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现状研究

2023-04-01 10:09温波靳晓曼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23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发展

温波 靳晓曼

[摘 要]以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从职业认同整体以及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等视角分析高职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现状,在学生性别、生源地、年级等个人因素方面进行职业认同发展现状的差异分析。调研数据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现状较好,职业认同整体水平,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等各个维度水平均高于一般水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业认同;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3.05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3-0194-05

[收稿日期]2023-06-05

[基金项目]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校级课题“基于职业认同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202233)。

[作者简介]温波(1985— ),男,湖北人,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靳晓曼(1982— ),女,河北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0     引 言

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1 158万人,再创历史之最[1]。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稳定性差等系列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究其根源,一个很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高职学生职业认同发展并不完善。研究表明,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水平是其个体在就业择业时内在驱动力、职业意向行为和工作体验的直接影响因素,最终影响择业去向和就业质量[2]。一般情况下,职业认同水平高的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就业满意度和入职匹配度[3]。

1     概念及文献回顾

职业认同是个体在职业方面的自我评价与未来定位,以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来回答“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是我未来的追求”等问题。高职学生通过参与大学期间的学业活动,实现自我与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环境的互动,有利于其个体逐步建构起“职业自我”,进而形成自我与某种职业角色具有“同一性”的认知,最终建立起对某种职业的认同感[4]。

国外对于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研究相对较早。在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内涵概念方面,Bullough & Baughman(1997)从自我认同的心理成分出发,推论出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基本要素由专业自我认同、职业自我体验与职业自我控制等组成[5]。在大学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方面,Berrios(2005)通过研究发现,家庭氛围及经济收入、家人对于职业行为的理解和尊重、大学专业选择的自主性均是影响大学生职业认同水平的重要因素[6]。在促进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方面,Trede(2012)则主张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并主张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引入职业认同内容[7]。

国内对于职业认同的研究特别是对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研究相对较晚,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内涵与构成要素、作用与影响因素、现状与发展策略等方面。姜林等(2017)认为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是一个始于未来职业目标的建构,进而不断调节自身个体与未来职业目标相互适应,最终建立起职业认可与归属感的一个动态过程[8]。胡道圣(2016)通过数据研究得出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专业认同以及职业规划对自身职业认同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9]。张菅等(2016)认为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过程是多元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过程,是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0]。孙健(2020)从课程资源、课外活动、教学保障和评价反馈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职业认同培养体系[11]。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文以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研究高职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现状。在参考、借鉴国内外诸多文献资料和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基础上,制定了《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业认同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所在年级、生源地等。第二部分为问卷核心内容,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业认同现状进行多维度调查,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三个方面,共计15道题,各维度与对应题项如表1所示。

此次调研以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校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历时1个月,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86份。从调查对象性别分布来看,男生8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3.01%,女生10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6.99%。男女生的比例构成,在很大程度上与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属性有关,也与学校男女生比例分布较为一致。从调查对象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年级68人、大二年级65人、大三年级53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6.56%、34.95%和28.49%。各个年级学生均有涉及,且分布较为均衡,因而能较好反映各年级学生职业认同的实际状况。从调查对象生源地来看,城镇生源学生103人,乡村生源学生83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55.38%和44.62%。

2.2   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 α內部一致性系数对《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业认同现状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根据数据显示,调查问卷整体以及所含职业认知、专业情感和职业行为三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问卷的信度良好(见表2)。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差异分析

3.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认同现状情况

调查问卷每道题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作答,职业认同现状各维度及相应题项评分情况如表3所示。

表3数据显示,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总体平均得分为3.767,按照问卷设定的等级水平,处于“符合”与“不确定”之间。为进一步了解学生职业认同得分与一般水平值3(即60%的一般水平数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用学生职业认同总体的平均得分与一般水平值3之间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00(小于0.05),表明差异是显著的,说明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总体水平高于一般水平。

从各个维度得分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在职业认知维度得分最高,为3.862,其次是职业情感维度和职业行为维度,得分均值分别为3.756和3.713。以上数据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校高职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但在内心情感上对于职业的接受,以及未来从事该职业的行为倾向还有待提升,需要予以重视。

从各具体题项得分来看,得分最高的是题Q8“我希望未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领域娴熟的职业人”,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从内心情感角度,还是较为认可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职业情感;得分最低的是题Q12“我已考取了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类证书”,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职业行为的实践上,特别是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职业资格或技能类证书的考取上,有待提升。可见,在构成职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中,职业认知是基础,职业情感是核心,职业行为是外在表现,职业情感是其中最为关鍵的稳定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职业认同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

3.2   职业认同现状在个人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笔者结合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了性别、年级、生源地等个人因素题项,以此进行职业认同状况的差异分析。

3.2.1   性别因素与职业认同现状

表4数据显示,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总体职业认同上,男生、女生得分均值分别为3.804和3.740。从得分上看,男生略高于女生,但进一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总体职业认同上,男生与女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同性别学生职业认同现状的差异分析

维度 男生(N=80) 女生(N=106)

职业认同 3.804 3.740

职业认知m1 3.855 3.869

职业情感m2 3.763 3.752

职业行为m3 3.804 3.645

从各个维度来看,在职业认知维度上,男生、女生得分均值为3.855和3.869,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5,表明在此维度上,男生与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情感维度上,男生、女生得分均值为3.763和3.752,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5,表明在此维度上,男生与女生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行为维度上,男生、女生得分均值为3.804和3.645,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02(小于0.05),表明在此维度上,男生与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出在职业行为的实践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男生较女生更为积极一些。

3.2.2   生源地因素与职业认同现状

表5数据显示,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总体职业认同上,城镇生源学生得分均值为3.774,乡村生源学生得分均值为3.716。从得分上看,城镇生源略高于乡村生源,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总体职业认同上,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从各个维度来看,在职业认知维度上,城镇生源学生得分均值为3.866,乡村生源学生得分均值为3.806;在职业情感维度上,城镇生源学生得分均值为3.775,乡村生源学生得分均值为3.692;在职业行为维度上,城镇生源学生得分均值为3.708,乡村生源学生得分均值为3.677。同样采取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生源地因素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等维度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表5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同生源地学生职业认同现状的差异分析

维度 城镇(N=103) 乡村(N=83)

职业认同 3.774 3.716

职业认知m1 3.866 3.806

职业情感m2 3.775 3.692

职业行为m3 3.708 3.677

3.2.3   年级因素与职业认同现状

表6数据显示,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总体职业认同上,大一年级学生得分均值为3.506,大二年级学生得分均值为3.652,大三年级学生得分均值为4.048。即在职业认同总体平均得分上,大三学生最高,其次是大二学生,大一学生最低。进一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学生在总体职业认同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学生所在年级越高,平均得分也就越高。

表6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的差异分析

维度 大一(N=68) 大二(N=65) 大三(N=53)

职业认同 3.506 3.652 4.048

职业认知m1 3.606 3.764 4.110

职业情感m2 3.524 3.702 3.944

职业行为m3 3.425 3.535 4.094

从各个维度来看,在职业认知维度上,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得分均值分别为3.606、3.764和4.110;在职业情感维度上,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得分均值为3.524、3.702和3.944;在职业行为维度上,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得分均值为3.425、3.535和4.094。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等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年级因素对于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总体职业认同以及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等各个维度均有着显著影响。总体来看,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整体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提升,大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大二年级,大二年级得分高于大一年级,且大三年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表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随着年级的升高,会不断促進学生职业认同的发展和提升,特别是在大三年级增加了企业实习实践课程环节,极大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

4     研究结论

本文以L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研究高职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现状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三个维度能较好地诠释高职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构成职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中,职业认知是基础,职业情感是核心,职业行为是外在表现,职业情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稳定因素,也是影响个体职业认同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

第二,调研数据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现状较好,职业认同整体水平、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等各个维度水平均高出一般水平。

第三,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学生个人因素中,年级因素对于职业认同整体、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等各个维度均有着显著影响,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而不断提升,在大三年级达到最高;学生生源地因素对于职业认同整体及所含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影响;学生性别因素对于职业认同整体、职业认知、职业情感不存在显著影响,仅对职业行为维度存在显著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新华社.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访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部部长王晓萍[EB/OL].(2023-01-13)[2023-03-16].

http://www.mohrss.gov.cn/ltxgbj/LTXGBJgongzuodongtai/

202301/t20230113_493397.html.

[2]岳德军,田远.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江苏高教,2016(1):101-104.

[3]岳德军,田远.职业认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

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6):76-81.

[4]姜林,杨连生.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1,37(3):66-73,112.

[5]BULLOUGH R V,BAUGHMAN K.“First-year teacher”eight years later:An inquiry into teacher development[M].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1997.

[6]BERRIOS-ALLISON A C. Family influences on college studentsoccupational identity[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05(2):233-247.

[7]TREDE F. Role of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in developing professionalism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J].Asia-Pacific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2012,13(3):159-167.

[8]姜林,杨连生.高等教育转型背景下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17(8):77-80.

[9]胡道圣.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6.

[10]张菅,王松婵.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4):124-125.

[11]孙健.大学生职业认同培养体系构建[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22(1):104-106.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多元背景下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做法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