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颖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工作中的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引起大多数群众的共鸣,能使人受到鼓舞,能激发群众的精神力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于几代人。作为一种受众群体广泛,传播效果好,社会接受度和讨论度高的传播载体,文艺作品在宣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今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往往少有关注度和讨论度,但在央视黄金档播出的《觉醒年代》却数次登上热搜,点燃了年轻人的追剧热情,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3分。这种现象级作品的出现值得我们深思,可见运用好文艺作品这个传播工具,充分发挥好文艺作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功用,对党史学习教育大有助益。
关键词:文艺作品;爱国主义;党史;《觉醒年代》
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党史工作,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创新和前进的力量,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联席会时特别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不能为轻歌曼舞所娱,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文艺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用文艺作品的形式宣传我们党的历史和弘扬爱国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文艺作品在党史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央和地方党史专门机构的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党史工作队伍逐步形成。多年来,党史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理论创新、资政党和国家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史工作队伍也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
如今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党史工作“三支队伍”的主体作用,还要积极发挥文艺工作者的补充辅助作用,以文学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现党的光辉历史,阐扬党的伟大精神,从而创新党史工作的方法,增强党史教育水平,扩大党史教育覆盖面。在中国的革命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白毛女》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革命家庭》、《赵一曼》、《燎原》、《英雄儿女》、《大浪淘沙》等,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开国大典》、《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血战湘江》、《建党大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等等,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历经岁月洗礼仍旧经典,仍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取得伟大斗争的胜利。
二、当前红色文艺作品存在的问题
运用好文艺作品这个宣传武器对于推进党史教育,塑造社会风气,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红色文艺作品市场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优秀红色文艺作品数量少
纵观当前文娱市场,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总体数量近年来呈现显著上升趨势,很多知名的编剧,导演,演员和制作班底加入到红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当中,但是数量虽然增多,质量上却良莠不齐,其中剧情严谨、角度客观、贴近史实、传播度高、评价好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很多影视剧打着红色题材的旗号胡编乱造,把红色剧拍成流量明星碰瓷正剧的狗血偶像剧,把抗日剧拍成手撕鬼子的神剧雷剧,把历史剧拍成为反面人物著书立传的烂剧。在资本的催生下,一部部披着红色外衣的文化垃圾充斥着影视圈。
文娱市场太需要像《觉醒年代》等这样教科书级别的扛鼎之作了。《觉醒年代》这部作品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真实客观地回溯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生动再现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深刻讲述中国人民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为叙事中心,从思想和文化变革的角度观照中国从封建社会到旧民主主义革命并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再现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中华大地上孕育,如何推动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彰显出是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历史逻辑。观看该剧,极易沉浸其中,跟随剧情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纷乱中国,观察近代风云变局,思考时代命题,体悟初心使命,升华理想信念,在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中述往思来,向史而新。类似的优秀作品还有《海棠依旧》、《跨过鸭绿江》、《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元帅彭德怀》等等,但是这些优秀作品的数量和占比量都过低。
(二)红色文艺作品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
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一直是中国文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影视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优秀的红色文艺作品承载了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敌入侵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政治功能。近年来,红色题材影视作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许多作品在观众中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然而,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部分作品中,导致一部分影视作品的质量大大降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歪曲中国革命史,抹黑英雄人物,虚无马克思主义,为抗战时期的反动人物翻案等方面。经常被吐槽的“抗日神剧”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作品的典型代表,抗日神剧对抗战史娱乐化、游戏化,调侃甚至亵渎革命英雄人物,对国人对史实的正确认知对革命英雄人物的认识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危害极大,影响极深,如果人们被这种错误思潮所蛊惑,不仅会产生“虚无历史”的错误思想倾向,还会动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守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信任。文艺作品受众群体广泛,受众认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深浅不一,对是非和史实的判断能力也参差不齐,被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文艺作品不仅起不到正向的宣传作用,反而造成消解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扭曲人民对党史国史的认知,削弱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被西方思潮和平演变等负面作用。
(三)红色文艺作品“泛娱乐化”问题突出
红色题材文艺作品除了具备文艺作品文娱的特征,更具有严肃和实事求是的政治特征。但是如今文娱市场里的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并不都兼顾二者,很多红色题材的作品存在着“泛娱乐化”的问题。将严肃的史实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用不负责任的、浮夸的、戏谑的表现形式进行娱乐化表现。
首先,“泛娱乐化”思潮强调人的主体独立性,推崇物质主义,突出感官享受,在道德上提倡去崇高化。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网络上存在一些“戏说”和抹黑中国革命史、党史的影视剧,它们解构集体历史记忆,造成人民对党史知识的误读、对党的历史的错解、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漠视、对党的领导人和革命英雄人物的贬低,导致人民无法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其次,“泛娱乐化”思潮崇尚浅薄和庸俗,模糊人生的意义,弱化政治信仰,消解政治认同,具有明显的“非政治化”倾向。在党史教育工作中,“泛娱乐化”思潮倾向遮蔽党史教育的政治性内容、消解党史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弱化人民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认同,消解人民对党的认同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造成人民对党和国家路线、政策、纲领的曲解和误读,甚至质疑党的执政合法性、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文艺作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运用路径
虽然在现有的文娱市场中,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存在着诸如数量少占比低,历史虚无主义和泛娱乐化盛行等问题,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经典的,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远的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地道战》、《地雷战》等,近的有常年在各大视频网站历史剧分类霸榜的《亮剑》、《潜伏》、《北平无战事》等,近年来又新增了《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等。尤其是从开播到播完,甚至至今都在散发余热的《觉醒年代》。这部讲述建党过程的历史剧,全剧无流量演员引流,无各大平台宣发,但就是这样一部看上去不会激起太大水花的正剧,在全年龄层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中引起了剧烈反响,受到了一致好评,在视频弹幕里,刷屏的“致敬”、“缅怀先烈”和“吾辈当自强”等主流弹幕,彰显着这部剧在受众尤其是青年观众中起到的正面影响。通过这些优质的红色文艺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文艺作品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巨大的推进作用。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的正面推动作用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深化党史研究,尊重客观史实
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对此,习近平指出:“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拍摄和审查问题的规定》、《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调控管理办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影视剧的拍摄和播放作了明文规定,对创作者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不是没有准入门槛的,不是可以随意戏说的,创作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尊重客观史实不能胡编乱造。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作为政治性极强、敏感度极高的文艺作品,创作者更要讲政治、守规矩、顾大局,不越法律和道德底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站在推动巩固人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高度,自觉承担起新时代背景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神圣职责,带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传播者、引领者、建设者。
创作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必须要深入学习研究当时史实,要做到言出有理,言出有据,要依托真实的史料和文献进行艺术创作。只有尊重历史、了解历史、用好历史,才能做到对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地反击。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党史类文艺作品存在着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性问题,也是党性问题。2014年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一部质量上乘历史剧,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才可以称得上是好的作品,才能经得起人民评价和时代检验,发挥其社会效益。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线,也是繁荣发展我国文艺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需求的类型、层次日趋多样,人们的文艺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思想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既对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只有把人民新的文化诉求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功去抒写、抒情、抒怀,才能赢得人们广泛的精神共鸣,实现文艺事业新的跃升。红色文艺作品创作者只有扎根人民,融入人民,以人民为本位,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品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创作者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民族和历史负责的态度,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深度挖掘真实的历史,提炼出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努力创作生产集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一部优秀的作品只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才能从内心深处切实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
人民是文艺作品的鉴赏家和评论员,文艺创作能否成功,文艺作品的价值能否實现,关键取决于人民认同与否。习近平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其中的“人民评价”,无疑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标准,向来为文艺家所重视。著名作家赵树理把自己的小说读给不识字的农民听,来判断是否具有感染力。延安时期的不少画家,喜欢把自己创作的作品摆到群众的炕头上,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事实一再证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艺术的温度,也决定着价值实现的程度。所以,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牢牢把握文艺人民性的价值坐标,自觉做人民的小学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创作生产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体制的改革关乎文艺市场的繁荣程度,相关部门只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动力,培育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繁荣文艺市场。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创新创造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创作活力。“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在当前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要站稳人民立场,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要通过改革使文艺工作者更加潜心于创作,静下心来搞创作,深入生活搞创作,不断出精品。二是要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激发体制活力。方向决定道路,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明确改革主体框架,在新的起点上确保沿着正确的方向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向纵深发展,切实以改革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激发宣传活力。只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三是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妥善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不断激发效益活力。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其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改进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争取最大限度构建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综上所述,一部胡编乱造,粗制滥造的红色题材文藝作品不仅污染文娱市场,更浪费社会资源,也起不到正面作用。而一部尊重史实,以人民为中心,精益求精的作品则能够起到巨大的宣传示范作用。运用好文艺作品这个载体,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正面传播作用,将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注入巨大的推进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戴清.2015年中国影视评论状况综述[J].艺术百家,2016(01).
[4]聂湖,胡铁强.当前抗日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探究[J].戏剧之家,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