据管理平台,其支持异构数据集成和交换;构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3],其主要数据库有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特征库、资源库和专家库。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总体模型框架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总体模型由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信息化门户、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内容、功能、控制和技术集成及数据标准组成。

3.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内容模型构建

将政府监管、工程参建主体、质量影响因素和工程实施阶段四个概念进行综合集成,构建出结构化和层次化的三维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理论体系框架,如图3所示。

该三维理论体系框架以政府监管为主线贯穿始终,以工程参建主体、质量影响因素和工程实施阶段为三大“维度”(视角),形成一个封闭的三维“坐标系”[4]。其中,在工程参建主体维度上,包含7 方参建主体:建设业主、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在质量影响因素维度上,囊括4M1E 五个要素:人(Man)、材料(Material)、 机械(Machine)、 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s);在工程实施阶段维度,涵盖施工前(设计审查、招标投标、合同文本)、施工中(实体质量、质量行为)、施工后(竣工验收、项目运营)3 大部分的6 个阶段。在这个封闭的三维空间中,分别用“点”、“线”、“面”、“体”4 种几何图形代表不同的含义。

(1)“点”的内涵

“坐标系”中之“点”代表政府监管下某主体针对特定阶段与影响下的监管手段,反映了不同主体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模式。图3 中,任选点,从工程实施阶段视角来看,仅仅反映了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在竣工验收阶段对环境因素的监管;从质量影响因素视角来看,仅考虑了环境影响因素,造成各因素相互独立;从工程参建主体视角来看,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的质量监管形成的是一个封闭的内部系统[5],不能与其他各工程参建主体进行信息交流。单从“点”出发,往往会导致建设工程在实施过程产生交流障碍和数字鸿沟现象。

图3 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内容模型框架

(2)“线”的内涵

总体模型三维封闭“坐标系”中的“线”是由“点”沿某一维度进行延展所得。“线”反映的模式有3 个,分别是:

①基于特定工程参建主体,涵盖全部质量影响因素或全部工程施工阶段的集成质量监管模式。

②基于特定质量影响因素,包含所有工程参建主体或全部工程实施阶段的协同质量监管模式。

③基于特定工程实施阶段,覆盖所有工程参建主体或全部质量影响因素的集成质量监管模式。

基于这种线性集成监管模式,图3 中,线段表示竣工验收阶段各工程参建主体对环境因素的协同监管;线段表示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在竣工验收阶段对质量影响因素的集成监管[6];线段表示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在各工程实施阶段实现对环境这一影响因素的监管。

(3)“面”的内涵

总体模型三位封闭“坐标系”中的“面”是由“线”向另外两个维度延展形成的集成面。“面”反映的模式有3 个,分别是:

①基于特定参建主体包含所有工程实施阶段和所有质量影响因素的集成监管模式。

②基于特定工程实施阶段涵盖所有工程参建主体和所有质量影响因素的协同集成监管模式。

③基于特定质量影响因素贯穿工程实施阶段的所有工程参建主体协同完成的集成监管模式。

图3 中的面,反映的是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对各质量影响因素的监管在所有工程参建主体的交互协同下进行;面,反映的是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内部的各主体间就影响因素的协同监管。最后达到“局部”趋向“全面”、“内外相结合”的集成层“面”水平。

(4)“体”的内涵

总体模型三位封闭“坐标系”中的“体”是由“面”向另外一个维度进行延伸拓展而得。“体”反映了建设工程项目中政府监管部门对所有工程参建单位、所有质量影响因素及所有工程实施阶段的协同集成监管。图3中的立方体是最高层次和最全面阶段。从质量监管角度看,信息化平台内容模型的集成包括全部工程参建主体、全部质量影响因素及所有工程实施阶段的集成,其中政府监管作为主线贯穿于各参建主体在各施工阶段对各质量影响因素监管的始末[7]。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是以政府监管为主线,将工程参建主体、工程实施阶段和质量影响因素三方贯穿起来,实现对其三方的协同集成监管。建设工程质量各层次监管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共享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相关部门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管。

4.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功能与控制模型构建

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功能与控制结构模型反映了平台上各业务功能的集成关系、结构框架及实现过程。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功能框架在组成内容上可表述为“83111”,即:服务于政府监管部门、建设业主、勘查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材料设备生产供应单位8 方;贯彻于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3 个阶段;1 个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集成与监管平台;1 个监管决策指挥控制中心;1 个信息发布与服务窗口,其功能与控制模型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功能与控制模型框架

该平台功能与控制模型可以详细划分为技术支持层、信息集成与监管平台、监管决策指挥控制中心及信息发布与服务窗口3 个层次,如图5所示。

图5 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功能与控制模型层次结构

(1)第一层面(技术支持层)

包含由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安全保障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支持下的公共数据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为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实现各系统功能和控制提供数据存储、传输、共享等行为;也是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构建基础。

(2)第二层面(信息集成与监管平台)

包含了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业务功能,主要有监督信息收集、质量过程管理、安全过程管理、远程监督管理、短信服务、日常办公、质量评价、竣工备案等[8],是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构建核心。

(3)第三层面(监管决策指挥控制中心与信息发布窗口)

由动态监管、即时决策两部分构成监管决策指挥控制中心;由统计分析、检索查询、数据动态更新、网上发布四部分构成信息发布与服务窗口;其中,各部分独立存在又互为支持。

5.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技术集成模型构建

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技术集成模型是一个多层次集成控制体系[3]。开放系统互联(OSI)的7 层参考模型,即数字化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数据网络层及数据传输、表示和应用层构建起各系统的基础环境和技术。其中,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应用层主要包括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信息系统与公共服务子系统两块内容。应用系统各子系统间以及应用系统与支持环境间均为双向信息流[9]。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技术集成模型层次体系结构如图6所示。

图6 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技术集成模型框架

业务数据标准和数据传输标准是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信息化的数据标准。其中,数据表示层使用的业务数据标准,数据传输层使用的数据传输标准。

(1)业务数据标准

业务数据标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指标进行制定。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涉及建设工程项目各个环节,而且由不同职能部门管理,因地区标准等客观环境带来的差异性,导致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法律内容和要求差异,建立统一标准化和信息化平台[10],可以有效协调监管过程,明确各自重点任务及需求,其标准化体系用来解决信息化监管平台“管什么”的问题。建设工程质量政府信息化监管业务数据标准化体系建立的作用至关重要,可协同各自监管职责,统一监管行动,共享数据资料,实现建设工程质量高效监管。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工作业务流程及具体要求,依托国家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总体模型基础上,研究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特征,综合体现建设工程项目监管波及的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的前期监管、建设质量、安全、竣工验收、运营维护等实施及运行中后期监管的数据标准化。

(2)数据传输标准

建设工程项目各参建主体间的数据信息格式的迥异及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结构的不同,会导致所产生数据的结构、格式和编码也各不相同,如果要实现政府监管部门与各参建主体之间的互联与互访,以及各参建主体之间数据的交换与共享,那么就要尽量使用通用性、协同性和操作性较好的协同办公与数据集成技术。例如,重视数据本身的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能满足这些要求。在政府监管信息化平台中,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与各参建主体之间、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之间以及各参建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查询和调用等数据信息均可通过XML 实现。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主体监管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监管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监管和扶持并行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