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业生态系统的数字创新能力评价与升级

2023-03-28 10:03:26陈睿绮李华晶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字化绿色

陈睿绮 李华晶

作为继工业经济以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在乡村振兴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数字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政府对生态建设的硬性约束,有效协调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绿色农业创业生态系统(GAEEs)推动乡村绿色创新发展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不断激励农业创业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农业创业不仅能够激发农村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也是推动农业发展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随着农业创业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数字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数字创新的驱动作用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越来越值得重视和发挥。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南京、太谷、成都、广州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高水平科研团队、高科技企业、高质量基金、高转化性成果引进,推动关键技术集成、关联企业集中、创新要素集聚、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入驻中心合作发展。农业农村部也不断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先后建立80余个专业性、产业性和区域性联盟,基本覆盖了我国农业的主要产业和典型区域,在创新运行机制、推动产业变革、解决重大问题等方面有创新、有突破、有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强调推动形成同环境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新格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数字化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创新模式,我国数字农业也从顶层规划走向实践落地。而绿色农业创业生态系统(以下简称GAEEs)的数字创新能力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系统科技实力的重要尺度。客观、科学地评价GAEEs数字创新能力,对于一个系统合理定位、推进区域采取恰当的创新战略获取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组织、环境和系统层面构建GAEEs的数字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农业企业数字创新能力,完善数字平台建设,加快绿色农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生态为理念推进绿色农业创业生态系统数字化进程。

GAEEs数字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依据“三分法”原则将其划分为创新主体、创新成果及创新环境,而数字创新具有更强的融合性和自生长性,比传统创新更能体现数字技术与主体、环境的协同发展。由数字技术引发的创新创业浪潮直接推动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同时使GAEEs数字创新的实现成为可能。由于基于数字化的创新呈现了创新过程无边界、创新机构更分散、创新产出与过程不可分等特点,与传统创新活动相比,绿色农业创业企业由单个创新组织为主转向多组织协同,且创新过程和产出相互交织,GAEEs需要从多维度、多层面开展数字创新活动。

数字技术作为数字创新的支撑要素改变了传统的组织流程及商业模式等。数字技术赋能数字创业,更具开放性、无边界性和强互动性。许多企业对数字创新能力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数字技术方面的属性,如聚合性、连接性、自生长性等,忽略了数字创新的收敛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组织属性。而GAEEs的数字创新能力是系统利用其数字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数字平台实现创新的能力,包含GAEEs数字创新能力的基础——嵌入式数字创新;数字创新能力的功能——融合式数字创新;数字创新能力的实现——协同式数字创新。GAEEs的数字创新能力可以从组织、环境和系统层面进行科学评价。

第一,在具有创新能力的绿色农业创业主体中增加数字化特点。嵌入数字化特点的范式重构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函数,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发挥着更大的创新作用。将数字化融入绿色农业创业主体可以提升农业企业自身的数字创新能力,在数字创新浪潮中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数字技术呈现出的分层模块化架构,使得数字创新过程离不开组织自身的基础设施。从组织层面看,数字技术、拥有数字化技能相关的人力资源等数字嵌入是数字创新能力实现的前提条件,对数字过程创新具有使能作用。数字技术往往具有可编辑性、可重新编程等特征,而组织能够快速的改进或者迭代数字基础设施、与已有生产条件结合,响应变化以应对灵活、敏捷的外在需求。因此,可以通过每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来衡量、农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等指标衡量GAEEs嵌入式的数字创新能力。

第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在GAEEs数字创新中发挥催化作用。环境对数字创新具有催化作用,GAEEs与数字化环境充分融合,让数字化环境在GAEEs内部网络中流动、循环,使GAEEs充分利用绿色环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优势进行数字创新活动。从环境层面看,技术、政策和市场环境能与数字基础资源充分融合,其变化对构建数字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将带来新一轮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抓住经济和市场环境的机会窗口,有利于GAEEs的数字创新能力建设。传统对于创新的经济环境衡量主要采用GDP总量、R&D经费内部支出额等指标,通过数字经济的指标来衡量数字创新的经济环境,则包括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技术市场交易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另外,农林水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可反映政府对GAEEs建设的投入力度;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业务站点个数则反映了融合环境的数字创新能力下,GAEEs的生态环境状况。

第三,GAEEs基于数字平台等技术,实現资源优化和高效协同。数字化催生了有大量参与者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各类参与者的互动是数字创新能力的重要前因,这是因为GAEEs已经成为价值共创的场所,参与者通过互动网络来产生新知识或新技术,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字创新能力。构建数字化的创新生态价值体系,利用数字技术打破参与者与产业边界、消除技术壁垒,是构建系统化数字协同创新关系的重要手段。从系统层面看,GAEEs强调绿色、共享、广泛连接的新型协作方式,通过凝聚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与要素资源,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因此,可通过涉农国内外论文发表量和高校与R&D机构农业类专利申请授权数衡量数字创新产出,通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GAEEs数字创新能力的提升方向

伴随中国数字创新水平的不断进步,GAEEs数字创新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不过,区域之间的绿色农业数字创新发展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构建GAEEs数字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顺应数字技术发展新趋势,依托数字经济提升GAEEs数字创新能力,整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第一,加强创新要素的数字化。数字赋能下的GAEEs内部主体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绿色农业创新主体的集聚。数字创新不仅是创新成果的数字化转型,更是整个创新范式的数字化转型。因此要完善数字创新配套的制度体系建设,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才能完成数字创新从量的提高到质的转变的跨越式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绿色农业创业企业应积极提高数字创新意识,加大对农业数字创新的研发投入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创新生态网络优势,提高数字创新产出的社会价值。高校、科研机构应充当数字创新智库,建立数字创新考核制度、奖励制度、人才引进制度,培养数字创新新型人才。政府应发挥对数字创新的催化作用,打造数字政府,实现“业务数据化与数据业务化”的自动化办公模式,提高政府对数字创新的市场监管、政策支持与成果保护。继续投资新基建,为数字创新提供基础保障,加大对数字技术、数字创新与数字管理的资金投入。

第二,提高创新环境的数字化水平。对供给侧进行改革,以供给创造数字创新需求。提高消费者对数字创新的需求,以需求牵引数字创新供给。GAEEs与数字创新环境之间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协同共生,完成GAEEs数字创新体系构建,实现数字创新多维度发展。数字化创新环境一方面包括互联网、网络通信等数字基础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强调相关政策制度保障。同时还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数字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与高效集聚,需要“既破又立”。一方面破除显性与隐形壁垒,通过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实现技术与数据等要素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汇聚资源,加强区域间平台合作建设,各区域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建设科技创新合作的区域联盟、基地和网络。

第三,构建并完善数字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数字平台搭建GAEEs与数字创新之间的桥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数字创新共享平台建设,加强数字创新流程的集成和共享管理,包括农业电商交易平台、农業知识共享平台、农业数字技术服务平台、农业数字资源条件平台等。数字创新主体和消费者利用平台实现数字创新价值交互,对数字创新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利用。数字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更新迭代,服务升级。不同区域间也可打破空间壁垒,相互借鉴先进的数字创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利用分布式原理产生和存储大量数据,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为数字创新分析市场需求,精准定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数据要素的供应链得到完善,形成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到数据利用、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的完整体系,真正实现数据价值化、产业化。

作者单位:陈睿绮,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李华晶,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7201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GLA01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数字化绿色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