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元奇(婺源县委党校)
眼下正值春满大地、花香四溢之时,走进西坑村,放眼望去,一排排具有徽派特色的白墙黛瓦的院落错落有致,在一条条溪流、一棵棵果树和一片片茶园的装扮下显得格外诗情画意。然而,谁又能想象昔日此地脏乱差的景象?
自古以来,西坑村虽占据丰厚的地域优势,但始终被贫穷落后所困扰。穷则思变,在上世纪90年代,有想法的西坑人就开始背起行囊,走出家门尝试创业了。起初是从事简单的木门生产加工,后来发展到由创业成功的西坑人对西坑本土的亲朋好友进行“传帮带”。就这样,更多的西坑人投入到木门加工行业,如今,西坑村已享有“门业之乡”的美名。据不完全统计,在外经营门业的西坑企业家有300余人,年收入达60亿元,这些成绩与西坑企业家们的团结互助、拼搏进取、勤劳奉献,及其回馈家乡的情怀是分不开的。不忘初心、抱团致富的“西坑人精神”不断激励着所有西坑人,这无形中为发展西坑村经济和村“两委”积极引导群众发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坑村是婺源县城的“后花园”,为了打好这张牌,近两年,西坑村“两委”借婺源县委、县政府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先后投入几十万元,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西坑村利用被拆除的破烂房屋地基和新盖房屋前庭后院,发展既可以观赏又具有实用价值、经济效益的作物种植,着力打造好乡村庭院立体种植景观。充分利用农户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土地,由村委会出资栽种果树、茶叶和油菜花,承包给附近农户养护,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归农户所有,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以点带面、样板引路的“种、养、包”庭院经济的发展新格局,逐步实现庭院经济辖内全覆盖。目前,西坑村正不断拓展庭院经济的内涵,以种植水果、茶叶、油菜花等为主的种植型,和以养鸡、鸭、鹅、猪、羊为主的养殖型等多种庭院经济遍布全村。
打造美丽庭院,不但催生了庭院经济,更激起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从西坑村“两委”为村民营造了美好的居住环境后,村民不仅养成了不乱扔、乱倒垃圾的习惯,还养成了看见垃圾就自觉清理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