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新,张 蝶
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有500多条运河,滋养着沿线3 000多座运河城市”[1]。世界范围内著名的运河包括法国的米迪运河、加拿大的里多运河、英国的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与运河、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俄罗斯的伏尔加运河以及巴拿马运河和中国大运河。运河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造,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灌溉、输水等作用,是大运河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2]。多年来,运河已成为世界各国打造自身文化品牌与国家形象的重要资源。因此,在运河成为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重要媒介与载体的同时,相关学术研究也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环节,大运河在空间上展现为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文化带。在结合中国文化遗产特色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全新概念,以彰显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国家顶层设计方案与宏观管理理念。
实际上,“大运河文化带”这一说法,最早于2017年在学术论文中出现。中国传媒大学熊海峰教授强调,研究大运河文化是理解和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前提,“大运河文化带”指“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以带状地理空间为载体,以区域交通束为基础,以沿线城镇为发展主体,集遗产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与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功能区域”[3]。因此,熊海峰教授可称为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开启先河之人。他的论文标志着大运河文化带学术探讨的开始。
大运河文化带是以多点联动形成合力的战略空间布局,是依大运河文化提出的新型带状经济区。从区位空间布局来看,作为南北走向的大运河,北连“环渤海经济带”,南接“长江经济发展带”,纵贯“一带一路”,包含我国东部六省以及中部两省,对我国区域空间合理布局与全面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既不局限于文化遗产保护,也不完全是沿河城市群的经济带建设,而是将文化资源优势作为当下中国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协调中东西,连接南北方,开创文化带动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新格局”[4]。调查发现,有关大运河、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遗产,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的学术研究,在国内方兴未艾,硕果累累。但相关大运河文化带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更多是着眼于某一特定地域的研究,聚焦沿河某一地域的文化带建设,希冀打造地域文化名片,建设地域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尚缺乏从全局角度对大运河文化带进行综合性阐述与分析的研究成果。因此,学界有必要对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研究热点、研究路径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梳理与系统探析。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主要选取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在高级检索栏中,以“主题=大运河文化带”关键词为条件,进行高级精确检索,文献检索时间不限,共检索得到1 328篇文献(数据2022年12月30日截止)。在检索结果中剔除通知、目录、动态等非研究性论文后,共获得有效文献816篇(表1)。
表1 CNKI数据获取情况表
通过大数据知识网络,知识图谱将人与知识智能化地连接起来,以便在海量网络信息领域,进行快速便捷的知识检索与推理应用。为了将知识图谱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本文借助知识图谱,将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导入知识图谱6.1版本,进行格式化转换,对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共现、突变及演化分析,以生成相关研究的热点、路径和前沿可视化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分析。
作为论文核心内容的外在表述,关键词代表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某一个时间段特定领域所出现文献的研究,可以梳理出所选文献的共现关键词,并发现这个时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5]。以下是有关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在知网的总体情况和知网核心期刊的具体情况(图1—2)。
图1 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发文量(CNKI)
图2 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核心期刊发文量(CNKI)
3.1.1 发文量分析
期刊论文数量与质量,现已成为衡量科研机构研究成果与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期刊论文数量而言,近20年的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6年以前,此前国内鲜有学者关注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相关文献屈指可数。2003年发文量为0篇,其他年份发文量均在1—8篇波动,总体数量偏低。大运河于2014年申遗成功,但是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两年间,大运河文化带仍未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李麦产、王凌宇撰文指出,线性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串并能力,能够把保存在不同场域的各种文化遗产资源组织起来,建议将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以便对其进行全面、整体与综合性的保护和开发[6]。将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进行探究,可谓是“大运河文化带”这一观念形成的引子,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正式提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从2016年至2022年的第二阶段,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12月30日,相关论文数量已经达到1 328篇。2017年6月,习近平同志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7]。2018年,习近平同志将大运河与万里长城等伟大工程并提,强调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点。自此,国内学者开始对大运河文化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一股强势的潮流。
就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核心期刊发文数量而言,2017年以前有关大运河文化带的核心期刊发文量几乎为零,少有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而在2017年国家制定大运河文化带战略决策之后,核心期刊发文量呈直线上升,累计核心期刊发文量已高达91篇,有关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视程度和研究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表明,在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影响下,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导向下,学术界掀起了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热潮。张航将“共建共治共享”中的“合作”理念融入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的治理及创新中,针对其中的问题与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的治理起到了创新性启示作用[8]。黄杰提出“以系统性思维和协同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扬子江城市群和江淮生态经济区三大战略在扬州汇聚的叠加效应,推进‘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江苏区域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9]。廖维俊、何有世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剖析了全域旅游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耦合关系,并提出将全域旅游理念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打造大运河江苏区域文化带,推进大运河文旅发展[10]。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这份纲领性文件随即引发一轮学界关于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高潮。熊海峰、祁吟墨基于共生理论框架,阐释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与共生、逻辑与机理,并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提出了“增强共生单元能量、优化共生环境、构建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拓展共生领域等发展策略”[11]。王秀伟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应通过优化跨区域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从整体上提升沿线区域文旅融合的水平和质量,而其出发点是“运用熵值法对大运河文化带文旅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便观测大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的水平程度与发展态势”[12]。截至2022年12月30日,以上两篇论文成为相关文献中最高被引论文和最高下载论文,前者被引61次,下载3 212次,后者被引46次,下载3 182次[13]。可见两位学者对大运河文化带的相关研究,均受到学界广泛而高度的关注。
3.1.2 关键词共现分析
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节点,关键词范围越大,表示该关键词被提及的次数越多;关键词节点之间与其他词语连线越多,则表示它们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越紧密。在分析知网数据库时,将816篇论文导入CiteSpace6.1软件,数据时间跨度设置为2005—2022年,以1年作为时间切片,以关键词为网络切点,生成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
图3显示,共有关键词节点421个,641条连接,Q值为0.614 4(>0.3),S值为0.910 5(>0.5),网络社团结构显著,聚类结果合理。然后,按照词频排序统计,提取前8个关键词(表2)。
图3 2005—2022年知网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2 2005—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前8高频关键词
统计结果显示,近20年来,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以“大运河”这个最大节点为中心构成知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中较大的节点,即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分别是“大运河”“文化遗产”“文化带”“运河文化”“文旅融合”“保护传承”“京杭运河”“江苏段”。从高频关键词出现的年份来看,“文旅融合”“保护传承”“江苏段”等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较晚,成为近年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热点问题。
表2第5列的标题,中心度(between centrality)是反映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作为“媒介”的能力,具有揭示网络属性、个体节点影响力的功能,从而体现对整个网络资源的控制程度。一个关键词的中心度越高,意味着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的信息流越多[14]。在CiteSpace中,中心度等于或大于0.1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pivotal point)[15]。中心度大于或等于0.1的关键词分别是“大运河”“文化遗产”“运河文化”“京杭运河”(表2),反映出有关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总体是围绕大运河这一对象展开,其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层面。而在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这三部分中,学者们重点关注的是京杭运河部分,该部分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发挥了异乎寻常的巨大贡献,因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
基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高频关键词在知网的表现,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热点可分为3个方面:(1)大运河文化带顶层设计研究;(2)大运河文化带价值研究;(3)区域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大运河文化带顶层设计研究包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中国区域空间格局重塑的关系阐述,以及将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国家名片的倡议等,这些顶层设计方案从宏观层面提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方法。秦宗财认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集中打造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可以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并提出从5个维度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16]。该研究结果对内有利于普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凝聚认同和向心力,助力我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外有利于宣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承载特色和表达共识的国家形象,进一步坚定我国文化自信。路璐认为,擦亮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名片,对内能够凝聚人心、实现国家认同,对外能够传播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是一项具有深远价值与重大意义的发展战略[4]。该研究从时间、空间和文化引领角度突出强调大运河文化带的重大意义,让学界充分意识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对大运河文化带意义探究的引领性文章。
关于大运河文化带价值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两方面展开。就历史价值而言,大多研究围绕“保护传承”这一关键词展开。而就时代意义而言,“文旅融合”则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关于历史价值,黄杰认为,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是凝聚中国智慧的文化遗产,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17]。该研究从历史价值角度出发,借鉴其他世界遗产运河的成功经验,倡导遵循国际法律和通行规则,对后申遗时代如何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宝贵建议。胡晓慧指出,隋唐大运河对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促进了当时南北方的交流与沟通,也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18]。该研究以隋唐大运河为切入点,探究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为现今学界探究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价值提供启示。针对时代意义,王菡薇、侯力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为例,从文旅融合的视角,探讨了江苏省委、省政府依照国家的战略蓝图,大刀阔斧地实施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建设目标与具体任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9]。该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委、省政府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的剖析,促进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功经验的分享与传播,为沿线各省(市)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我国大运河文化带的整体建设。除此而外,熊海峰、祁吟墨基于共生理论框架,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提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策略[11]。该研究有利于大运河文化带整体文旅融合工作的具体开展与落实。
对于区域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是江苏段和京杭大运河部分。关于江苏段,李茂叶认为,在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各地中,江苏采用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传统路径、以大众传播为主体的主要路径和以融合传播为趋势的创新路径,为大运河沿线各地普及弘扬大运河文化提供了样本[20]。何淼、李恵芬基于百度搜索指数、谷歌趋势搜索指数与ROST文本分析,发现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在传播热度上,呈现出“热点事件影响度显著、关注热度区域差异显著、受关注度与旅游形象存在较强关联等特征”,而在传播效果上,呈现出“感知内容集中、感知维度多元、情感体验积极等特征”[21]。该研究角度新颖,从传播学视角对江苏段大运河文化带的传播热度和传播效果进行探究,助力江苏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沿线各地的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关于京杭大运河,曾洁关注到,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大运河功能,顶层设计了以大运河为核心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宏伟蓝图,引发沿岸35个城市积极参与共建[22]。何雨、王长松基于京杭大运河沿岸网络用户共享照片和评论数据,梳理运河沿线各城市景观的类型,比较景观的多样性、吸引度和体验性差异,旨在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实证数据参考[23]。可见,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研究热点聚焦传播路径、传播热度与传播效果;而京杭大运河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与城市景观,以便以小见大,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整体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2.1 研究作者分析
通过对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一研究主题研究力量的分布、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的形成状况,从而探究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路径。针对知网数据库,首先把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定为作者(author),时间跨度为2005—2022年,时间切片为1年,运行知识图谱CiteSpace 6.1,得到研究作者聚类知识图谱(图4)。
图4显示,整个网络图谱较为零散,各个作者节点之间的连线较少,说明大运河文化带研究领域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大多数作者都为独立研究。其中,以吴秋丽为代表的沧州师范学院几名学者一起形成了大运河文化研究团队。他们彼此合作关系紧密,重点关注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及建设。截至2022年12月30日,这几名学者合作发表论文已有5篇。几位学者的研究先从社会治理视角探究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后扩展至整个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及建设路径,聚焦文旅融合领域,谋求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创新。这为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各个省(市)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以市为出发点,再扩展至省,乃至整个大运河文化带区域,对我国大运河文化带整体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健、潍坊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王明德、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煜潍共同研究探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指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运行过程中,亟需明确其内涵与特质,同时理清事关全局的多重关系,建立起完备的统筹机制,以确保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平稳有序地展开”[24]。这是对我国公园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助力擦亮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名片,有利于构建我国特色国家文化公园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除此之外,还有小部分学者采用了两两合作的研究模式。譬如,田德新、王凌宇合作撰文,发现大运河自古至今的运营管理呈现一个“从简单零散到纷繁系统的调整与适应过程”[25]。两位学者从历史角度探究大运河自古至今的管理适应过程,有利于从时间上梳理出我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形成渊源与发展态势,助力当今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发展工作。总体而言,2005—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核心作者大多数处于独立研究的状态,彼此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学术交流合作欠缺。
图4 2005—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作者聚类知识图谱
作为对知识图谱的补充,下载知网研学平台展示的2005—2022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作者与发文量柱形图(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2022年期间发文在3—8篇的作者及其具体发文量和所属单位。其中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是南京农业大学的路璐,发文8篇。扬州大学的秦宗财、姜师立、黄杰和田德新发文量均为6篇,其中姜师立的《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构想与路径》一文下载量和引用量分别高达1 899次和53次,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作出重要贡献。除此之外,其余作者发文量均在3—5篇。
图5 2005—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作者与发文量
3.2.2 研究机构分析
针对知网数据库,首先把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定为机构(institution),时间跨度为2005—2022年,时间切片为1年,运行知识图谱CiteSpace 6.1,得到研究机构聚类知识图谱(图6)。
图6显示,共有节点206个,连线53条,整个图谱的网络较为零散,各机构节点之间的连线相对较少。这说明虽然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但也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团体。图中的研究机构主要有四类,分别是高等院校、研究院、政府机构和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其中高等院校主要有扬州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宿迁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这些高校依据地理优势以及学科优势,与相关科研院所形成密切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内容。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与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积极合作,共同探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进程。除此之外,各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也依据地理位置就近合作,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和江苏省政协携手研究大运河江苏段发展问题,并对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立法体系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际性传播等顶层设计议题提出建议,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北京物资学院和南京邮电大学大运河研究中心跨越地域约束,在大运河智库发展研究方面开展合作。
图6 2005—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机构聚类知识图谱
2005—2022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机构分布图(图7)显示,2005—2022年期间,扬州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沧州师范学院发表文献数量遥遥领先,其中扬州大学发表论文38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25篇、沧州师范学院21篇,其余机构发表文献的数量在5—16篇。
图7 2005—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机构分布
关键词的数量及其增长情况能够有效反映各学术领域的发展及热点前沿问题。CiteSpace可以显示频次突然明显增多或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词汇或术语,有助于清晰地分析和了解某一学科的研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26]。利用CiteSpace 6.1软件,按照关键词突变值的量度指标和时间顺序,形成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前沿动态知识图谱(图8)。
图8 2005—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关键词突变图谱
就知网数据库而言,在早期的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中,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为大运河文化带遗产以及遗产保护。就突变率而言,按照时间顺序,2005—2017年间突变度最大的关键词依次是“京杭运河”“文化遗产”“遗产保护”,分别达到了1.99、1.52、1.60。这表明学界在该阶段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热度相当高,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传承与保护等内容做了全方位的探讨。而在2017—2019年间,学者们对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变得更为具体。在文化层面,学者们聚焦漕运文化,并对其进行专门研究。蔡志明认为,大运河漕运线是一条连接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纽带,改变了中国南北的交通,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并形成了独特的漕运文化[27]。学者们还重点关注永定河和大运河江苏段的研究。自2019年至今,学者们重点关注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城市发展问题以及具有时代价值的文旅融合问题。侯兵、金阳、胡美娟认为,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文旅融合发展一直是重中之重。作者以大运河江浙段沿线城市为例,对各地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和规划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探究沿线城市发展的问题与策略[28]。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纲要》后,学术界有关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开始从国家战略角度思考将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东西走向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有机结合,彼此呼应,以构成国家经济、文化、生态相互协调的全新发展战略框架。
首先,就研究热点而言,国内学者侧重对大运河文化带文化内涵的挖掘、梳理与探究,其影响已经渗透大运河整体与不同地域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的相关研究之中。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法规精神与话语导向则相对侧重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聚焦生态环境。因此,国内学界要重视对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特征的把控,积极开展跨区域、跨学科的专业性交流与学术合作,以助力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研究的相互交叉和创新发展,推动全民对大运河保护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加强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
其次,就研究路径而言,国内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路径较为单一,大多数学者都处于独立研究的状态,彼此合作较少。各研究机构也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彼此交流合作不够频繁。因此,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应当积极展开合作,通过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提升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成效及国外影响力。在国际层面,要敢于打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所构建的学术壁垒局限,促使各国拥有平等话语权,与运河资源丰富的国家积极合作,携手推进大运河与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在层次、深度与范围等方面的提升。
最后,就研究前沿而言,目前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中关注的是“文旅融合”,而国际学界较多关注“气候变化”“生态问题”等研究方向。因此,国内学界除了要立足本国开展研究以外,还应当与国际学术界加强联系,求同存异,探寻在前沿方面的合作交流,顺应全球时代潮流,共同促进大运河相关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
本文以大运河文化带为研究对象,基于知网研学平台的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运用CiteSpace 6.1软件,得出国内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研究热点、研究路径及研究前沿可视化知识图谱。具体研究发现如下:
第一,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保护传承”“江苏段”等方面,表明研究热点聚焦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价值层面。江苏省的大运河文化带研究走在相关省(市)的前列。可见,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人文科学领域,对于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国内鲜有自然学科学者对大运河文化带展开深入研究,大运河生态、航运、河流研究亦比较欠缺,这些都是在未来相关研究中,有待重视和改进的领域。
第二,在研究路径方面,虽然国内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展现出学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但是彼此之间尚未形成紧密而稳定的合作网络,造成大运河文化带相关研究在人文学科领域影响力受限。因此,国内学者应加强同行与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与深度合作。
最后,国内研究前沿从相对宽泛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转而聚焦大运河某一特定地段的城市发展、文旅融合等问题。学术研究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相关研究成果的发文量呈现迅猛上升的趋势。国内学界在坚持大运河文化带学术研究自主性的同时,还应保持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使我国的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乃至大运河的总体研究,成为世界运河文化研究与交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