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汪驰超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作为潮新闻派驻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的前方记者,我主要承担的是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这三个水上项目的摄影报道。体育摄影要如何“出圈”?回顾本届亚运会报道经历,我把个人经验简单概括为摄影记者的“三只眼”,以期抛砖引玉,给媒体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较于日常的新闻摄影而言,体育摄影无疑具有更大的挑战和难度。
拍摄的准备工作,头等重要的就是摄影器材选择。综合游泳项目的拍摄需要,我选择佳能R3相机作为主机,利用其最高约30 张/秒的连拍速度捕捉比赛瞬间;另外搭配佳能R6作为辅机,拍摄运动员颁奖时的中近景。使用的佳能镜头组主要是RF 100-500mm F4.5-7.1 L、EF 70-200mm f/2.8L、EF 16-35mm f/2.8L、EF 24-105mm f/4L等,确保覆盖各类场景。
到了比赛阶段,摄影位置往往决定了最后的出片率。本届亚运会,奥体游泳场馆由于是热门比赛项目的聚集地,场地的POOL 背心数量有限(提供给世界四大通讯社),本地摄影记者只能选择在看台区域或者场地内划定的摄影区域拍摄。
在游泳比赛的6 个竞赛日,每天上午预赛晚上决赛,我一般提前2 小时左右(场地内开放时间)抵达游泳馆,占据有利的摄影位置——靠近运动员的起水点。这里既能捕捉运动员竞赛的过程,也能拍摄运动员抵达终点之后的庆祝动作,还是颁奖仪式之后佩戴奖牌的运动员的必经之路,有着极高的出片率。比如汪顺在赢得男子200 米个人混合泳之后,就坐在离我不远的水线上庆祝,朝着看台的观众比出了“第一”的手势,我立刻按下快门。9 月24 日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汪顺!金牌!破纪录!》展现了这一生动瞬间。
除此之外,摄影记者还需要在拍摄和传稿之间作取舍。传统纸媒以及客户端、微信、抖音等等新媒体平台,都在等着前方的内容。摄影记者的临场抉择很重要,有人会因为传稿丢失了现场的精彩画面,也有人因为延误传稿,影响了传播效果。
拍摄和传稿之间如何平衡,可以以拍到有价值的画面为基准。比如,在游泳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的预赛阶段,中国队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因为抢跳犯规,无缘决赛。其实,在成绩公布的同时,失误的选手已经开始掩面而泣,但受限于摄影位置的角度,我没能把安慰她的3名队友同时拍进画面。因此,我一只眼睛盯着取景区,另一只眼睛观察,多等了2分钟,直到4人即将走出赛场门,队友轻拍哭泣女队员的肩膀安慰,我这时按下快门,随后把这组信息量更完整的照片传回后方,经编辑制作形成《姑娘不哭!中国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无缘决赛》一稿,发布于9月29日潮新闻客户端。
剥去构图、曝光、快门速度的摄影技术外壳,一篇报道真正有价值的内核还是新闻性。
杭州亚运会为记者提供的INFO,里面有满满的“干货”,涵盖体育项目的资料、选手的信息、每日的体育新闻等,也是我在报道新闻时使用最多的网页。
张雨霏能不能拿到7金?从白血病中康复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俩人此前关系不错,哪些竞赛项目会相遇?俩人会不会再有互动?这些都是在查询INFO 后,在报道众多游泳比赛中作出的“预判”。
正是基于前期的思考和准备,摄影记者的拍摄才会有的放矢。在100米蝶泳决赛、50米自由泳预赛等项目中我全程紧盯,上述两位选手进行了多次比拼,并无过多交流。直至最后一个竞赛日的50米蝶泳,两人分获金牌和铜牌,她们在颁奖仪式后相拥而泣,泪洒赛场,这样的画面超越体育,超越国界。我迅速传回现场照片和图片说明。9月29日,潮新闻的前后方团队迅速编发了《这两个女孩的拥抱,实在太太太美好了》一稿,人民日报客户端也在首页对我们的内容进行了转发。
素有“水中芭蕾”之称的花样游泳,相比游泳比赛更偏艺术性,结合了游泳、舞蹈和音乐。要如何找到体育摄影的切入点?我查询资料获悉两条信息:一是本届亚运会将首次出现2 位男子运动员参赛,分别是中国选手石浩玙和泰国选手甘迪南·阿迪赛西里布;二是中国队将派出双胞胎姐妹花王柳懿和王芊懿参加双人项目。这样的线索无疑给摄影记者的工作划出了重点。
为了确保团体项目选手的完整呈现,我选择在游泳馆看台位,用俯视的角度拍摄下了男选手和其在团体中的位置,以及俩人在比赛中的脸部表情、精彩动作等。10 月6 日,潮新闻客户端《亚运会花游男选手亮相引关注,他们是花游世界的“孤勇者”》一稿展现了这一画面。
中国队最后一枚金牌,就诞生在花样游泳团体项目。在看台位拍摄完第一轮比赛后,我切换到泳池边,以更低的角度拍摄中国队最后一轮《万有引力》的表演。托举、抛起和空翻,运动员借助队友的肩膀起跳,完成高难动作后入水。我用几乎贴着泳池拍摄的画面,让一跃而起的瞬间更具冲击力。图片发布于10月8日潮新闻客户端《201,收官之金!》。
亚运会在杭州举办,对于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我来说,无比骄傲。与此同时,报道亚运会也是我一直以来职业生涯的梦想,因此我深感责任重大,要确保游泳项目的报道出彩。
不过,我并非专职的体育摄影记者,游泳项目也是第一次拍摄。在数十天4 万多次快门的实战中,一次次积累经验,从一个拍摄“小白”逐渐成为“老鸟”,这段用坚持和热爱换来的成长经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意义非凡。
除此之外,我从手持“长枪短炮”的媒体同行们身上汲取的“养分”也不少。比如新华社记者在游泳馆“上天入地”:持国际潜水员认证的摄影记者穿戴30公斤的潜水设备,潜到三米深的泳池底,安装重达15 公斤的水下遥控摄影设备;在游泳馆上方,还安装了两台机器人相机,坐在我身旁的新华社记者通过手柄远程操控相机,移动镜头、对焦、变焦。这些“高科技”着实令我大开眼界。
游泳比赛第一个竞赛日,中国队7金闪耀,摄影记者们摩肩接踵,为拍到一个精彩画面而乐此不疲,彼此交流分享;跳水比赛每次有5-6 轮,为了拍摄全红婵比赛的不同角度,摄影记者们在看台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之间来回切换,扛着数十斤的设备爬楼;花样游泳项目,摄影记者们又回到游泳池,静静地趴在地面,只为出水那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