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近,王 慧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休闲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产教融合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的重点建设任务,也是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有力抓手。当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在“双高计划”建设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都把产教融合摆在了首要位置。如何才能推动产教融合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落实,也成为各个院校不断探索的内容。各职业院校在前期丰富了各种合作内容,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比如,江苏汽车技师学院成立“汽车诊断实训中心”,让学生实训和课程教学以企业标准为标准,深化教学改革;山东畜牧兽医学院牵头成立山东省畜牧职教集团,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推动区域集团化办学发展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山东集团化办学发展等方面创出了自己的特色;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与腾讯云公司合作成立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实现“引企入教”,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尤其是对比“双高计划”建设任务要求,各个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一些具体问题。
产教融合是解决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完全服务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经济带与城市群等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产教融合应该是双向发力、双向整合的过程,企业和学校都应该成为产教融合的主体。但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从主观意愿上缺乏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仍然片面地认为产教融合只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没有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和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导致推进效果不够理想。
近年来,为进一步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成都市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例如,成都市教育局于2019年专门出台了《成都市鼓励校地校企合作培养产业发展人才补贴实施办法》明确,在蓉高校、职业(技工)院校与在蓉规模以上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对合作建设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1]。四川省明确了对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给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于2020年印发《关于开展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省级财政资金对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及成果转化等建设内容予以奖励补助,对入选的企业,给予技术研发创新、相关技术改造专项补助,建设周期内支持额度不高于1 000万元[2]。但由于政策补贴申请难度较大,在具体操作层面也缺乏对政策的解读和指导,企业参与意愿并不强烈。校企双方并未形成统一协调、自觉的整体行动,仍然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
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希望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实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3]。
目前,校企合作主要还是以共建学生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形式为主。有一些院校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建立“校中厂”或通过“引校入企”的方式建立“厂中校”。但是深入、系统、实在的合作不够,协同育人的效果明显不足。
一是校企双方在合作对象选择上存在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学校在选择企业时不够准确,双方匹配度不高,不能完全满足产业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定位。加之合作初期,学校能为企业提供的直接利益有限,尤其是“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各高职院校普遍处在转型期和上升期,难免会把目标瞄准大型企业,但由于自身条件等限制,导致合作效果不佳。而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远战略。二是合作方式上,校企合作时间不连续、融合渠道不完全畅通、人才培养模式大多也比较单一,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前瞻性、引导性,人才培养往往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的速度。企业参与时间靠后,不能从前端进行创新引领式的发展与培养。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落实产教融合的有力保障,“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也成为“双高计划”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在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但是随着“双高计划”的深入推进,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讲授水平、实操能力,还应具有和行业、企业联合进行科技研发等应用型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方面普遍欠缺,而企业师资虽然实践能力强,但多数理论功底不足,且缺乏从事高校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师资队伍的薄弱严重制约了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质量评估体系不够健全。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的过程中都缺乏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标准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的学校即使制定了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但由于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缺位或不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导致效果欠佳[4]。
随着“双高计划”的不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不再局限于校企之间的点对点合作,也不再局限于单一项目的合作,而是将校企之间的合作逐步过渡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阶段,产教融合也更多地成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抓手。以笔者所在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自2019年被列为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单位以来,就将产教融合作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思路,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学校2018年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了产教融合处。优化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构建企业为主体、学校为支撑、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产教融合机制,推进产教融合项目规范合理的立项、运行、管理和监督。
学校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联合行业企业共建了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国农科院投资1 200万在校内建设“国家级动植物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平台”;成都黑九九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 000万元共建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与新希望六和共建海外产业学院。目前,学校已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
学校围绕成都7个农业产业功能区,加强与地方、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通过创新“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培养模式,深入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契合,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已联合四川省休闲农业协会以及江苏农牧、江苏农林等40余家单位,牵头成立中国休闲农业产教联盟,并与金堂食用菌产业园、蒲江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江堰精华灌区功能区共建产业学院①数据来源于《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年鉴(2021卷)》。。
学校正在逐步构建以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产业发展需求对接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改革,搭建项目化课程全面覆盖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目前,学校开展“1+X”试点证书15个,试点专业22个;公开出版校企合作开发教材21本;立项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省级课程思政课程11门;联合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参与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7个。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的开展,已成为各个院校的共识。但产教融合工作的推进,不再只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而是需要把产教融合真正作为一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式,一种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手段,通过产教融合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助推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教融合的核心要旨是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以此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需求的匹配度,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更好融入区域发展,推动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要真正通过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顶层设计进行统筹。学校要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要和企业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围绕产业布局专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瞄准产业发展新方向新业态设置新专业。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密切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联系。二是围绕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分层分类施策,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立足“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专业群建设发展行动路线图。建强学科强、基础好的“底色”专业群,做优做精市场需求大、产业结合紧密的“特色”专业群。三是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从行业需求、办学定位、技术基础、教学资源4个维度测评专业发展状态,健全专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专业评估管理办法②引自《中共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报告》。。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联动开发机制,形成与职业标准、产业发展需求对接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是立足专业重构课程体系。坚持厚基础、强实践、重能力的原则,全面推进“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化课程全面覆盖专业核心课程。二是围绕校企协同,改革课程标准。探索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重点打造一批以产教融合、跨界融合为主要特点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三是深化“赛证”融通,为课程赋能。围绕各类技能竞赛和行业企业证书标准,将最新的知识技能融入课程内容[5],并结合院校实际转化为教学标准,进一步健全教育标准体系。师生通过对标比赛和证书要求,促进知识教学向技能教学的转变、教学理论向学习实践的转变,提升课程质量。四是以过程为导向,重构评价体系。建立课程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的考评体系。
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保证人才培养水平。一是以教研室为载体,推动教学研讨。强化教研室作为教学组织单元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责任,组织教师对教学方法、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研讨、诊断和改进。二是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按照少教多学、精讲多练的思路,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以质量为引领,推进示范课堂建设。建立质量监控与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示范课堂的建设。四是以实践教学为抓手,推进工学协同育人[6]。大力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鼓励能工巧匠现场教学。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忽视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协调创新机制的路径,提升科研水平。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及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主动介入地方、行业、企业发展,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落实“接地气”的研究项目。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依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应该多渠道深化教师培养管理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一是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抓实职前培训、继续教育、进修访学、师徒结对、教学竞赛、技能大赛等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二是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试点推行教师全员企业实践轮训制度。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技术骨干兼职任教,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加强名师团队引领。成立名师工作室,广泛开展名师评课、名师大讲堂等活动,打造名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