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方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中国是多山多水的国度,中华民族在长期与自然山水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具有人文、美学、艺术、生态等多重意义的山水文化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城乡聚落发展史,始终高度重视山水与人工的融合,在城市与村落、建筑、园林等空间留下了鲜明的山水人文印记。
北京选址于太行山与燕山山脉结穴之处,永定河、潮白河等多条水系屈曲贯通,左右有妙峰山、天泰山、雾灵山等护山环抱,形成“北山南水”的整体格局。《杨文敏公集·题北京八景卷后》认为,“观两京之地,王气所钟,实为天下形胜之最”。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对北京的营建始终重视人工建设与外围山水环境的整体考量。历代都城营建、周边村镇聚落建设尽可能融入整体山水秩序之中。
在北京西部和北部广袤的山地区域,有诸多依托自然山水和传统文化形成的小镇,例如依托西山古刹形成的潭柘寺镇、依托京西古道形成的斋堂镇、依托长城形成的八达岭镇等。这些山水人文小镇是先民们对北京自然地理深刻理解和实践的产物,蕴含着独特的山水人文智慧。同时,这些小镇在历史上承担了多样化的功能,它们与都城互为依存,形成有机整体。
在过去近40年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北京的大量开发建设已扩张到周边乡镇,那些坐落在绿水青山间的小镇面临被破坏的威胁,山水与城镇有机融合的特色逐渐被蚕食,亟待加强管控、修复特色、提升品质。
当前,中国逐步迈向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与中国传统山水人文智慧和生态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也为山水人文小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就是京郊典型的山水人文小镇。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是北京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刹。寺庙选址于西山形胜之处,据《唐土名胜图会》描述,“岫云寺,原名潭柘寺……九峰环抱”(图1),“岫”本意指山穴、山洞,后引申为山峰,“九峰环抱”形象地描述了山与寺的空间关系。北京作为都城后,潭柘寺成为京郊第一皇家寺庙,周边地区因寺成镇,延续至今。
图1《唐土名胜图会》中关于潭柘寺的描述
当前,北京正在构建“三级三类四体系”的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乡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是其中重要一级。本文以潭柘寺镇为例,结合正在开展的镇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研究,尝试从山水人文智慧的角度切入,挖掘山水人文小镇传统营建理念,以古鉴今,探索新时代山水人文小镇国土空间优化的方法和路径。
中国的规划尤为重视对山水环境的体察,在山川实地中古今规划者相土尝水、以步丈量,始终以人的感受为规划的出发点。北京位于燕山和军都山山系中的乡镇大约有73个,这些乡镇由于区位相对闭塞、人为干预少而较好地保留了山水文化特色。在对这些小镇的研究中发现,它们的选址营建大致都会从区域、外围和内部3个层面体察实地山水形胜与城镇建设的关系。因此,应借鉴此方法从3个层次进行研究。区域尺度凭借山水形势,强化山水城交融的关系,修复山形地貌、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与景观屏障维护;外围尺度考量山水形胜,加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化郊野游憩空间的内涵塑造;内部尺度融入山水形态,设置公园及滨河景观,形成宜居生活空间(图2)。
图2 3个层次山水圈层示意(以潭柘寺镇为例)
从区域尺度来看,山水是小镇生长的宏阔环境,规划须重点关注山水格局大势和以山水为外围生态屏障的重要作用。
北京的自然地貌大致包括山地、丘陵和台地、平原3种类型,在自然环境、等级制度、移民来源和城市建设等多要素的综合影响下,北京山水人文小镇的格局和风貌呈现多元性,大致可分为近郊、平原郊区、西山山地、军都山山地和延怀盆地等区域(图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乡镇呈现不同风貌,如平原乡镇布局规整,山地乡镇多按等高线排列等。
图3 不同地貌影响下的北京特色聚落分区示意
潭柘寺镇位于九峰环绕中,呈现出典型的京西山地乡镇风貌,茂密山林间建筑按等高线排列,鳞次栉比,同时潭柘寺镇也位于京西第一道山梁——定都峰脚下、长安街西延长线的端点上(图4)。特殊的地理区位孕育了千年古刹潭柘寺,潭柘寺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民间流传“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历史上有数十位帝王参拜潭柘寺,是名副其实的京郊第一皇家寺庙,衍生出卢潭、庞潭、新潭、门潭、潭王等多条上香古道,香火缭绕、香客络绎,香客歇脚处的茶棚演化成多处“庙户村”,后逐渐发展成潭柘寺镇,“山、寺、道、村”共同构成了潭柘寺镇传统山水人文格局,塑造出以潭柘寺为中心的传统聚落体系。
图4 北京周边山水格局示意
从镇区外围山水形胜来看,潭柘寺镇选址于四面环山的窖形盆地之中,寺、镇、村嵌入山中。周边山体平均海拔400 m,制高点为位于东北方海拔680 m的定都峰,周边山体以条形山为主,东北侧山体具有较强的观赏性。镇区平均海拔在200 m上下,地势较平缓,此处孕育发展出村庄,自然地让出了山体凸出的缓坡区域,形成不同的村庄。
中国传统聚落营建注重寻找山水秩序的参照,在空间形态、轴线、街巷、廊道、对景、节点等方面呼应山水形势,并将城外风景秀美之地一体化考虑,形成山—水—聚落互融互通的格局形态。通往潭柘寺上香道两侧的条形山体构成了天阙,形成了庄严的氛围。潭柘寺镇主要轴线潭王路由上香古道发展而来,是一条继古续今,展示潭柘文化源远流长的轴线,在镇区向北可望定都阁、八奇洞雕塑等地标建筑,这些都是巧借山形地势的传统经典营建手法。
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来看,镇区内及周边的小山水是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和精神依托。在传统公共建筑、庙宇、园林以及普通村,建设时,通常在选址、建筑组合、空间布局、园林庭院等方面通过依凭、朝对、引入等设计手法,巧妙地引入周边自然山水景观要素,通过建立建筑与城外山水环境之间良好的空间秩序,升华意境,寄托情怀。
当前,北京的山水人文小镇的山—水—聚落有机融合的秩序面临被破坏的威胁,应当重新认识传统营建智慧和理念传承,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中继承山水人文精神、传承历史文脉,让小镇再现绿水青山,重拾山水文化特色。
通过挖掘传统山水人文智慧,提炼山水人文小镇空间优化的系统方法,即“四要素—三层次—五路径”(图5、表1)。四要素包括“山、水、文、镇”;三层次即如前文所述的“区域山水形势凭借、外围山水形胜关照、内部山水形态融入”;五路径包括“顺山水、优生态、补格局、续文脉、兴活力”(图6)。
图6 山水人文小镇国土空间优化五路径示意
表1 山水人文小镇国土空间优化路径
图5 山水人文小镇国土空间优化技术路线
通过“四要素—三层次—五路径”探索山水人文小镇国土空间规划整体优化提升的系统方法,并以潭柘寺为样本,逐步修复城在山中、寺城相依,“山—寺—镇”相融、文化氛围浓厚的浅山特色小镇整体格局。
山水人文小镇的建设,要以更广阔的视角俯察自然地理环境、顺应地形地貌。本文提出以人对山水的观感体验为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整体布局依山就势、建筑形态显山露水、景观空间师法自然,继承和强化潭柘寺镇千百年形成的青山渐入城空间意境。
在具体设计中,经分析潭柘寺镇山水本底发现北侧山体中有多处山丘楔入镇中,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因此,设计通过建设小微公园、降低原有建筑高度和密度等手段,形成绿色通廊,将山势引入小镇,让镇区与山水空间融为一体。绿廊尽端与水系交汇处建设潭柘公园、滨河公园等空间,形成了对景,人们驻足可远观北侧山体,在山体制高点处建设游憩设施。在镇区内结合公共空间布置主要观景点,打通对山街巷和主要节点的观山视廊,整治阻碍视廊的建、构筑物。
此外,应以人观山的感受为导向,建议人性化控制新建建筑高度。一是以观赏者在镇区南侧国道附近能观赏到北侧山体2/3为基准,划定动态的观山视线,离观赏者最近的片区内建筑应严格控制在18 m以下,结合用地条件尽量留白增绿;二是协调东北侧建成区和西南侧未建成区形态之间的关系,控制引导镇区从西南向东北依次升高;三是乡村地区强化隐逸山中的空间特色,寺庙周边乡村按照文物保护要求严格管控建筑高度,其他乡村房屋高度原则上不超过7 m。转变原有以开发建设为中心的导向,建立规划建设与山水格局耦合关系,形成了规模适度、紧凑集约、山青水秀的秩序。
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进程中,山水林田与小镇形成了“生命共同体”。近些年,生命共同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未来山水人文小镇的发展应建立系统性思维,在对山水林田的适宜性、安全性、生物多样性等多要素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构建继承传统山水人文秩序的生态空间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镇生命体的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图7)。
图7 潭柘寺镇整体生态空间结构
在具体规划设计中,一是强化山水本底的修复与乡土资源展示。加强西部天门山、南部鲁家滩山地的林木保育,构建小镇外围绿色生态屏障。并通过特色植被修复设计,多层次展现京西特色的生态地质风貌。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游憩资源相结合,加强以潭柘寺、定都阁为核心的定都峰山地休闲区的建设,适度配置文旅产业设施,增强乡土景观资源的展示体验;二是以镇域沟谷山峡为基础,疏通贯穿镇域的生态绿廊。在廊道重要节点处集中修复林地,形成生态网络,并建设郊野公园、湿地公园保留自然野趣,配建步道、亭台等少量亲水设施丰富体验,减少人工痕迹;三是强化潭柘公园的景观核心地位,周边合理控制开发时序,联动文化场所,全面提升生态绿色空间品质。
过去大拆大建式的发展方式导致大多数山水小镇形成了高强度、高密度的建设形态,与一般的城市地区别无二致。当前,在生态保护和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新形势下,山水人文小镇的发展模式应进行系统性重构,要继承传统山水人文智慧,承袭小镇结合自然地貌形成的特色格局,探索山水人文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潭柘寺镇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度大于25%的区域占镇域内总用地的75%以上,沟谷纵横间滋养了众多形态各异的村落。但是,长期以来这些村落内建设行为失控、私搭乱建严重、风貌破坏严重。此外,大量开山采石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对于潭柘寺镇的空间格局修补,应重点控制空间肌理、建筑高度和轮廓线、山水生态廊道以及分区引导特色风貌,对暂无实施计划的地块动态留白。通过城市设计引导地块的精细化管控,采用镇区减量提质、拆除违法建筑等多种手段降低现有建、构筑物对山水生态廊道的影响。规划中应重点营造镇政府大院、水塔街区、潭柘公园、慢闪公园、绿廊景观5处观景点,通过建筑立面和屋面绿化、公共空间环境整治等手段,全面提升镇区建设品质。依据不同的山水条件,将镇域划分为田园居住、潭柘文化、禅意乡村、山地文旅、浅山生态5类特色风貌区进行管控(图8),提炼潭柘寺镇山水文化基因,营造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小镇空间格局。
图8 风貌管控示意
历史文脉是山水人文小镇的根和魂,是小镇的性格基因,也是小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潭柘寺是千年名刹,因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而得名,潭柘寺镇“古以寺为名,今因寺成镇”,村镇中心从明清时期的山上转移到山前,形成了多个时期历史信息层叠、积淀的空间格局和文化内涵。镇域内的潭柘寺、广慧寺、定都阁、龙潭、五道庙、龙潭古道、弘恩寺、关帝庙等历史要素与村镇空间紧密关联和呼应,长期积淀形成了基本的人文空间秩序。
当前,潭柘寺镇的风貌、尺度和建筑形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千百年来积淀的人文空间秩序却体现在山水、建筑、习俗、礼仪、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小镇内在的气血和脉络。因此,山水人文小镇的空间优化需要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传承,应充分挖掘潭柘文化内涵,按照联立、并列、对望等方式形成统一的人文空间秩序。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与展示利用,借山水之势塑造人文空间,在自然山水与城市空间交融的网络节点处设置关键文化地标,承载乡愁,以文化人、化力为行,传承人文精神。
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文化展示体系,将潭柘寺、广慧寺、定都阁、龙潭、五道庙、龙潭古道、弘恩寺、关帝庙、老水塔、鲁家滩礼堂等区域内重要历史文化资源、风景区、文化线路、自然山水、特色片区、绿道和开敞空间等有机整合串接,形成山水、生态、民俗、禅修、养生等多元主题的立体化网络,多层次、全方位挖掘历史故事、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中国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山水、归隐田园的美好人居理想。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渐由物质转向精神、由户内转向户外、由城市转向郊野,具有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的山水人文小镇成为人们寄情山水、休闲游憩、亲近自然的重要选择。因此,通过适度注入体现山水特色的郊野休闲空间设施等能够兴旺人气、激发山水小镇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应依托潭柘寺镇乡村地区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有机结合。依托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提升潭柘寺—戒台寺—定都峰—九龙山一线的文化活力和品质,推动潭柘文化为主体、生态文化为补充的全域特色旅游和康养服务,实现一、三产业联动发展。
规划应识别历史斑块、历史路径、历史节点,通过织补、串联、延续等方法整合碎片化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区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形式、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构成的完整网络。在文化体验网络的指引下,将文化特质相近的斑块、节点通过游径串联形成特色空间,彰显最具潭柘寺区域特色的文脉。特色文脉体验游径组织综合考虑居民、游客、文化爱好者等群体的需求,形成多样化的体验方式,重点建设禅修、民俗、生态、康养4大特色体验游径,通过步行、骑行、旅游公交等方式组织,沿线设置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建设文化信息类基础设施系统,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潭柘文化。
山水人文小镇是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产生的,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山水人文观念、精神价值和创造力。挖掘和继承小镇传统营建中蕴藏的山水人文智慧,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要求。本文以北京潭柘寺镇为例,构建了“四要素—三层次—五路径”国土空间优化的系统方法,探索新时代山水人文小镇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
作者结合当前的研究实践,得到以下几方面体会:一是山水人文小镇的建设规模要与自然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避免人工建设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超负荷索取;二是要借山水形胜重塑小镇空间特色,延续山—水—镇良好的空间秩序,让小镇再现绿水青山;三是山水特色与生态休闲等现代产业紧密结合,以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系统提升小镇环境品质和文化活力。
本文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规院)编制的《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托。该项目成员包括北规院袁方、孙巧倩以及北京佰信蓝图科技有限公司张禹等。项目编制和研究中得到了北规院王引总规划师、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所吴克捷所长,北京工业大学胡斌副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