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旅游回暖之势也如春天的气温一路攀升。出境游的开放拓宽了行业发展空间,乡村游的布局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2023年,旅游行业正迎来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国内旅游目的地也在谋求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乡村游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消费者回归田园、回归自然意愿的增强,各地加快了布局乡村旅行的步伐。
重庆是近年来旅游热度很高的城市,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22年调查数据显示,后疫情时代中国人最想去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中,重庆位居第一。在“山”言“山”,山城重庆不仅有洪崖洞、长江索道这些经典景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下,昔日废弃的矿山变绿水青山,进而成为金山银山,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本期封面图片上展示的是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铜锣山矿山公园。曾经,这里是一片关闭的矿坑,残留着开采过后满目疮痍的景象,如今蝶变成了生态公园,溪水清冽、植被茂密,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拍照。
矿山公园的修复围绕“新生”理念展开,在实施过程中协调弃土回填、收集雨水蓄水灌溉、利用耕地保留城市田园等方面,最终形成了从山脚到山顶全方位的可持续。“山上”重点开展矿山公园环山公路沿线国土绿化、生产步道、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山腰”重点开展关闭矿山及其影响区、矿坑水体生态修复;“山下”重点开展包括田水路林村等国土综合整治工作。
尤其是“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模式的引入,能够从生态修复中获得稳定、可持续的收益,并通过编制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适量建设用地,地块修复后带条件出让,探索“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修复获得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路径。目前,整合利用的原有20亩耕地,按季节种植应季蔬菜、向日葵等粮油作物,为游客提供农耕体验,矿山既“复绿”又“生金”,铜锣山矿区修复项目也因此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18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之一,为山城文旅“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