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黄珺
在2022 年度浙江新闻奖报刊类消息获奖作品中,湖州日报刊登的消息报道“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落户湖州”获得了一等奖。该消息意义重大,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标志性成果,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成效和致力于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国担当。然而,如此重要的一个新闻稿件,差点夭折在领导活动报道模式固化的惯性思维中。
笔者在市级媒体从事时政新闻报道逾十年,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种规格的会议、活动,久而久之,难免“习以为常”,采写新闻报道习惯性套用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样板。笔者在了解到“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落户湖州”这一信息时,第一反应觉得非常重要。但当与跑线记者进一步沟通时,得知该活动由湖州市政府市长代表湖州前往领奖,就习惯性认为见诸报端的将是一个程序性会议报道,一篇好新闻差点就在“习以为常”中溜走。
后来的转机在于笔者针对这一事件组成了一个采编团队,不断进行思想碰撞,把它从领导活动报道的“陈规”中抽出来,就新闻事件的本身展开讨论,并以好新闻的立项进行准备。当然,其中还有一道难题,就是和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进行沟通,将希望呈现的报道式样和效果表达清晰,最终得到认可。
其中有一个巧妙的处理,市长在文内出场,没有按照以往领导活动报道的常规方式,而是以地方政府负责人的身份阐述表态,从领导角色转化为新闻角色,增强了报道公信力和内容的丰富性,这样的处理方式在同类作品创优中值得借鉴。
从这篇报道创作的经历来说,随着采访写作经历的积累,很多年轻记者慢慢成长为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老”记者。这里的“老”有好的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稳定的写作和良好的人脉关系。也有不好的方面,一是思维定势,报道格式固化、写作方式单一,阐述角度陈旧;二是波澜不惊,热情和新鲜感消退,失去发掘新内容、新角度、新表现形式的积极主动性,而这是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和水平的拦路石。
“保持好奇”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好习惯、好品质。如何“保持好奇”?笔者觉得既有先天的条件因素,但更多的需要后天培养,持续养成。既然选择记者行业,就必须对事事“保持好奇”,它是了解未知,客观全面掌握事件全貌的基本要求,也是突破惯例陈规和程式化报道的一剂良方。
“保持好奇”在工作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强化。
一是把了解全面作为硬要求。记者在采访报道中需要准确传递事实,就需要全面客观了解事件全貌,才能游刃有余进行报道。然而了解全面意味着花费更多时间、耗费更多精力,而且可能在新闻报道中只使用其中一部分,久而久之有的记者在实际操作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通过各种捷径了解自己想了解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完成报道即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更是挖掘好角度、采写好新闻的拦路虎。因此要把了解全面作为一种硬要求,形成工作规矩和工作习惯,对事事追根问底的好奇感就逐渐养成;
二是不放过拨动心弦的点。“生态文明国际示范区落户湖州”的消息,一开始就拨动了采编团队的心弦,尽管差点踩入惯例报道的坑,但最终没有放过那根动人心的“弦”。记者在采访报道中,会对新闻事件产生自己的判断,也会因其中某一部分、某一节点而产生浓厚兴趣,有时这恰恰是挖掘好新闻的引线。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是抓住了习近平主席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偶然提问时创作的佳作,这则简短消息展现的场景不是事先预知的,也不是当天会见的全貌,却记录了最动人心弦的场景,在“微”篇幅中写出了意味深长。
其实这样紧抓动人细节不放的好作品有很多,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篇消息《武汉为困难户开辟六百空调纳凉点》获得三等奖,它的创作灵感来自市领导一次高温工作检查,作者从领导活动报道的固有格式中跳出来,追着检查途中发现的某一做法深挖,最终形成了一篇颇有温情的报道。反之,如果作者对此漠不关心或有念头却一闪而过,好新闻也就“溜”走了。
揆诸当下,传播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丰富多样,除了主观上时时警醒,客观上也为跳出“惯例”创造了无限可能。结合工作实际,具体可从以下路径进行突破。
1.强化用户思维。滋生“惯例”的土壤往往是受众别无选择,一旦受众群体从被动看、读、听,转变为可选择、互动式的主动体验,陈旧老套的报道思路和形式就会失去市场。新闻工作者要从理念上彻底转换,增强用户思维,把读者、观众、听众等作为新闻产品用户,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产品生产。比如时政新闻,往往是领导调研或会议讲话,抑或是部门总结、工作汇报,记者写稿按“惯例”,容易千人一面,导致新闻报道同质化严重,可读性不强。站在用户角度,不好看就不看,新闻生产就必须“活”起来,作者要更多地切入热点,回应用户感兴趣的经济、社会、民生话题等等,让时政新闻鲜活又富有生命力。
在具体操作中,比较好的做法是做好“1+N”文章。拿“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落户湖州”的报道来说,领导活动报道不是不重要,作为权威严肃的时政新闻,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那如何兼顾创优,一是突破“惯例”采制新闻报道,二是在采制领导活动报道的同时,再做“N”个文章,生产消息、通讯、专题、评论等多样化产品,形成百花齐放的创优格局,这样就兼顾了领导活动报道和新闻创优,而且使产品种类更丰富,也利于吸引服务更多受众。这样的做法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常常可见。
2.注重技术赋能。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新闻宣传插上了翅膀。笔者所在的市级媒体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于2019 年底报台融合后,对新技术的使用竭尽全力。中心从战略角度加强技术赋能的研究和投入,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团队,自主开发了“智媒云”采编技术系统,满足新闻生产和发布的策、采、编、发全过程,重点创新推出“南太湖号”移动客户端,实现日活10 万的信息交互,这为构建强有力的新闻宣传阵地奠定了基础条件。
在技术赋能下,突破“惯例”的新闻产品源源不断,一场重要活动可预先设置开机屏倒计时,一条重要领导活动报道可配发快讯、评论、短视频,一个专题可集纳图文、视频相关报道,一个平台可服务用户、吸引互动。好新闻的生产变得多种多样,笔者参与的南太湖号《“看见”全媒体监督应用平台》《互联网巨头:既要流量,更要担当》《照着这条路走下去》等作品就突破常规,分别获得了近两年浙江新闻奖新媒体类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