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
作者:任艳妮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4238-4
出版时间:2019 年6 月
定价:79 元
信息科技时代,多媒体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信息传播由较为简单的电视、广播与报刊等传统传媒形式,转变为以手机、电脑等多元智能终端设备为载体,互联网为技术支持的现代化传媒形式,进而能更加全面地提升社会信息整体传播效率。基于此,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持续创新发展将得到极强媒介力量支持。任艳妮编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认为,信息时代下大众传媒形式的创新发展,可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外环境的转变,并引领人们从传媒学视角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发展进行重新审视与研究,从而由理论创新和实践需求方面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年6 月出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明确表示,全媒体的社会大环境中,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电视及广播等为传播渠道的大众传媒形式,已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广泛、深入应用,对大众意识形态、三观理念与行为习惯的转变和发展有深刻影响。所以,基于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研究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对此,该书主要从三个方面深究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实际:首先,将思政教育有效性发展视作核心命题基础上,由传播学视角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新一轮审视,围绕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开展系列研究活动;其次,结合传播学理论系统中的传播效果理论、受众理论、传播模式理论等知识,详析思政教育传播理论体系在增强思政教育有效性中的全新话语权,进而为人们构建新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指引正确方向;最后,通过反思与自省方式得出系统性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模式的创新路径,以保证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能在全媒体时代保持稳定、持续提升状态。综合来看,该书主题明确清晰、结构科学合理、叙述繁简得当,是一本可读性与实用性较高的优质书籍。
就时代发展形势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实况来看,各种信息科技技术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深入运用,不但为高校开展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政教育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与便利的教学载体和先进教育工具,还极为高效地扩宽了思政教育传播范围,促使思政教育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以此增强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渗透效率。但同时,信息科技技术的运用也对高校开展相应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带来巨大冲击力,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社会中的有效传播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致使大学生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变得复杂,高校教师在传播思政教育知识和信息过程中的主体权威地位逐渐降低,以致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难度增大;其次,信息科技时代到来之际,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与个性发展需求,且学生学习关注力也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运作而被转移至其他地方,以致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效果受到严重不良影响;最后,信息科技时代下所产生碎片化信息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思政教育价值传播环境的恶化,大学生思政教育价值流失问题频发。同时,信息化社会也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方式与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综合上述内容不难发现,信息科技时代背景下,优化、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模式势在必行,高校可根据以下要点全力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模式的创改发展,以便全方位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第一,增强思政教育者综合素质。教师作为有效传播大学生思政教育信息主要力量,其综合素质水平对具体思政教育传播效率有深远影响。所以,思政教师应在时刻注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前提下,借助多元信息技术发展优势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整体效果,并在确保其思政素养能跟上时代发展脚步 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建立良好实时互动交流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减少阻碍思政教育传播的不利因素;第二,加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的监管力度。信息技术得以广泛运用情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环境将会变得极为混乱,政府、社会与学校应联手创建良好信息互动、共享系统,通过制定针对性管理法规、定时肃清信息传播环境等形式,全力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以此使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走向健康、正向发展之路;第三,加强培养大学生综合媒介素养。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需重视培养学生信息辨别能力的现实意义,通过科学教育手段与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媒介素养,让其能在混乱信息传播环境中准确选择优质思政教育信息,并合理评价这些信息,以此为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奠定思维认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