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镇痛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2023-03-31 06:25郭松李军文周娟叶子翔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腕踝针液量痉挛

郭松 李军文 周娟 叶子翔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研究报道显示,2050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将接近5亿[1],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加,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2]。前列腺增生主要体征为膀胱刺激征和膀胱梗阻,导致男性排尿障碍,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和尿频。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3],但PKRP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术后疼痛、膀胱痉挛及尿道出血等[4]。老年人随年龄逐年增长,机体各项生理机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对术后并发症的反应更强烈,不利于其术后康复。腕踝针是20世纪70年代张心曙教授团队发明的现代皮下浅刺针法,用以治疗全身疾病,因其无痛、无创、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5]。本研究探讨腕踝针对老年患者PKRP术后康复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2月我院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①年龄≥60岁;②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及手术指征;③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择期手术患者;④意识清楚,能够有效沟通;⑤知情同意。排除条件:①除镇痛泵和腕踝针,采取其他镇痛措施;②腕踝针操作部位有外伤、水疱、水肿及周围皮肤不完整等;③存在四肢感觉障碍,如瘫痪等;④术后病情恶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冠心病等。剔除条件:①腕踝针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晕针等;②治疗期间提出退出该实验的患者;③治疗期间因病情变化需要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A组(镇痛泵组)30例,B组(腕踝针组)29例,C组(镇痛泵联合腕踝针组)31例。三组患者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1.2 材料

(1)腕踝针:选用0.25 mm×30 mm一次性使用无菌毫针。

(2)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药物使用舒芬太尼。

1.3 实施方法

(1)A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药液配制为2.5 μg舒芬太尼与4 μg托烷司琼,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体积增加到170 ml。镇痛泵参数设定为2 ml/h,最长给药时间为72 h,当患者感觉疼痛可手动增加镇痛药,每次0.5 ml,两次给药时间要间隔≥15 min。

(2)B组:采用腕踝针治疗,依据张心曙撰写的《实用腕踝针疗法》中腕踝针针刺选穴及位置实施操作,具体方法如下:①双下1区,为内踝和外踝上约三横指环踝1圈,跟腱内缘与内踝之间;②双下5区,为内踝和外踝上约三横指环踝1圈的外踝区域。术后1 h内和术后1、2 d的15:00—17:00,安尔碘消毒皮肤,一次性针灸针针尖朝踝部,与皮肤呈15°夹角,快速刺入皮下22~25 mm,然后针灸针平放,胶布固定,每次留针2 h。

(3)C组:采用镇痛泵联合腕踝针治疗,具体方法、时间与A组和B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1) 膀胱痉挛:记录三组患者术后24、48、72 h膀胱痉挛程度。膀胱痉挛评价标准[6],无膀胱痉挛性收缩0分;尿意紧迫感、便意紧迫感、膀胱疼痛、膀胱压力高致冲洗不畅各1分;尿管周围有尿液溢出、尿反流、疼痛难忍各2分,总分为10分,膀胱痉挛为评分4分以上。根据膀胱痉挛发生频率的不同划分为4个等级,无痉挛:无膀胱痉挛的发生;轻度:为每天膀胱痉挛5~6次;中度:每1~2 h发生1次膀胱痉挛;重度:几分钟发生1次膀胱痉挛。

(2)术后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评估机体是否贫血并反映机体的营养水平和出血状况,采集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的血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

(3)膀胱冲洗液量及持续时间:膀胱冲洗液是生理盐水,每袋3 L,手术完成后手术室护士为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并及时记录膀胱冲洗开始时间,随时查看膀胱冲洗液量。患者到达病房后继续进行膀胱冲洗,依据冲洗液的颜色及形状,由责任护士及时调节膀胱冲洗的速度,确保冲洗通畅,直到膀胱冲洗液清澈透明无异色、无血凝块及絮状物。膀胱冲洗液量为膀胱冲洗操作开始直至结束时所用的生理盐水总量。膀胱冲洗时间为膀胱冲洗操作开始直至结束时持续的时间(<0.5 h忽略不计,≥0.5 h计1 h)。

1.5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三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K-WH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膀胱痉挛程度比较

三组患者术后24、48、72 h膀胱痉挛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术后24、48、72 h B组和C组膀胱痉挛程度均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膀胱痉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膀胱痉挛程度比较

2.2 三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三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术后第3天B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指标比较(g/L)

2.3 三组患者膀胱冲洗液量及持续时间比较

三组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液量及膀胱冲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B组和C组术后膀胱冲洗液量均少于A组(P<0.05),B组与C组膀胱冲洗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膀胱冲洗时间均短于A组,B组膀胱冲洗时间短于C组(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膀胱冲洗液量及持续时间比较

3 讨论

3.1 膀胱痉挛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PKRP术后24、48、72 h的膀胱痉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48、72 h B组和C组膀胱痉挛程度均低于A组,B组和C组膀胱痉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腕踝针可减轻PKRP术后膀胱痉挛的程度。相关原因可能是腕踝针和针刺疗法有相同的行气作用。患者PKRP术后针刺可刺激体内经络,疏通膀胱经络的气血,松弛平滑肌,迅速解除术后膀胱痉挛,缓解术后痉挛性膀胱疼痛[7-8]。腕踝针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参考现代医学神经电刺激理论而产生的,PKRP术后腕踝针针刺双下外踝部位第1区域、第5区域,这两个部位主管膀胱和肾,有抗御外邪、调和脏腑功能、疏通经络、促使机体内气血循环的作用,可减轻患者膀胱痉挛程度[9]。许金琴等[9]研究显示,腕踝针结合耳穴贴压对预防及减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频率和程度有很好的作用。因此,腕踝针镇痛治疗对缓解PKRP术后患者的膀胱痉挛程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2 术后血红蛋白水平

出血是PKRP术中及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10-11]。术中或术后止血不及时或止血方式不当、膀胱冲洗引流管没有维持通畅,都会使血凝块堵塞尿道,进而造成膀胱内压增高;由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多为高龄男性,慢性病较多,免疫力、抵抗力低下,老年患者对术后切口的自我保护及应激调节能力减退[12],会使切口出血进一步加重,导致老年患者出现严重血尿;血凝块同时也会阻塞尿道或引流管,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水平,表明PKRP患者手术期间或术后(或两者都有)出血较多,更容易导致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这与Yang等[14]、Lu 等[15]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B组高于A组,提示腕踝针镇痛对维持PKRP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镇痛泵镇痛。可以解释为腕踝针可增多机体内血清铁的数量、加快铁等其他造血物质的消化、转运及使用、促进骨髓生成造血干细胞,从而进一步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使用等,与针刺疗法有相似的作用[16]。

3.3 膀胱冲洗液量及持续时间

持续术后膀胱冲洗可有效清除PKRP术后膀胱内血凝块和细菌等异物,减少手术切口组织液渗出,预防膀胱感染。在膀胱冲洗液澄清并且没有血凝块和出血以后可以停止对膀胱的连续冲洗[17]。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术后膀胱冲洗液量及其持续时间均多于B组和C组,表明腕踝针的止血效果优于镇痛泵,B组和C组均可有效减少PKRP术后膀胱冲洗液量,缩短膀胱冲洗时间。可以解释为腕踝针的止血效果与针刺疗法的止血效果相似[18]。相关研究显示[19],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常常会加重脏腑气血津液的流失,控制血液失调,血溢脉外、血瘀阻络以及血不循经而造成“虚劳”和“血证”的出现。腕踝针针刺疗法可以经过“以通郁闭之气”外踝部穴下第1区域、第5 区刺激主膀胱、肾脏,改善经络气血循环,对脏腑的衰弱情况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从而达到经络通畅,气血充盈,营行脉中,预防“虚劳”及“血证”的出现[9]。腕踝针还具有扶正祛邪、调气血、通经络、气血津液重新生成的诊治效果。

综上所述,使用腕踝针或者镇痛泵联合腕踝针相比较于单独使用镇痛泵,更有助于促进PKRP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出血及膀胱冲洗液量和时间,有利于老年人PKRP术后康复。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未来期待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研究作为证据支持。

猜你喜欢
腕踝针液量痉挛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TAP阀压开地层解决方案及其在苏南的应用
工程因素对页岩气井产水的影响分析
腕踝针治疗疼痛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析
CO2 驱低液量高气液比井下气锚模拟与优化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临床问题 如何记录出入液量更准确?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