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传统古建筑之上,有许多含有鸟禽艺术形象的装饰及构件,这是民俗文化与古建筑营造艺术相融合的体现。古代建筑中的脊饰艺术以及木作、砖作、石作中的各类与鸟禽相关的装饰构件,在其传承演变中,深刻受到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中的思想观念、象征寓意通过这些带有鸟禽元素的建筑载体得以充分反映,民俗文化与整个建筑造型整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艺术体。
关键词:古建筑;民俗文化;鸟禽;仙人骑凤;脊饰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讲求实用还注重美感,古人总是充满智慧地对生活中的各类建筑进行塑造,对于皇家宫殿、庙宇道观等官式建筑主要体现其富丽堂皇、恢宏威严之气势,例如北京故宫、山东孔庙;而对于民间百姓之家则更多体现其端庄大气、疏朗淡雅之常态,例如山西乔家大院、江苏苏州园林。在千百年的建筑传承中,我国古代工匠逐渐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备的建造规范,从宋李诫《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在国内传统建筑建造中,大多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又有所变化。由于我国南北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建造工艺历经传承,逐渐形成了古建筑风格中“北雄南秀”的感官特点。
一、鸡与凤艺术形象在传统建筑脊饰中的民俗文化探析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常融入花鸟虫鱼、仙人神兽等元素,用来增添古建筑的生机与灵气。不论官式建筑还是民间建筑,其营造艺术中都包含有不少动物的形态,其中不乏鸟禽元素,又以鸡的艺术形象尤为常见。《春秋纬》有“玉衡星散为鸡”之说,意为鸡是下凡的星宿,是为灵禽。《风俗通义》的“鸡主以御死,辟恶也”说法,表明祀鸡祭门用以辟邪的风俗自汉魏时期就盛行于世。在古代春节的传统中,有“说畜日”一俗,《问礼俗》中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古人将开年第一日视为“鸡日”(吉日),又在房门上贴鸡画,这体现古人对一年美好开始的期盼。
鸡的寓意丰富而美好,传统屋室图饰中有雄鸡立于石上的形象,题为“室上大吉”(石上大鸡),寓意宅室迎祥、阖府安康。而其呈现于古建筑的各种构件之中,常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官式建筑屋脊檐角上的“骑凤仙人”,民间俗称“仙人骑鸡”。传统建筑房屋的戗垂脊和檐头一般会用戴钉帽的铁钉固定筒瓦,但由于钉帽造型简单、不够美观,古人便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到明清时期演化形成了由“仙人骑鸡”领队,后跟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小蹲兽,通称“仙人走兽”,梁思成评价:“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1] 。“仙人骑鸡”不仅是古建筑屋脊上的一种装饰,而且还有固定脊瓦防止下滑的作用,是一种兼具艺术美感和实用功能的装饰构件。
关于“骑凤仙人”的传说有很多:民间有传仙人为罚做司辰之神的商纣王,也有传仙人为夤缘攀附的姜子牙妻弟,还有另一种说法:齐闵王遭五国讨伐,战败出逃中走投无路之时,一只凤凰飞至身前,齐闵王飞身跨上凤凰,摆脱险境,化险为夷,据此,“骑凤仙人”亦有逢凶化吉之意。从简单的钉帽到制作精美的仙人,不仅凸显了浓郁的装饰意味,还带有纯朴的民俗民风。这些传说源出明清的说唱群体,多为附会之说,故事虽不可考,却饱含民间“骑鸡吉来”的美好寓意和祈愿。
从现有的文物及考古资料来看,五代时期吴越末年建造的杭州闸口白石塔,其檐脊上出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现存最早的仙人脊饰[2] 。《营造法式》中记载有“嫔伽”的制造规制,嫔伽即迦陵频伽,是佛教传说中的妙音鸟,其形象广泛出现于唐代及辽宋时期,宋画《水殿招凉》中房屋上便有嫔伽脊饰,西夏王陵遗址出土有众多迦陵频伽造型构件[3] 。由此可见,嫔伽当为明清骑凤仙人的源出。我国古建筑的脊饰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繁复的装饰体系,从迦陵频伽到骑凤仙人,由人首鸟身的佛教形象逐渐变为富含民俗的仙人造型,其形式的演变深受民间文化风俗的影响,与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息息相关。骑凤仙人的具体形象最早出现于元明之际,从明代早期的皇陵、宫殿、庙宇等建筑遗物中可以看到比较生动形象的实例,如明孝陵、明中都遗址出土的骑凤仙人,永乐时期修建的武当山金殿屋脊上的骑凤仙人等,这些文物表明在明初就已经有制作精致、较为成熟的骑凤仙人形象。明清两朝的仙人骑鸡样式略有不同,有研究认为明代的仙人骑鸡,其仙人分正跨和侧坐两种,而清代的仙人骑鸡,其仙人都为正跨,前述明孝陵、明中都和武当金殿的骑凤仙人造型均为侧坐,是典型的明早期官式样式。由于琉璃构件的更换周期较短,骑凤仙人又多无年款,所以较难区别其具体年代,明清两朝骑凤仙人造型上的特点差异,还有待整理更多的资料来考证。
传统古建筑有“北雄南秀”一说。在我国南北方古建筑的脊饰中,北方脊饰多用螭吻和各类戗垂兽,雄浑有力、富有气魄;南方脊饰的选择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螭吻、鱼龙吻等各类仙兽到甘蔗、寿桃等植物,题材多样、各具姿态。在江苏南部地区的传统民居中,普遍使用哺鸡形象作为屋脊装饰,这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其形制的产生渊源是古时的凤鸟脊饰。
从古建筑脊饰产生的源流与发展演变来看,早在先秦时期,凤鸟形象便出现于古人的屋脊上,如河南辉县赵固镇出土的战国时期宴乐狩猎纹铜鉴刻绘有当时的台榭式建筑,在屋脊上饰有鸟的形象[4] ;浙江绍兴战国墓出土的铜质房屋模型,其屋顶塑一大尾鸠[5] 。汉代,凤鸟用作脊饰在建筑上,盛行一时,这在众多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和出土明器中可见一斑,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东汉偃师邢渠孝父画像石中,所刻绘函谷关东门的一对关楼顶脊上,对称饰有两只凤凰[6] ;四川成都昭觉寺汉墓出土的画像砖上,凤阙屋脊栖有凤鸟[7] ;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8] 、河南灵宝张湾汉墓[9] 以及洛宁故县乡东汉墓[10]等墓葬中出土的陶望楼顶脊上均饰有凤鸟。汉代以后,凤鸟脊饰逐渐演化为鸱尾脊饰,据说是因为凤鸟属火,易引发火灾,而鸱尾能引雨压火。《营造法式》引《汉纪》记载:“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时人或谓之鸱吻,非也。”[11]有观点认为,古建筑脊饰鸱尾形式起源于南方的百越建筑文化[12],而至今江南地区传统民居中仍盛行具有鸟禽元素的脊饰造型,这从地域文化交流融合、传承发展的角度来看,两者不无关系。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脊饰经历了由凤鸟到鸱尾再到螭吻的演变过程,但凤鸟脊饰并未完全消失,现今苏州网师园集虚斋仍可见其翘脊尖端饰有凤头[13]。江南民居多临水而建,不惧凤鸟火属之说,将其演化为哺鸡装饰在檐脊之上,增添了古建筑的生机灵气。凤鸟在我国上古时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图腾崇拜,《说文》称其为“神鸟也”“亦神灵之精也”;《山海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许多典籍都将凤作为神灵化身,寓意祥瑞和谐。《太平御览》中载:“黄帝之时,以凤为鸡”,民间一般将凤作为鸡的代名。由神鸟变化为常见的俗鸡,千百年来褪去神祇,融入民俗,祈愿不变而更加亲民,这也是民俗文化的演变发展在传统建筑中的深刻体现。
苏南民居哺鸡脊饰造型静中见动,多为卧姿,喙或张或合,尾或翘或藏,其翘者有飞檐之形貌,但张而不扬、动而不浮[14]。哺鸡脊饰的运用,应景施艺,顺应自然。其制作工艺通过圆雕、高浮雕、透雕、线刻等多种手法纯熟结合,将江南传统建筑中的轻、巧、秀、雅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江南古建筑脊饰在我国传统建筑脊饰艺术中独树一帜,那么苏南哺鸡脊饰在江南的古建筑中也自成一格。《诗经》有言:“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柔美的诗句展示了屋宇殿脊的生动面貌,如大鸟展翼,如锦鸡腾飞,这与江南古建筑的翘脊飞檐相映生辉。苏南民居将哺鸡形象艺术化并运用在传统建筑的脊饰当中,淡雅清丽,白墙青瓦,飞檐秀脊,于江南的远山近水中如晕染的水墨画卷一般,充满诗情画意,正应和了江南水乡的灵秀之气。
二、鸟禽艺术造型在古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民俗文化象征
鳥禽元素形象的使用,除了体现在古建筑脊饰造型中,还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的砖作、石作和木作中有所体现。清式建筑房屋院墙的建造中有一种称为“鸡嗉檐”的砖檐。其主要由头层檐、半混、盖板三部分组成,因其第二层砖(即半混)形似鸡胸而得名。“鸡嗉檐”在院墙的砌筑中,檐墙上部层层出檐,呈堆叠而出之势,又在其上修饰院墙帽,覆以瓦当滴水,使院墙与屋室相得益彰。在古建筑台阶的建造中,垂带踏跺的下基石称为砚窝石,又称“燕窝石”,燕窝石与垂带交接处,依垂带下端斜面大小形状凿出一个浅窝,称为“垂带窝”或“燕窝”,功用类似于榫卯结构,用以牢固台阶,抵抗台阶推力。显而易见,其得名于与燕窝形似,显然是古代工匠在营造中俗语化的一种体现。
在古建筑大木作中,有一种极具特色的木构件——雀替,亦称“托木”,宋称“绰幕”“角替”。其位于立柱与梁枋相交处,用作加强梁枋纵向应力,强化梁枋抗弯曲性能,后逐渐发展为装饰性构件。雀替以立柱为轴心,左右对称依附于柱端,形似栖于梁枋下的雀鸟,因此得名。目前可见最早的雀替形象出现在云冈石窟北魏造像中,元代开始其装饰纹样逐渐增多,明清时期雀替装饰纹样极为丰富,主要以传统吉祥图案表现寓意。雀替是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由力学构件发展为装饰构件,受地域、民俗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形态、图案题材丰富多样,极具文化内涵。在传统建筑小木作门的制造中,把在版门、乌头门、牙头门、合版软门的上额内侧安装两端凿有圆孔,用来承接门枢的横木称作“鸡栖木”,清代称为连楹,《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将鸡栖木定义为“用于控制门扇上部以使门绕竖轴自由旋转的装置”。传统建筑中,门置于门枕石之上,门扇下轴置于门枕石轴孔中,上轴则套入鸡栖木,鸡栖木还有平衡、固定门扇的功用。“鸡栖木”得名无考,但从字面上可理解为鸡栖息于木上,自有平衡之意,从其造型上看,两端因凿孔用以嵌套门扇上轴而制作较宽大,古人将其两端制作成鸡的艺术形态,并将其与门簪结合安放于上槛或中槛,形似鸡爪栖于木,名其“鸡栖木”,也寓有吉栖于门、开门大吉之意。
鸡嗉檐、燕窝石、雀替、鸡栖木等名称多为古代建筑工匠依形而起,形象生动地将建筑构件的形态通过常见的鸟禽展现出来。除此之外,古建筑中还有诸如凤栖牡丹、飞禽三品、燕尾枋、雁翅、凤凰台等术语名称,这些古建筑纹样和构件广泛地吸取了鸟禽元素特点,简单易懂地将繁杂的建筑构件与常见的鸟类形象结合起来,使严谨专业的营造工程与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交汇融合。由此可见,鸟禽的艺术形象及其内含的民俗文化普遍而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和建造技艺。
三、结论
千百年来,我国传统古建筑受宗教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影响,风格多样,千姿百态。而鸟禽纹样和造型的运用,是民俗文化传承演变的集中体现,是数千年来我国传统信仰习俗中凤鸟崇拜、祥瑞文化的折射,反映了纯朴的民生心态,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
参考文献:
[1]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13.
[2]黄洪波.宋代建筑屋顶仙人脊饰形象探析[J].装饰,2015(06):88-89.
[3]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银川市西夏陵区管理处.宁夏银川市西夏3号陵园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2(08):25-40+99-101+105+2.
[4]姚香勤.新乡出土的战国青铜器漫谈[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05):50-54.
[5]牟永抗.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01):10-26+97+99-103.
[6]胡海帆.“偃师邢渠孝父画像石”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02):113-132+163.
[7]刘志远.成都昭觉寺汉画像砖墓[J].考古,1984(01):63-68.
[8]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6(10):31-35+50+36-37+96.
[9]杨育彬,张长森,赵青云.灵宝张湾汉墓[J].文物,1975(11):75-93+107.
[10]张怀银.河南洛宁东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01):37-42.
[11]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36.
[12]周源.鸱尾越文化起源考[J].福建文博,2016(02):26-32.
[13]吴庆洲.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续)[J].华中建筑,1997(03):5.
[14]张莹,王文广,王敏戚,潘宇,顾慧.苏南民居哺鸡纹饰设计意匠与渊源考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04):57-60.
作者简介:
高健(1989—),男,汉族,江西鹰潭人。文博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