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悦杰
(北京科技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提升育人质量和水平的核心要义和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当代社会,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出现了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对未来人生的迷茫,亟须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指导。高校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心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越来越艰巨[2]。然而,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面临职称晋升、学习深造等压力,且大部分的精力在科研上,无暇思考如何育人。“重科研、轻教学”在高校中较为普遍。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很少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局限在课堂教学、指导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而在课堂之外的学生德育、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指导不够,一定程度仍然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
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毋庸置疑,高校要思考如何增强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3]。近年来,国内多所大学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2021年1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公布《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提出要在北京高校探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提出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是使教师回归本心,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一对一的指导,可以减少高等教育中大班上课、轮班上课下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导师制的实施也能激发导师以德修身、以德润才、以德育人、以德塑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的同时实现教学相长,为国家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对于导师制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制度的研究层面上[4-5],鲜有具体实施特色及实施效果的评价,而实施效果是评价一项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本文在研究本科生导师制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全程导师制的实施特色及由此产生的成效,以期为其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提供参考。
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的本科生导师制诞生于14世纪,由牛津大学的威廉·威克姆教授倡导实行。导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课程的指导和内在修养的提升。导师每周与学生见面一次,实行一对一辅导,并根据情况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实施为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巨大帮助,也被诸多世界知名高校竞相效仿[6-7]。
在中国,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启发教学”。及至唐宋至明清的书院,有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两种形式,其中个别教学就是导师制的雏形[8]。20世纪30年代,竺可桢在浙江大学率先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此后本科生导师制逐步在国内高校推广并施行。现在国内外教育界正逐步形成本科生导师制是贯彻精英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一种先进育人理念的共识。
北京科技大学构建了“3+3”本科生导师制的新模式。“3+3”即“导师、导师指导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的新型育人模式[9]。北京科技大学的导师不是单兵作战,“3+3”新型导学模式解决了高校导师规模相对匮乏的问题,降低了导师的个人压力,也使本科生不仅能得到导师、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师长的全方位指导,还能在导师指导的研究生、高年级学长身上感受同门之谊,获得榜样的力量。
1.加强课外师生互动。按照“全员覆盖+全程指导”的思路,新生从入学开始即配备导师,要求导师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学业辅导、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四年全程指导。以导师制为牵引和纽带,构建起导师主导、授课教师主教、班主任和辅导员辅助、研究生协助、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的“六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育人模式。搭建师生密切互动平台,以规划引导、创新训练等为主要依托,构建深厚师生情、同窗情,共同凝聚积极奋进的成长氛围,强化师生教学相长的内生动力。
2.推动育教有机统一。通过导师制的实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导师培育正确的师生观,逐步转变过去教师“教多育少”的误区,推动导师制由任务阶段、责任阶段走向感情阶段,实现教师由传授知识的“教书匠”到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0]。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学校践行“四个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导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正是教师队伍争当“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的具体实践和重要途径,可以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北京科技大学的导师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导师带学生的师徒制,而是建立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辅导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帮助低年级本科生”的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引导本科生早进实验室,促进教研融合、师生相长,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导师制基于人文关怀,通过一对一指导,导师的师德、人品、专业能力等会直接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了教书与育人的结合。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并应用知识,还要能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学术讨论和研究。导师制比其他教学方法要求更高。在指导过程中,对低年级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高年级学生则鼓励其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指导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等,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到了大四毕业阶段,导师还会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并且将国内外考研、就业动向反馈给学生,在学生个人发展等方面提供建议。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岗位都负有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加强工作协同,发挥育人合力,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初心使命就是构建“导师全程指导、团队协同育人、深化创新训练、师生密切互动、育教有机统一”的精英型本科育人体系,服务本科生的健康成长,培养一流卓越人才。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之间的“教辅结合、教管结合”机制,形成各教师群体之间协同联动、同向同行的良好局面。形成本科生导师抓“点”、班主任抓“线”、辅导员抓“面”、学工系统和教学系统抓“体”的“点、线、面、体”育人体系。
1.学校发挥顶层设计作用。科学制定导师选聘规则,建立健全导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逐步调整完善职务晋升、分配奖励等政策对教师投入导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予以保障。明确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管理人员的主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各支队伍的育人作用,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院系发挥实施组织作用。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为学生择优配备导师,确保政策落地落实。院系通过召开导师工作研讨座谈会,交流导师制的发展方向,逐步完善学院选聘、实施、考核等方案。
3.教师发挥教书育人作用。做“四有”好老师,充分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导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业导师,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和人品影响学生,形成独一无二的培养特色。
4.学生发挥自主能动作用。导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然而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还是在自身。学生要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真正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为了解导师制一年来的实施情况,从学生视角发现导师在相关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教务处联合校办、学生工作部(处)连续两年对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四大部分,除第一部分是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了解外,其他三部分重点对导师制执行情况、学生的收获、学生对导师制的意见建议等情况进行详细调研。问卷结果显示,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在以下三方面取得成效。
一方面,对导师制实施效果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学生占78.06%,相较于上一年的68.96%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学长帮带”工作质量有所提升,满意学生占44.32%,同比增长6.54%。在深入座谈中很多学生谈到了导师对自己的帮助,有学生说道:“刚入学就有导师,好难得呀。我在电话中常常和父母说。我的导师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教授,我很荣幸王老师能够做我的导师。王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帮助我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首先,导师主动联系学生占69.75%,相较上一年增长27.55%。其次,导师每周与学生联系1~2次的比例从上一年的5.2%上升至7.67%,沟通频率有所提升。最后,师生间的信赖感逐渐增强,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遇到困难时,主动向导师或导师指导的高年级学生寻求帮助的学生占全体参与调查的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认为导师非常了解自己思想、学习和生活基本状况的学生占59.47%。有学生在访谈中说道:“遇到导师后,我竟然第一次觉得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可以如此轻松自然。他一直亲切地称我们为‘小朋友’,每周某个晚上,摆满零食的405便成为我们的秘密基地,我们在这里汇报每周阅读的两篇中文和英文文献,展开学术研讨。”“感谢学校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让导师出现在我的求学道路上,他像一盏明灯、一根鞭子、一束暖阳,为我指明方向、为我戒除懒惰、为我排忧解难。好风凭借力,但惜知遇恩。我也将继续牢记导师的教导,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勇攀高峰。”
近四年大一新生必修课、公共课不及格率呈现逐年降低态势,大一一次成绩不及格率由2017级的27.07%降至2019级的20.87%,必修课加权平均分由78.8分提升至80.69分。相较于2018级,2019级公共课平均不及格率由5.25%下降至3.34%,平均分由77.63分上升至79.58分。学生各类竞赛获奖年均增长250项,近三年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增长298项、参与学生增长961人,指导教师增加230人,近三年本科生深造率由53.82%提升至55.58%,签约率由67.61%提升至76.37%。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当前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导内容广度不够,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比重有所失衡。问卷结果显示,导师在专业发展指导、提供学业辅导、思想政治引领上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导师对于学生的科研项目指导、创新能力培养、职业发展规划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工作仍有欠缺。育教有机统一是导师制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也是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前提条件,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过多集中于思想、学业层面,而忽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削弱全程导师在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作用,阻碍导师制的进一步完善。
2.学生参与程度不够,导师指导与学生管理用力有所不均。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导师选择“提供建议”为主要的指导方式,在加强对学生的全程管理上仍有所欠缺。突出表现在:一是落实“三早”(早进课题、早进梯队、早进实验室)要求有差距。由于本科生专业知识水平所限,还有较高比例的学生未参与过导师的课题,未进入过导师的梯队,未进入过导师梯队的实验室。导师对于本科生在自己梯队的定位不够清晰,对于如何将本科生吸纳并有机融入科研梯队的办法不多。二是“导师主导,学长帮带”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虽然学生对“学长帮带”效果满意度有所提升,但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协助指导低年级本科生的参与度仍然不高,仍有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学长很少与同梯队低年级本科生进行交流。
3.指导切入准度不够,导师指导与学生需求供需有所错位。首先,导师投入精力的领域和学生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在学生普遍关心的科研项目、保研考研、实习就业及出国深造等方面的指导涉及不够深入,但在学生认为不需要过多指导的方面,导师着力相对较多,阻碍育人实效提升。其次,导师在学生关心的领域所提供的帮助和指导的成效与学生期待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全面精准指导的工作要求仍需再加强再落实。
1.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进一步发挥教务部门的统筹作用,研制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校院两级指导意见,统筹推进制度实施运行,明确评价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情况的核心观测点,建立长期监测机制,构建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价体系。其次,进一步发挥学院主体作用,鼓励院系根据校级指导意见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师资队伍规模及现有办学资源等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学院特色的实施办法。加强针对导师全程指导的过程管理,统筹安排学院内部办学资源,对推动落实学生“三早”工作要求作出细化安排。探索通过本科生全程导师工作手册、定期召开全程导师交流会、全程导师—班导师—辅导员联席会、师生座谈会等形式,理顺导师制落实机制。最后,进一步发挥系所保落实作用。激发系所教师积极性,鼓励系所一线导师申报相关课题,及时探索、总结、巩固先进经验,形成理论成果,在学校范围内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2.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学校统筹作用,凝聚学校各部门、各育人主体育人合力。着力在学院内部完善全程导师的选拔聘用、进修培训、沟通交流、考核评价相关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导师履职能力。要坚持目标导向,加强工作调研,结合人才成长规律,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逐渐丰富导师指导内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给予学生精准指导,切实提升育人成效。
3.加强文化建设。加强政策宣传,充分用好校内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表彰优秀导师、优秀同门、优秀实验室梯队,在学校范围内带动形成“以育人为荣”的良好氛围。要融洽师生、同门关系,除日常学习指导交流外,鼓励导师以实验室梯队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形成师生之间、同窗之间、同门之间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深入推进奠定情感基础,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