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媒体如何展现“亚运之美”
——浅谈《美术报》亚运报道融媒创新实践

2023-03-26 01:21杨清
传媒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盛会吉祥物开幕式

文_杨清

在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的相关报道中,有着30年办报历史的《美术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美”为切口,从“美”的视野、“美”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以“纸媒稿件+新媒体新形态报道+新媒体特色产品”的组合方式,策划了一系列可读、好看、能玩、互动性强、传播效果佳的报道。该组报道是美术类专业媒体深度参与体育盛会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实践,为同类媒体做新做优体育盛会报道提供了参考思路。

一、方案策划有路径,群策群力“美美与共”

杭州筹办亚运会以来,《美术报》力求在国际性重大体育盛会报道方面不仅要在场,而且要有所为有亮点有创新,以系统思路统筹推进整组报道。从最初的亚运主题艺术展览、活动、海报等消息资讯,到2020年4月杭州亚运会吉祥物首次发布后《美术报》头版刊登“琮琮”“宸宸”“莲莲”的形象,再到2022年2月专访吉祥物设计师之一的张文,以三个版面呈现吉祥物的设计构思、文化影响与助力智能亚运的作用,《美术报》对杭州亚运会进行了有节奏的报道预热。今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半年,《美术报》更是启动重大主题报道策划机制,重点就开幕前、开幕及闭幕三个节点的报道如何做出《美术报》专业特色进行策划,细化报道思路及传播路径。方案确定后,美术报强化部署,明确职责,在内容采写、版式设计、新媒体策划、传播推广以及线上线下互动等全方位加强统筹,协力实施,整体推进,掀起报道高潮。

二、内容生产有品质,多维报道“美不胜收”

有特色、有品质的新闻内容,仍然是当下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海量亚运信息,美术报锚定“美”这一元素,从会前、会中到会后,前后用了40多个版面浓墨重彩地进行报道,深度挖掘蕴含在亚运盛会里的传统文化与美学底蕴,兼具专业性与新闻性。

聚焦仪式之美。任何一场大型体育盛会,开幕式都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之一,是体现主办国、主办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时刻。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恰逢周六,原本是作为周报的《美术报》正常见报日期,为了更加及时地反映这一重要时刻,《美术报》特意申请延期一天出版,这在《美术报》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2023年9月24日,《美术报》通过头版巨幅主照及2版8张美照,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盛大开幕,图片中有宏大场景也有唯美细节。9 月30 日,《美术报》继续用5个版聚焦开幕式,头版主标《如果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杭州亚运会你将“美不胜收”》主旨鲜明,2版图文并茂地呈现了开幕式经典时刻,3-5版则是对亚运会有关专家及美术界人士的专访,展现了他们对亚运开幕式的观感体验以及对这届亚运会“亚运美学”的感受。10月14日闭幕后,《美术报》又以两个版的篇幅刊发了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副总导演崔巍的专访。系列报道,见人见事,有温度有深度,立体式呈现开幕式闭幕式的仪式之美。

探寻物材之美。与亚运相关的海报、吉祥物、会徽、引导牌、火炬、奖牌、服饰、场馆等物材,均在《美术报》关注的范畴内。透过专业视角,《美术报》在报道中深入挖掘了这些物材蕴藏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在众多亚运设计产品中,吉祥物亲和力强、受众面广、话题性高,2023年7月15日,《美术报》以《我们来了》为头版主标,通过16 个版的特刊充分挖掘吉祥物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除了采访设计师本人,美术报采编团队共同行动,邀请全国范围的知名艺术文化学者,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王红卫、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成朝晖、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钱初熹、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等专家学者,从设计、审美、教育、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对吉祥物进行解读,使得这期亚运特刊既有专业性又富可读性。

直击在场之美。亚运等重大体育盛会中,艺术家们既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吉祥物、奖牌、运动场馆等设计工作,同时又是火炬接力、开幕式等重要现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目击者。比如杭州亚运会艺术设计总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捷、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主设计师张文等,均参与了火炬接力,《美术报》用了近两个版报道这些艺术家参加火炬接力的新闻,并配发现场图片。中国国家画院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范扬现场观看开幕式后,心潮澎湃,激动之余,连夜捉笔挥毫,画下了开幕式演出的一些难忘场景,《美术报》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并刊登部分画作。报道通过艺术家们第一视角的叙述,与读者一起分享盛会的精彩瞬间,颇具现场感与画面感。

艺鉴运动之美。体育运动具有独到之美,也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美术家围绕这一题材进行创作,其中不乏经典名作。2023年9月30日,《美术报》以两个版的篇幅向读者展示了体育美术作品中的运动之美,精心挑选的10幅画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有油画、国画、雕塑等创作形式。以女排夺冠为背景的《决战之前》、反映新兴体育项目轮滑的《梦飞扬》等优秀美术作品,让读者在艺术作品中欣赏运动之美的同时,还能体会到体育精神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时代旋律。

三、融媒传播有交互,创新与赋能“双向奔赴”

“好酒也怕巷子深”,内容有了,表达方式和传播路径必须不断丰富和创新,才能达到理想成效。《美术报》亚运系列报道,在以下三点实现突破——

版面表达丰富,颜值更高。比如吉祥物报道中,《美术报》邀请插画师为“我们仨的家乡”版面绘制插画:宸宸、琮琮、莲莲来到它们所代表的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与小编、艺术家等人展开对话,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与这些地方相关的文化背景或经典艺术作品,活泼灵动、趣味十足。报纸版面的美术设计也十分用心,设计师与编辑多次协商、反复修改,并请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吴炜晨担任顾问,最终呈现的“颜值”很高。

融媒呈现创新,传播更优。为让优质内容最大程度发挥传播效能,《美术报》借力浙报集团的资源优势,联合潮新闻创意设计中心共同推出三期“亚运三宝的美学之旅”H5产品,读者可以在琮琮、宸宸、莲莲三个吉祥物的陪同下开启旅程,穿越古今,漫游江南,感受杭州的文化气息,同时参与答题闯关,并在完成通关后获得特别的纪念卡片。卡通图像的界面风格,别致的融媒互动,吸引逾万人参与了这场美学之旅。亚运系列报道还在官网、微信、潮新闻等多媒体平台发布,以更强的传播力,让主旋律唱得更响亮、更强劲。

线上线下互动,黏性更强。《美术报》还设计了一系列读者互动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扩大传播力度。线上有微信公众号留言赠礼、幸运读者抽奖,也有鼓励创作的少儿美术作品征集、问卷调查等活动;线下有与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合作开展的“把我带回家”现场活动,读者可凭美术报到报社或指定的银行网点领取吉祥物纪念品。线上线下系列活动,也是《美术报》与新老读者交流沟通的一次大好机会,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和活跃度。

猜你喜欢
盛会吉祥物开幕式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的“半身少年”
念奴娇·脱贫振兴庆盛会
谁会当选吉祥物
美好的盛会韦小洁词
《人民日报》十九大开幕式报道话语分析
吉祥物等
吉祥物
运动会开幕式
极致奢华的珠宝盛会
奥运会吉祥物——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