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训练融入小学啦啦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23-03-30 05:08王妍任雪英
当代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师

王妍 任雪英

啦啦操是新兴的一种艺术体育运动,在推动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意义重大,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其在教师主体地位方面较为重视,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因此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体适能是指导性的一个运动新思想名词,其重视的通过运动推动特殊群体健康体适能水平的提高。小学生正处于重要的生理机能、身体发展阶段,体育课程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在推动其身体健康方面有重要价值,在啦啦操教学中融入体适能训练,可以保证体育教育目的的顺利落实,促使小学生能更好的进步、成长。如今人们对素质教育较为重视,而小学体育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方式,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实际中体育课通常应用的教学模式为一刀切,对学生独特的个体特性有所忽略,因此小学教育者需要积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体适能训练主要指依据学生体能标准、个性化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制定,以此推动小学教育健康化、个性化的提高。其起源于美国,对人体机能在环境中的适应情况进行描述,是重要的对人体健康情况进行衡量的标准。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深入促使体育教学中逐渐深入体适能概念,其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可以推动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效果。小学体育课程自改革以来就较为重视健康第一的理念,将体适能训练理论应用于小学啦啦啦操教学中,不仅可以对啦啦操教学的内容进行丰富,还可以指导教学的有效进行,为学生体适能水平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啦啦操教学中融入体适能训练的方法、理论,不仅可以对啦啦操教学的理论进行丰富,还可以保证健康第一教育理论的有效落实。本文主要分析小学啦啦操教学中融入体适能训练的方法,旨在为小学教育者提供借鉴。

1 体适能概念综述

第一,体适能在国外的定义:国家不同在对体适能的理解方面也存在差异,通过对德国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他们认为日常中完成工作的能力就是体适能;而法国学者认为人体在适应外界需求的同时将工作完成的能力就是体适能;日本学者认为在战胜疾病痛苦、和疾病抗争时身体的强度均属于体适能。美国医学会认为体适能的主要内容包含四点,其一为心肺适能;其二为身体指数;其三为肌肉适能;其四为柔韧性;总而言之不同国家在理解方面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讲其本质就是通过对相应部位的锻炼推动自身提高,不仅包含身体延展性、肌肉力量的提高,还包含精神的提高。

第二,体适能在国内的定义:我国学者在对体适能概念进行研究的时候多通过体制概念对其进行表达。相关学者认为体质就是日常生活中对荷载活动进行应对的能力,不仅可以适应紧急情况,还可以有效将各种活动完成。也有学者认为体能主要包含健康和竞技体能两种,而所谓的而健康体能就是保证工作效率、生活习惯良好性的体能;经济体能就是保证运动成绩良好性的体能。在体适能方面我国的研究理论多通过总结、思考竞技体育事宜获得,希望在运动员训练中融入体适能训练,以此推动其运动成绩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2 小学啦啦操教学中融入体适能训练的意义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较为重视,其中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加工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是教师的主要内容,但实际实践中教师普遍存在迷茫的情况。想要顺利的在啦啦操教学中融入体适能训练理论,就需要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学进行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小学教学中并没有开设此种课程,由此可见在啦啦操教学中融入体适能训练为小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通过对国外成熟的体适能理论进行借鉴,并依据我国国情逐渐改变以往的体育教学形式,从而更好的保证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地位的充分发挥,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有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小学啦啦操教学中体适能训练的优势分析

第一,有利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体适能训练是新型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在推动体育理念更新方面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保证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方法。如今健康生活理念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在艺术体育课堂、生活中进行良好的体能锻炼,同时可以形成正确引导,使其能充分明确艺术体育的独特魅力。

第二,有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艺术体育教学中应用体适能训练,其主要理念就是保证学生能健康发展,依据学生实际的个体情况、体能素质进行向精细化研究的同时进行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制定,以此避免实际教学中学生个体情况有所忽略现象的发生。体适能训练在各个方面均有存在,因此在小学啦啦操教学中融入意义重大,合理通过体适能训练对学生的性质进行合理的打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可以推动其综合素质以及教学总体质量的提高。体适能训练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各种困难问题的同时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有利于其心理人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体適能训练的本质就是依据学生实际素质情况保证其身体水平和自身的能力发展相符,充分对体适能训练项目进行设计的同时保证训练节奏规划的合理性,以此推动教学有效性、科学性的提高。在体适能训练中推动学生身体素质、心智的成长,使其养成不怕吃苦、永不放弃的精神,以此达到磨炼学生心智、体能的目的。

第三,有利于学生参与兴趣的提高以及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常规体育教学中主要的推动体能提高的方式就是跑圈,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还会导致其出现厌烦情绪,而体适能训练会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肌肉、心肺、协调性、柔软性等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其积极性,还可以推动其自身体能的提高。体适能训练的应用会将其理论和模式当作依据开展 教学,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加深其在技术动作方面的理解程度和记忆度。传统的啦啦操教学中,学生只能跟随教师进行学习,而体适能训练的应用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且能让学生充分的对自身看法进行表达,不仅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其自信心。体适能训练的应用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模式的落实,学生可以充分对自身想法进行表达,而教师也能在实际中虚心听取,增加了师生沟通交流机会的同时有利于彼此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四,有利于学生基本体能和技能提高:在小学啦啦操教学中应用体适能训练,通过对基本素质、体能训练实际情况的分析,进行训练计划的分层设计,以此推动学生基本体能的提高,保证其体魄的健康性。另外体适能训练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良好发展目标的制定,并以此进行发展,从而为社会、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体适能训练的应用会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全面考虑所有学生,教学中会通过孤立方式指导小学生,使其能勇敢的进行演示,以此加深其影像,从而推动学生技能的提高。

4 小学啦啦操教学中体适能训练应用的问题分析

第一,未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且负荷量较低:实际开展艺术体育教学中仍存在教师占据主体地位的情况,学生在实际中仅能依据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另外由于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的内容导致实际训练的强度和相关标准不符,减少了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负荷量,不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

第二,教学内容、方法不合理:在啦啦操教学中仍应用以往的常规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性的对啦啦操套路进行修改,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实际教学中对技能技巧较为重视,几乎并未教授理论知识,也没有告知学生受伤的处理方法和急救常识,因此无法有效普及安全教育知识,单一的教育内容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小学啦啦操教学中体适能训练应用的策略

第一,保证体能锻炼习惯的良好性:小学啦啦操教学后需要保证学生体能素质的良好性,但实际中小学中的艺术体育课程响度较少,因此会限制学生的体能状态,外加场地或设施有限,教育质量也会阻碍体能训练的效果,因此课后的训练意义重大。课后练习不利于学生安全性的保障,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对安全知识进行普及,提高其安全意识,且实际中需要让家长进行监督,确保环境安全后再进行训练。如今体育课考试中会通过统一的评分标准、考试内容进行某项运动项目的考试,但不断改革的教学体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上述方法已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求不符,不仅会扼杀弱势学生的行气,还会导致能力强的学生出现懒惰情绪,因此实际在制定体育考试办法的时候,需要重视其在锻炼习惯形成、练习兴趣提高、运动思想完善方面的作用,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考试标准的制定。以此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效练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同时推动其自身体育能力的提高。

第二,保证体适能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相同,实际开始教学前需要细致、全面的排查学生,检查其身体情况和体能情况。较多小学生因长期宅家导致体能退化情况出现,因此需要严格依据学生情况合理对啦啦操教学活动进行安排,在切合实际的同时保证其丰富多彩。另外实际中需要精细化管理每位学生,通过记录卡记录每位学生的训练、健康情况。实际落实体适能训练的时候,需要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落实,减压、健体的同时兼顾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实际中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而啦啦操的开展主要在于放松学生的身心,以便其能在学习中更加积极的投入,推动其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实际进行啦啦操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趣味性活动的设置,同时准备好活动场地和器材,以此保证啦啦操教学能有趣、高效的开展。

第三,保证体适能环境的合理性,以此保证课程科学性的提高:个人化的体适能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理念的顺利落实,还可以保证训练的针对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合理的对所用器材、场地等进行分配,同时需要严格进行纪律的制定,小学生普遍存在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纪律制度对其实际行为进行规范。在对啦啦操活动进行设置的时候,需要保证其趣味性和多元化,以此推动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例如在开展哗啦圈联系的时候,教师需要先对动作要领等进行讲解,学生掌握后就可以通过段位的设置推动学生积极性、成就感的提高,以此保证其能依据自身的目标奋力前进,增加活动兴趣的同时推动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四,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体育课相对来讲科室较少,因此较多教师会对其有所忽略,实际教学中仅重视技能技巧的传授,并未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实际中需要改变此种观念,重视体育常识的普及,尤其是体适能的锻炼原理,例如肌肉理论的评估原理、心肺锻炼原理、运动技术组成、肌肉容忍性评估等,同时需要进行啦啦操教学中常见的导致运动损伤出现的因素进行讲解,且需要进行治疗、预防方法的讲述,以此保证学生无论在心理还是知识方面均做好准备,不仅可以避免损伤的出现,同时可以及时正确的对损伤进行处理。相关学者指出,想要保证教育效果的提高,就必须保证其触及学生精神需求以及情感意志领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此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往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求所有学生的技术、技能相同,因此学生感兴趣较低;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较高,可以完成自我约束、学习和评价,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在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活跃度提高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第五,对教学方法、形式进行完善、优化:啦啦操教学中想要保证体适能训练的合理应用,就需要对以往的教育的形式、手段进行改进,以此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科学化。(1)以往进行啦啦操教学的时候,对啦啦操技术教学较为重视,很少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实际授课中也多依据自身的经验、感觉开展课程,很少对学生实际的负荷情況进行定量测量,较小的运动负荷无法推动机体产生效能反应,而较大的负荷又会导致脏器损害,因此在实际进行啦啦操教学的时候,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定量负荷量。实际中音乐的快慢会对啦啦操运动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单位实际内频率和心跳呈正比,一旦心率达到无氧心率就会成为竞技啦啦操,而全民啦啦操需要心率和大众锻炼要求的范围相符,想要推动学生心肺耐力的提高,就必须保证每周开展至少三次的啦啦操训练,其为保证每次训练的时候有效性率持续在半小时左右。

综上所述,和常规教学相比,在小学啦啦操教学中应用体适能训练,效果理想,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以保证其能熟记各种技术动作,实际对体适能训练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保证其科学化以及运动强度的适宜性,以此保证最大程度推动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常规体育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仅能被动的听从安排,因此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而体适能训练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性、愉快性,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中在设计啦啦操教学课程的时候,需要综合全面的进行考虑,不仅需要明确学校的实际设施情况,还需要对年龄、年纪不同的孩子的特点、心理特征进行考虑,依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以此保证学生在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学习,加深其记忆的同时提高其理解度;应用体适能训练后就需要持续应用,以此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师如何说课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圆我教师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