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天鹅处女型故事通常指人间男子与神鸟化身的女子或来到人间的仙女结为夫妻的故事。不同民族和地域的神鸟有所差异,包括但不限于天鹅、孔雀、白鹤和大雁等,年轻男子一般是农夫、猎人、渔夫或王子等,基本情节是神鸟脱下羽衣变成女子,男子偷藏其中一女的羽衣迫使其结婚,婚后女子拿回羽衣带着子女离去。
国内学者多认为,我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现存最早的文献记录是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的卷十四《毛衣女》,故事内容如下:豫章新喻县一男子看见田地里有几个身着羽衣的女子,男子不知道她们是鸟变的,匍匐上前拿了其中一女脱下的衣服藏起来,等男子走到她们跟前时,其他女子变成鸟飞走了,只剩一个不能飞走,男子便娶了这个女子为妻。后来,他们生了三个女儿,母亲让女儿去问父亲,得知羽衣被藏在稻堆下,女子拿回羽衣穿上飞走了,后来又飞回来接走了三个女儿。
天鹅处女型故事有多种异文。异文通常指不同书籍或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所记录的相似事物。在民间故事中,异文表现为不同作品之间存在相似的元素或内容雷同,这些故事的集合构成了异文群,而每个异文群可以被称为某一种故事类型。以“天鹅处女”这类母题为创作模板的异文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各个民族之中。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1895年—1970年)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写道:“作为一类口头故事,它是全球性的,均匀而又深入地遍布欧、亚两洲;几乎在非洲每一个地区都能找到许多文本;在大洋洲的每一角落以及北美印第安族各文化区都实际存在;还有许多文本散见于牙买加、卡尤坦(墨西哥)和圭亚那的印第安人中。”
文献来源与分析
在知网文献中,研究天鹅处女型故事的较少,因此以“羽衣传说”“牛郎织女”“田螺姑娘”“毛衣女”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最终确定文献181篇,发表时间为1981年至今。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教授陈超美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软件,主要用于实现知识的可视化。本文利用该软件分析近几十年的发文量和文献关键词的词频情况,结果如图1~3所示。
禁忌与图腾
《洁净与危险》的作者是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1921年—2007年),该书阐述了禁忌的实质—世间万物不能跨越它本来应该待的位置,危險源自人们因为事物的越界而产生的恐惧,对恐惧的清除则产生了禁忌。仙女拿回羽衣离开男子之前,在人间度过了一段还算美满的婚姻生活,但那段时光最后往往以婚姻关系破裂而结束,原因在于仙女拿回了羽衣。仙女与凡人男子结婚是因为羽衣,最后离他而去也是因为羽衣。郭俊红认为此类故事包含两个禁忌:一是羽衣一旦被凡人触碰,来自异界或神界的仙女只能滞留人间;二是被藏匿的羽衣如果被仙女再次触碰,她们会离开人间,重回异界。故事中的关键道具羽衣是禁忌的具体化表现。万建中认为故事中的仙女是为了隐藏自己的弱点并保持自己纯洁的神性,才设立了这些禁制与规则。规则一方面显示了异类想要利用超自然力量操控人类的企图,另一方面展示了异类和人类之间难以调和的对立冲突。仙女通过这些规则意识到了种族间的矛盾,并努力保持自身不被世俗纷扰。在此背景下,禁忌实际上象征着超自然力量对人类言行的控制。
在天鹅处女型故事中,对禁忌的破坏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婚后男子公开了妻子的真实身份。尽管表面上只是揭示了妻子的身份,实际上这表明了人们对这些异类妻子的轻视和厌恶。在浙江衢州流传的天鹅处女型异文《螺蛳精》中,男女主角的儿子因其母是螺蛳变的而在学堂受欺负,他回家向母亲哭诉,男主角听了却同老婆开玩笑似的对儿子说:“是的,你娘是螺蛳精。”还把藏了多年的螺蛳壳拿出来给儿子看,老婆见了一把抢了过去,往头上一罩,变成了一个螺蛳。故事中的妻子不在意他人的嘲笑,但对丈夫的玩笑难以释怀,说明来自异界的仙女无法容忍丈夫对自己身份的歧视,凡间男子在潜意识中也没有忘记妻子的禽兽本质,因此难以平等对待她们,更不用提敬畏和崇拜。
禁忌的诞生似乎与早期图腾崇拜或早期母权制有关。“图腾”一词是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指一个氏族的标记或图案。在氏族时期,人们相信他们的氏族源于某种特定的动植物或其他物象,并认为这种物象是氏族的象征,拥有能保佑氏族生存和发展的神秘力量,因此对这些物象心怀敬畏。陈建宪认为天鹅处女型故事扎根于中国古代对鸟类的原始崇拜。在满族的创世神话中,鸟神是创世神的助手、人类的母亲和氏族的拯救者。最早的鸟崇拜实际上是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因为蛋是混沌的原型,鸟能生蛋,所以鸟成为混沌的象征,而鸟生蛋是对女性分娩的隐喻。《史记·殷本纪》中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则是例证。李道和认为女巫和女鸟皆为女性,体现了母系传承的特点。在天鹅处女型故事中,男子隐藏女子的羽衣,无视男女交往中平等和尊重的准则,而女子失去羽衣后也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必须顺从外界的力量。刘守华认为,这反映了女性对从妻居向从夫居、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抱有一种抗拒的态度。这些情节实际上是婚姻制度经历重要变革后在口头创作中留下的痕迹。在故事《雁姑娘》中,丈夫说了一句“雁变的女人”后,妻子变成雁飞走了,万建中认为所谓的“雁”当为女方氏族的图腾,从夫居以后,妇女失去了原本熟悉的环境和个人自由,因此通过保护羽衣、田螺壳等物品维护自己氏族的图腾,这也是对自身地位的捍卫。
随着时代的变化,后期的异文逐渐减少了男女之间的矛盾,抗争渐渐演变为合作。此时,母系氏族时期的文化影响在逐渐消退,故事着重描绘了男性角色与女性长辈之间的冲突以及男女主角为了在一起克服种种困难。西双版纳流传着“孔雀公主”的民间传说,该传说源于傣族叙事诗《召树屯》,讲述了“孔雀公主”兰吾罗娜与傣族王子召树屯的爱情故事,二人经历困难最终在一起。故事中的女性角色更加饱满,男性角色被赋予了勇气和智慧。类似的丈夫努力克服困难最终与妻子团聚的故事,展现了男女主人公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和对家庭阻碍的抗争,最具代表性的异文便是牛郎织女传说。
水与鸟的象征
水在不同国家和文明中始终是构成世界的核心元素之一,因为生命体无法离开水而存活,没有水农作物无法生长,这直接关系到人类存亡、社会稳定和家国天下。因为水具有创造生命的力量,人们很自然地对水产生崇拜。在古代医学中,流水、泉水、井水等都具有医疗功能。水可以使生命延续,因此,古时人们将水与生殖相联系。《周礼·春官·女巫》云:“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因为人们认为水具有生命力,便将男女之事与水联系。在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早期版本中,男子看见仙女在水中沐浴嬉戏,故事由此展开。古时的医术与巫术紧密相连,那时名医都有巫医的身份,《说文·酉部》中“古者巫彭初作医”的记载便是佐证。人们把水看作神圣的物质,与水接触便可以得到好处,包括怀孕、祛病等,“沐浴”这个行为便带有祭祀的意味。在钟敬文的《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中,提到了希腊、印度、中国等国家的神话和民间传说都有天女沐浴的情节,并认为这些情节实际上具有“除秽”的宗教含义,通过清洁身体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虔诚,以洗涤灵魂、净化精神。此外,虽然早期的故事中没有说明女子的本体具体是什么鸟,但既然这类故事被归纳为“天鹅处女”,那么神鸟或仙女的原形往往以天鵝为想象基础。天鹅常见于水边,它们体态优美且对伴侣忠诚,在全世界不同文化中被不约而同地作为忠诚、高贵、美好的象征,自然成为男女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仙女脱下羽衣的情节可能源自天鹅或其他禽鸟在水中脱毛的行为,脱衣类似于蜕皮,不仅意味着人们了解生命周期的更新,还表明人们希望人类的生命可以拥有多种形态且可以相互转化。
故事的变迁
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变异和迭代可以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神话中的幻想逐渐削弱,故事情节更多穿插真实的生活,包括军事战争、宗教冲突等。后期的异文中出现了神职人员的身影,比如道士,并在故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神职人员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道教的兴起和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在后世的传说中,神仙术士的形象被贬低了,这与神职人员在我国宗教文化中所处的低下地位有关。特别是明朝后期开始,社会上更倾向于混合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宗教理念,而不是坚守某种单一的信仰。这一现象证明了中国人民对实用性的重视,难以始终忠诚于某一教义。这样的特点也与地理特征有关,中国自古种植水稻,重视农业,因此务实。在天鹅处女型故事后期的异文中,男女主角结婚后夫妻恩爱,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结 语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梳理了天鹅处女型故事反映的社会意识和象征意义,包括禁忌、鸟图腾崇拜、父权制向母权制的过渡、男女两性冲破家庭阻挠自由恋爱、水的崇拜与沐浴行为以及宗教和神职人员在故事中的表现。长久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内容本身是虚拟的,但它们是人类生活的反映,后世可以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对比不同民族故事的异同窥探故事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想,结合史实挖掘故事隐藏的含义。
作者简介:赵玲凤,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