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燕
情境浸润式戏曲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创设润泽生命成长的特定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戏曲文化的熏陶,自觉养成优秀文化品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在教学戏曲时,通过情境创设,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探究戏曲奥秘,感悟戏曲中的人文情怀。
创设情境,强化情感体验。情境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激起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联想。执教京剧选段《报灯名》时,笔者播放古都开封街巷似网、飞檐相连、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视频,并引导:“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原来这是元宵花灯节,让我们跨越千年,回到文人雅士层出不穷的北宋仁宗年间,感受盛大的花灯节灯谜有奖竞猜的盛况!”沉浸式的街景效果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阳开泰灯……各种花灯依次呈现出来,笔者提示:“每个灯笼里都有一个字谜,谁猜到,灯笼就归谁所有。我们也来试一试?‘老子和孙子在一起,打一字谜。一时猜不出没关系,花灯节马上就要开始了,也许逛完花灯节你就有答案了。”情境创设让学生由旁观者化身为故事里的角色,在剧情的推动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深入情境,探究戏曲奥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层层推进的问题中分析、思考、论证,深入探究戏曲的奥秘。教学时,笔者先引入情境“今年的花灯节与往年不同,听说包拯大人陈州放粮回来了,特在午门设下花灯盛会,届时大宋皇帝也会一起来观灯,我们快去吧!”,同时播放京剧动漫《打龙袍》选段《报灯名》。学生初步感知戏曲材料后,笔者设置情境问题“这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谁来模仿一下?”“灯官报灯名跟我们平时的朗诵或说话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生朗读灯名后,笔者以数板形式报灯名。学生通过聆听、分辨及查阅资料,发现“数板”是只念不唱,由“板儿”击拍伴奏,专门由丑角表演。其中,念京白是京剧念白的一种形式。随后,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如下学习体验活动:听辨京白与韵白的不同;认识檀板,听辨声响,模仿击板;击板报灯名,跟音频数板《报灯名》;听京剧大师说戏,观看戏曲节目《跟我学》学戏。经过学习,学生感受了丑文化的艺术魅力。
体验情境,感悟人文情怀。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亲身经历深刻领悟作品的人文情怀。教学时,笔者引导:“无丑不成戏,丑官的这段数板给观众带来了轻松和欢乐,但也是后续故事的引线。皇帝因‘天雷打死张继宝这句话而震怒,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接着观看京剧动漫《打龙袍》,了解这个故事及其折射的道理。” 学生观看全剧后,发现该剧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宋仁宗之母李太后当年被刘太后施狸猫换太子之计陷害,被逐在外。后来仁宗知道实情,处死刘太后,令包拯迎李太后还宫,并赐包拯紫金棍以责打仁宗。于是包拯打龙袍以代责君。”至此,学生猜出了前文字谜“老子和孙子在一起”的謎底是“孝”。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阐释对“孝”的理解,并说明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学生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后得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诸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应做到如下五点:①珍爱生命;②敬养父母;③“承志”“立身”,即支持和继承父母正确、合理的事业和意愿,并成就一番事业;④“无违”“谏诤”,即尽量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但也不是一味顺从,当父母出现错误时,劝说应坚持原则,讲究方法;⑤慎终追远,即父母死亡后,应妥善安葬并做好祭祀。
(作者单位:襄阳市南漳县卞和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