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昉昊
欧美城市文学研究①本文所涉及的诸多城市文学研究并不仅限于大型城市聚落、超大型城市、大都会城市等所谓“都市研究”,而常常涉及次级城市、二三线城市、卫星城、边缘城市等研究。尽管英文术语urban studies常常译为“都市研究”,然而本文在涉及此英文术语时,依然以“城市研究”指代,因“城市研究”的范畴在学科意义上比“都市研究”的范围更大。以下同。作为独立学科兴起至今已有几十年,近来欧美学界出版了大量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专著。而欧美文学城市学(literary urban studies)研究也日趋完善,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欧美文学城市学研究以文学研究为基础,结合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历史学等理论资源,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扩大城市研究的边际,出现将社会情境学理化、抽象概念具体化、城市理论体系化等趋势。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与评析近5年来在英语学界出版的、以地理与空间批评为框架的4本专著,分析这两大理论框架对于我们理解城市空间的发展变迁、城市与市民双向构建的互动关系、城市品格与特质的确立、城市文艺与景观的关系等具有的重要意义。
西方地理批评学者往往强调地理与文学的相互影响。城市空间理论研究学者将使城市各区块连为一体的街道作为“城市血管”,充当重要的联通与交互的职能。地理批评学的理论同样可以引入文学研究之中。以下两位学者基于对两大世界城市(纽约与伦敦)的文学与艺术研究,做了一些在文化研究领域内的新的尝试,提供了诸多富有前瞻性的洞见。其中一本关于20世纪60至70年代纽约制图学的研究专著,旨在从不同艺术家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品创作出发,展现战后美国艺术家如何有意识地进行亲身实践、概念批判甚至政策干预,充分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情怀;而另一本探讨伦敦文学的专著,勾勒了所谓的“伦敦性”(Londonness)——与所谓的资本主义扩张时代带有“帝国荣光”的“伦敦性”不同,作者探讨了关于伦敦的英国文学如何从心理地理学角度勾勒出伦敦的迥异于非现实性的特点。对于作者来说,“伦敦性”或者“英国性”(Englishness)并不是只有一个固定版本,而是具有开放性与多样性的。
文学制图学脱胎于美国文学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的认知绘图(cognitive mapping)理论,指的是作者在建构文学空间的时候已经规划了一个地图空间体系,如设置情节、安置人物、规划动线等。美国城市文化研究学者莫妮卡·马诺列斯库(Monica Manolescu)新近出版的《纽约与其他战后美国城市的制图学:艺术、文学与城市空间》①Monica Manolescu,Cartographies of New York and Other Postwar American Cities: Art,Literature and Urban Spaces,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8.文中所提及的英文学术著作书名与原文引文,如无专门注明,均系本人根据原文所译,以下不予赘言。基于文学制图学理论,探讨文本与基于场所的实践(site-oriented practices)之间的相互作用。②关于文学制图学理论的研究,详见Robert,Tally,Literary Cartographies: Spatiality,Representation,and Narrative,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8。所谓场所实践,指的是在步行与丈量中,城市图景的空间构型通过位移的方式逐渐生成。换句话说,空间感并不只是基于静态的视觉观察,而是基于动态移动中的视觉捕捉而生成的。作者关注“城市绘图是如何将文本与视觉再现纳入认知、经历与想象城市的庞大的体系之中的”。③Monica Manolescu,Cartographies of New York and Other Postwar American Cities: Art,Literature and Urban Spaces,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8,p.1,239.在马诺列斯库看来,城市成为“难以辨认的书本”“互动戏剧的剧场”“卑鄙与贫穷的处所”“文学与建筑的肌理”“地图与叙事的无限来源”。④Monica Manolescu,Cartographies of New York and Other Postwar American Cities: Art,Literature and Urban Spaces,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8,p.1,239.该书探讨了美国战后艺术如何对城市进行空间构型,并扩大艺术创作的疆域。与此前学者批评战后美国知识分子缺乏对城市建设、治理与管理的智性参与、理性批判的观点不同,作者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尽管美国城市呈现日渐衰落的状态,美国知识分子仍然在身体力行地参与城市的建设、再现与表述。正是这些文艺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使得纽约逐渐成为一个多样的艺术表现场所。与罪恶化、田园化美国城市的两极观点不同,马诺列斯库从一个文学研究者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史与制图学,探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纽约的美学潜能(aesthetic potential)。在艺术家寻求突破的进程中,他们不断地考虑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也不断地考虑艺术能够介入生活、介入政治的更具有具身性的参与方式。
正如该书作者所强调的,标题中的“文学”一词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范畴,同时也尝试将艺术案例纳入文学研究领域,讨论文学文本如何与其他文本甚至艺术作品产生互文性的效果,以及在艺术与建筑领域的许多“修辞技巧”。许多艺术家同样也进行诗歌与散文等创作实践,彰显艺术理念。该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文学以及其他制图技巧如何致力于将纽约、纽约郊区以及其他美国城市作为物质环境,作为文化和历史建构,以及作为社会交往的空间来探讨。①Monica Manolescu,Cartographies of New York and Other Postwar American Cities: Art,Literature and Urban Spaces,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8,p.4.制图学研究有其丰富的理论根基,近年来发展迅速。制图者、艺术家以及作家都在建构制图式想象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往往通过想象图谱来再现、建构城市。该书主要关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纽约艺术家的实践——纽约的空间与都市身份被不同艺术家一再表述、修改甚至变异。通过关注在行走与测绘过程中的路径、轨迹以及绘图策略,该书呈现了步行艺术家在纽约与帕塞伊克的实验性艺术方式。该书第2章从爱伦·坡的小说《人群中的人》(The Man of the Crowd)出发,探讨都市现代性的核心问题:如何在人群中定位个人主体性?爱伦·坡的都市现代性体验对于当代美国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3章主要关注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曼哈顿,各类艺术家在雕塑、装置、表演等艺术形式上的实验性尝试。小众画廊的艺术家们通过艺术语言不断定义对城市生活的理解,甚至有时候表达对政府规训的反叛与不满,体现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态度。第4章通过关注维托·阿肯锡(Vito Acconci)的诗歌、都市行为艺术、城市相关项目与建筑装置这3个职业阶段,追溯了阿肯锡从单纯现代主义目的论的创作手法向文化话语与指涉(reference)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将美国神话引入其创作之中,强调传统小说遗产的重要性。第5章聚焦美国著名的大地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imithson),作者认为史密森关于新泽西小城帕塞伊克的描写并不只是旨在构建一个与纽约曼哈顿相对立的城市,而是将这座城市纳入了美国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之中。第6章关注的是戈登·马塔-克拉克(Gordon Matta-Clark)最具概念化的创作项目“现实产权:虚假房产”(Reality Properties:Fake Estates),马诺列斯库指出,既往对于马塔-克拉克的研究往往关注他在建筑学概念层面上对建筑物的破坏与分解的先锋实验性操作,而他真正关注的是财产、家园、土地测量、所有权等城市居住议题,这些议题暗含在他的艺术实践与操演之中。最后一章从美国东海岸移至西海岸,关注旧金山文学家丽贝卡·索尔尼(Rebecca Solnit)的《无限之城:一部旧金山地图集》(Infinite City:A San Francisco Atlas)。《无限之城》作为一部培育地方身份与归属感的制图再现性质的散文作品,通过将故事与地图叠加于地方之上,提供多版本的文本与地图的契合模式,创造一种关于身份认同的全新观念,同时也通过鲜活的故事描绘旧金山这座城市的别样图景。
该书为读者打开了认识城市、了解国家、识别地图的全新维度。当我们在谈制图学的时候,我们谈的是关于永恒性、地产价值、社会规范等的各类概念,而不仅限于测量与制图本身。文学制图学归根到底是研究文学地方性的问题,研究地方性元素以何种方式被呈现在作品之中。文学制图学不是单纯寻找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界标与实际世界的一一对应,而是通过文学虚构地理坐标为我们重新定位,锚定个体的、具体的人在世界中的位置。马诺列斯库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通过文学制图理论来认识文学地方性的全新角度,通过步行与测量的方式,呈现纽约是如何被定义、发现与再发现的。作者强调自己的研究不是乡愁式的,也无关乎个体阶级差异。我们在寻求文艺表达的多义性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在所有的与地方相关的艺术创作和参与之中,蕴含其中的话语,值得我们一再推敲。从文学与艺术等虚构再现方式,到亲身的实践参与(步行、游荡、穿越城市等),这些制图或“反制图”(counter-mapping,与现实相悖的空间想象模式),形成一种虚构/建构城市的全新模式。
而作为一部以心理地理学①近来中国学界关于西方文学心理地理学理论的引介与研究综述,详见孙铭:《文学心理地理学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9年。为理论基础的文学评论著作,曹安(Ann Tso)的《伦敦文学心理地理学:艾伦·摩尔、彼得·阿克罗伊德、伊恩·辛克莱的不同世界》②Ann Tso,The Literary Psychogeogrpahy of London: Otherworlds of Alan Moore,Peter Ackroyd,and Iain Sinclair,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20.将心理学、地理学与文学研究纳入同一体系,这种跨学科研究在近年来并不多见,而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文本中的时空关系的角度。英国作家艾伦·摩尔是引领20世纪80年代美国漫画变革的图像小说家,他的许多作品深受大众喜爱;而彼得·阿克罗伊德作为英国著名的传记作家、历史学者、小说家,其描写城市的作品同样值得大众关注。该书第1章分析心理地理学家如何阐释所谓的“伦敦性”。以往当我们探讨“伦敦性”的时候,我们常常探讨的是伦敦作为可复制的金融与交易中心的特性,而伦敦的奇思妙想性、不稳定性甚至矛盾性,构成了作家对于所谓“伦敦性”的全方位定义。对于伦敦这座城市,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情景体验。在第2章中,通过分析艾伦·摩尔的一本关于“开膛手”杰克的图画小说《来自地狱》(From Hell),作者指出杰克如何以超然的视角从伦敦历史碎片中找到作为文化商品的英国遗产。艾伦·摩尔的这种将英国城市空间理想化的方式与其后来的作品《耶路撒冷》(Jerusalem)截然相反。在《耶路撒冷》中,城市变成混乱与不安的源头。在小说家制造一系列空间概念的时候,往往也在挑战想象与思考的极限。在第3章中,作者讨论了彼得·阿克罗伊德的侦探小说《霍克斯默》(Hawksmoor),通过17世纪流浪者在伦敦这座迷宫般的城市的经历,展示了心理地理学意义上的伦敦是如何以幽暗边缘特质替代所谓的“帝国英国性”的。阿克罗伊德提供了贫穷、流浪以及发展停滞之类的让“伦敦性”“贬值”的感官元素。在第4章关于伊恩·辛克莱的小说《白色的查普尔,猩红色的踪迹》(White Chappell,Scarlet Tracings)的讨论之中,作者指出了理性规训的不可能性。在最后一章中,作者提出了总结性的观点:“伦敦性”是文学与心理地理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伦敦性”或伦敦的城市性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存在于对城市隐秘性的解构与建构之中,在偶然的发现与挖掘之中,在切身感官体验之中。文学心理地理学作为文学形式主义与革命政治结合的产物,其意义并不在于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性意义的城市景观,而在于不断拆解与质询,寻找不和谐的、多样的城市身份政治。
城市空间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场所或背景,在城市研究学界渐渐达成共识,居民与空间互相形塑和影响。居民对于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改造不断更新城市的面貌,而城市本身也对居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时空维度来看待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我们可以将城市与居民纳入一个动态的、历时性的、比较性的系统之中。迈克尔·凯恩(Michael Kane)的《小说与理论中的后现代时间和空间》①Michael Kane,Postmodern Time and Space in Fiction and Theory,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9.探讨了小说中的后现代时间与空间构型。空间并不只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发生场所。空间是不稳定的、易变的,同时也是开放与包容的。当我们在讨论空间问题的时候,从本质上我们是在讨论现代性的遗产,讨论城市居住的空间构型,讨论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等。该书主要讨论的是在现代性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定义的变异(mutations)。作者借用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于残余(the residual)的定义,分析过去的因素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有效的一部分的,不应完全抛弃过去而只关注现在。第1章《自然的空间》从讨论浪漫派诗歌开始,作者认为“自然”并不是一种空洞的存在,而是往往被写作者用来达到某些目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作者在处理自然与风景等问题上,表现出极大的目的性。对于18世纪浪漫派诗人来说,自然被挪用为他们的自我想象,作为建构身份与组织记忆的材料。由人“制造”的崇高的(sublime)自然满足了大众的全部需求与想象,而这种所谓的后人类(posthuman)世界或后自然(postnatural)世界完全是基于由人改造的自然而形成的。在第2章中,作者从人类与自然空间关系的讨论过渡到人类与城市空间关系的讨论。这类时空关系往往镌刻在城市的历史脉络之中,城市空间的历时性与历史性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推敲。第3章讨论的是技术革新如何改变了大众的时空观念和感知。诸如电话、电影、自行车、汽车等科技工具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然而作者对于技术改造的思考并没有止步于追溯“改变”这一过程。在作者看来,通过对“时间”态度的考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可以进行更明确的区分。第4章关注艺术的定义与艺术文化问题,论证本雅明、阿多诺与霍克海默之间关于文化工业之争的问题。在最后一章,作者讨论了后现代性甚至是超现代性的重要标志——旅行。旅行与旅游业对当地产生了什么影响?地方感以及关于自我的认知是如何通过旅行形塑的?作者的发问引人深思。当旅行成为一种个人甚至社会实践的时候,旅行的意义就越来越丰富了。
这里主要详谈迈克尔·凯恩关于“城市空间”的研究。正如作者所说,近150年间,随着人类活动空间范围逐渐扩大、全球程式化进程加快,自然空间渐渐被城市空间所蚕食。从诸多文学作品以及理论研究出发,作者探讨了大都会如何改变了个人精神生活。城市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自19世纪以来不断变革,通过讨论本雅明、爱伦·坡、波德莱尔、恩格斯、狄更斯、福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19世纪城市的讨论,迈克尔·凯恩展示了不同学者分析都市生活的方式。本雅明在《拱廊街计划》中追溯了19世纪早期巴黎百货公司的起源;鲍曼(Zygmunt Bauman)将在购物中心的购物者(stroller)定义为后现代的典型角色;齐美尔(George Simmel)在他1903年发表的著名文章《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阐明都市生活对人的压力:大众建立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来避免受到外界的伤害,感官剥夺与方向感缺失成为城市居民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大问题。①关于保罗·维里亚奥的速度理论,详见保罗·维里亚奥:《解放的速度》,陆元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而该书所指出的便是城市人群如何定位自身的问题。根据作者的归纳和分析,现代城市生活经验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密不可分。资本主义发展史与城市日常生活经验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广大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目前众多关于地理批评与空间批评的学者、地理学家、城市规划学家等常常以城市的大小与功能、城市的位置、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空间结构关系等对不同城市进行分类;或使用经济容量、人力资本、信息流通、政治参与、生活质量、文化底蕴等不同量化指标来划定不同等级的城市。另外,许多后现代工业城市也无法纳入这种等级体系之中。在《文学次级城市》(Literary Second Cities)②Jason Finch,Lieven Ameel,Markku Salmela,Literary Second Cities,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7.中,众多文学地理学研究者试图挑战这种分类机制。《文学次级城市》是一本集结2015年在芬兰埃博学术大学(Abo Akademi University)召开的同名学术会议成果的论文集,该书引导大众去关注那些被广大研究者忽视的非一线的、具有标签性和特色的城市——次级城市。③目前尚未有对second city统一与规范的翻译。为避免与二类城市(second-tier city)概念相混淆,本文将second city译为次级城市,用来指代被著名或重点城市名声所遮蔽,但仍然在周边区域甚至整个国家内占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或社会地位的那些次级城市。根据巴特·库宁(Bart Keunen)的定义,次级城市指的是“只在世界部分地区具有有限可见度并且影响力有限”的城市,参见Jason Finch,Lieven Ameel,Markku Salmela,Literary Second Cities,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7,p.22。诸如纽约、巴黎、东京、伦敦等特大综合型城市常常被纳入广泛的考量与研究,而学界对于那些具有特色功能的城市往往投入的关注不多,比如拉斯维加斯、迪拜、威尼斯等。这些具有特色功能的城市同样可以作为案例样本来研究。在庞大的城市网络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中小型城市在全球城市资源流转、功能分配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文学次级城市》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那些不被我们关注的次级城市的文学再现。我们不再以面积、人口来衡量城市,而是从功能、作用等来定义城市。文学中的次级城市研究为我们理解城市发展路径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文学次级城市》一书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不仅提出了文学城市研究的方法、路径与核心议题,同时也对世界城市与次级城市的关系进行梳理。第2部分关注4个笼罩在一线城市阴影下的城市,包括18世纪的布里斯托、20世纪的伯明翰、爱沙尼亚第二大城市塔尔图以及美国拉斯维加斯。在该书的第3部分中,“互为争议的记忆”(contested memories)成为核心理论来源,许多“边境城市”充当了重要的文化角色,这些城市提供的记忆资源与主流城市的记忆资源呈现相互对抗的局面。土耳其的迪亚巴克尔与爱沙尼亚的纳尔瓦这两个并不出名的城市均在国家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书的第4部分探讨了由互相关联的小城市组成的次级城市。苏菲·温纳斯基德(Sophie Wennerschied)从现象学角度研究当代瑞典小说,关注由青年占据的包括地窖、空置校园建筑以及荒原等特殊的城市“亚空间”,这些“亚空间”成为繁衍青年亚文化的重要场域。从小说的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后工业城市的碎片化都市经验与社会关系重新定义了城市生活。在该部分最后一篇关于移动文学景观的研究中,杰德·彼得尔(Giada Peterle)提出在旅游城市威尼斯周围,灰暗、朴素、平常的城市景观与威尼斯的旅游美景完全不同,这就为我们打开了城市美学研究的全新维度。
作为文学城市学的代表之作,该论文集探讨了如何通过文学再现来研究现实城市的问题。作为研究文学中的空间再现的学科,文学城市学涵盖了文学地理学、空间人文以及地理批评学等学科资源。正如在该书结论部分所指出的,作者探讨的所有文学城市(literary city)在某种意义上均属于次级城市的范畴。对这些次级城市进行文学再现,不仅可以认识到这些城市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如何认识城市的多样性与多元性。我们不再以边缘与中心的二分法来定义城市,而从更为实际的切面去认识那些被知名城市的光芒所遮蔽的城市。许多城市虽然没有很高的声誉,但却依然在城市发展史中,特别是在城市更新与社会变革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这些城市也在不断经历着发展与演变。
《文学次级城市》的结语部分指出,目前研究城市文学有以下路径:第一,文学地理学研究者运用城市文学材料,关注次级城市的生活经验(次级城市形象与次级城市的地方感);关注次级城市沦为工业发展牺牲品的过程;关注城市空间身份政治(特别是移民);关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地理认识的来源——“一种对学术话语的补充与对立”。①Jason Finch,Lieven Ameel,Markku Salmela,Literary Second Cities,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7,p.247.第二,关于城市的文学再现问题渐渐淡出研究视野,而基于文学创造、传播、消费机制而确立的不同城市的等级标签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换句话说,作者、作品、读者与文学代理、出版机构在城市等级划分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不同文学地图的绘制是否暗含了复杂的权力关系?
本文从空间和地理批评出发,总结了近来欧美城市文学研究的两大新动向。欧美城市文学不断更新、变换理论研究范式与框架,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地理与空间批评研究已逐渐开辟了新的道路与方向,为中国城市研究提供了诸多新思路。从理论贡献来说,文学城市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富有意义的观点:第一,我们需要找到被宏大叙事所覆盖的、历史褶皱中的某些地方性与个体性元素,挑战固化的城市建构观,避免对城市采用单一化的量度与标准去评判。第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不同的文艺形式参与了城市的建构,不可以忽视文艺形式所具有的巨大的功能性作用。对于城市的再现与批判,成为当代众多知识分子的责任。第三,后现代城市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具有鲜明的特色。城市空间的异质性以及空间与时间的互动性对于城市研究者而言是一大挑战。第四,对于文学城市的书写并不仅限于全球城市、特大城市或其他著名城市,我们也需要关注那些被忽视的边缘性城市的历史角色、发展脉络以及城市架构。
文学城市学以文学地理学、空间人文、地理批评等理论为基础,兼具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分析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与文化提供了借鉴,这些借鉴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中国城市以及城市与人的关系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现代文学城市学同样是一个亟待研究者探索的领域。从文本再现的城市文学地理到城市文学心理学研究,中国现代城市文学需要借鉴更多其他学科的城市研究理论资源,丰富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再现城市的理解与认知,并提供城市研究的“中国版本”。
不过,我们也要对国外城市研究方法的普适性与范式意义具有清醒的态度和认知。广大研究者需要对国外研究理论框架是否能应用到中国情境之中加以甄别。
在对众多不同类型文本的分析中,怎样划清学科边界(或者,我们无需划清学科边界?),也需要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从文学研究的学科角度来说,文学与文化研究者往往基于文学文本研究文学对于城市的再现问题。从地理到空间,欧美城市文学研究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城市与文学关系的途径。城市文学研究需要从文本出发,更好地厘清文学生产机制、文本构建形态以及文本历史情境。在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的过程中,文学文本如何再现城市,城市如何影响文本,成为大家需要不断思考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