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神秘“地下运河”研学设计思考
——以“坎儿井民俗园研学旅行项目”为例

2023-03-25 12:48黄佛君周姗霖侯建楠孙慧兰
教育观察 2023年5期
关键词:坎儿井吐鲁番研学

林 鑫,黄佛君,周姗霖,侯建楠,孙慧兰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一、引言

研学旅行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价值。从2016年起,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标志着研学旅行以正式文件出台,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组成部分。[1]自此以后,国内掀起了一股研学之潮,大量研学旅行的文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直至今日,研学旅行依旧是热门话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大地理核心素养,而研学旅行正在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新途径和新尝试。[2]

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景观是研学旅行的典范。坎儿井由竖井(井源)、暗渠、龙口(出水口)、明渠、涝坝五部分组成,是人们利用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挖掘的水利灌溉设施和人文景观,是充分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能够实现自流的宏大地下水利工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吐鲁番盆地约有1112条坎儿井[3],是我国坎儿井分布最为集中和典型的区域,具有水量稳定、自流、水质好、蒸发少等特点[4],不仅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是孕育绿洲文明的摇篮。坎儿井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吐鲁番地区,经历了缓慢的发展,出现过三次兴修高潮。70多年间,吐鲁番市的坎儿井数量减少了500余条,坎儿井的生态价值面临着极大的挑战。[5]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建在一条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坎儿井之上,不仅能够使游客直观地参观坎儿井内部结构,而且展示了坎儿井的工作原理和挖掘技术。该民俗园内设有巨大的吐鲁番地形沙盘,清楚地展示了吐鲁番盆地由外到内“雪山—戈壁—绿洲”的景观。总之,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研学资源独特,具有较高的研学价值。本文以坎儿井民俗园为载体,在学科核心素养和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整合资源,结合高中地理教材开展研学旅行研究,希望通过研学使学生对家乡有深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恋地情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期望能够唤起大众对坎儿井的重视,使这一古老的工程能够得到保护和延续。

二、坎儿井民俗园研学旅行案例设计

(一)前期准备阶段

1.研学旅行设计流程

在开展“地下运河”坎儿井研学旅行之前,首先,教师应根据研学地点确定研学主题。本着新颖独特、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原则,本文的研学主题为“千年坎儿井:世界最神秘‘地下运河’”。其次,教师应寻找一个理论基础作为主线贯穿本次研学的始终。例如,本文以人文地理学中的适应论为理论支撑。最后,教师应设计相应的研学项目,并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寻找能够支撑该项目的大单元教学思想的科学问题,在科学问题引导下制订契合学生现状的研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安排相应的研学方式,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本次研学由4个研学项目、4个科学问题及10项研学内容组成。

2.大单元教学思想下的教材知识点梳理与匹配

大单元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整体教学为基础,注重核心概念的把握和目标单元的确定,强调知识的广度和整体性,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之前,研读教材、梳理整合相关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对此,本文基于这一理念对高中教材中西北地区和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吐鲁番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其自然地理环境也是学生学习西北区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这一部分涉及选择性必修二“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点。此外,坎儿井作为地下水利工程,已参与水循环的过程,因而涵盖了必修一“地球上的水”的内容。对此,本文结合高中教材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了如图1、图2所示的吐鲁番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水循环过程的两份思维导图,为后面研学方案的设计提供支撑。

图1 吐鲁番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图2 吐鲁番水循环过程

3.研学旅行大纲的探讨

在构思好研学旅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写研学旅行大纲,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前期准备、形式等内容,以便学生能够通过研学大纲了解此次研学相关信息,并分工组队做好相应准备。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出发,真正做到亦游亦学、边游边学。对此,坎儿井民俗园研学旅行研究编写了如表1所示的研学旅行大纲。

表1 坎儿井民俗园研学旅行大纲

(二)活动实施阶段

本次研学旅行以适应论、挑战与应战学说为理论支撑,围绕主题共设计了“解密挑战:自然如何孕育坎儿井”“适应环境:寻水源,测水质”“接受应战:我是小小工程师”“坎儿井的生与死”四个项目,各项目都由科学问题统领(科学问题与研学项目对应),项目之下又设计了具体的研学内容(研学内容出自教材与研学对象的结合)。每一个项目所涵盖的研学内容既环环相扣,又各有侧重,力求通过不同的研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体研学设计安排如表2所示。

(三)成果展示阶段

研学旅行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它不仅是游玩,而且让学生通过研学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达到验证知识、巩固知识及深化知识的效果。因此,研学之后的成果汇报就显得尤为重要。成果汇报是一次完整的研学旅行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次研学主要通过研学记录表和展示模型两种形式让学生汇报研学成果。如表3所示,研学记录表明确规定了本次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以此提高研学旅行的效率。同时邀请专业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对本次研学内容进行升华。这不仅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和动力积极参与研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表2 坎儿井民俗园研学活动安排表

表3 坎儿井民俗园研学旅行记录表

三、总结与反思

坎儿井是吐鲁番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孕育的农业文化遗产,是西北干旱区特有的地理景观。通过实地参观坎儿井,抽象的书本知识得以具体化,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有关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知识体系,尤其是明白水资源这一限制性因素对干旱区的重要性,达到知行合一。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教师有目的地设计研学项目,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四大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懂得区域发展是一个动态综合的过程,使学生在地理思维、地理观念、地理行动力这三方面得到综合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本次研学旅行还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坎儿井是吐鲁番市人类与自然协调和适应的标志,在研学中如何使学生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其他区域协调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关系,是本次研学旅行值得深思的点。坎儿井对当地具有重要的价值,它维护了当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孕育了灿烂的绿洲文明,如何挖掘坎儿井的价值,怎样利用研学旅行保护坎儿井,提高坎儿井的关注度,使坎儿井文化遗产能够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开展坎儿井研学旅行重点考虑的方向。此外,坎儿井的研学还应与乡土地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恋地情结。

猜你喜欢
坎儿井吐鲁番研学
新疆坎儿井研究及未来的发展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哈密坎儿井发展现状及保护应对策略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Aqueducts
相逢吐鲁番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吐鲁番坎儿井价值分析及其保护措施
晚清吐鲁番协理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