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2)

2023-03-24 18:59
关键词:棉服初稿升格

那年,我十二岁,在夏天的傍晚,我看见了他,一个普通的拾荒老人,却是触动我心灵的人。

他蜷缩在街角公园景观拱桥的桥洞之下,全身上下无处不在显示着境况的窘迫:虽然正值酷暑,却穿着一身棉衣棉裤,也许因为这是他的全部家当,也许因为骨瘦如柴导致他难驱体寒。棉服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外层的罩布不知已经经历了多少雨雪风霜,破烂成了一条一条,在风中飘荡。看不出本色的棉絮露在外面,说是棉服,棉絮已经少得可怜,许多地方只有薄薄的两层布。如果说还有什么是比破烂更引人注意的特点,那就是脏,脏得丝毫不见本来面目,脏得让人不想多看一眼,油污和尘土混合在一起,结成厚厚的硬痂,一片一片,以致于拾荒老人每一个动作,都会让这身棉服显出奇怪的形态。

这样的人,我本来应该掩鼻逃离,但是,我却在原地驻足良久,因为我完全被这位拾荒老人身边码放的各种杂物惊呆了,矿泉水瓶、易拉罐、纸箱纸盒,不知道他翻捡了多少垃圾桶,才攒下了这些“家产”。但是与一般我们印象中的流浪汉与拾荒人的邋遢杂乱不同,老人将他的“宝贝”们收拾得利利索索,每一个纸箱都压得平平展展,每一个瓶子都洗得干干净净,按照形状大小,码放得整整齐齐。在这样艰苦的境况里,还能保持如此井然有序,显示出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生活的热爱,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我再次看向老人,还是那身破烂肮脏的棉衣棉裤,可是此时,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老人生活的心酸,还有他始终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不知道他拥有怎样的心灵,才能在生存的绝境中也不放弃对美好的追求。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整日怨天尤人。

我的心被老人深深感动,默默地将一包巧克力放在老人身邊。生活再难,也希望能有一点珍贵的甜。

点评

升格稿与初稿相比,写作效果明显改善,字里行间渗透着小作者对拾荒老人的敬意,感染读者的同时,也能够与读者产生强烈共鸣。这样巨大的转变,得益于升格过程中对拾荒老人形象的成功塑造。具体来讲,升格成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题思想明确深刻

升格稿写作目的明确,意在展现拾荒老人的美好品质。因此,主题设定为:通过展现拾荒老人挣扎在生存困境之中,仍然保持整齐利索的生活习惯,展现出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相较于初稿没有主题的窘况,升格之后读者能鲜明感知导向,有助于理解内容。

2.材料运用集中典型

升格稿比原稿最突出的改进在于对原有材料的大胆删减,显示出小作者的写作魄力。文学创作体现智慧,小作者能够不拘泥于原有写作思路的束缚,突破思维限定,做出明智选择,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全部去掉,只保留拾荒老人的相关内容,并补充大量特征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其中包括对老人外貌的正面描写,和通过老人拾荒物品的特征表现老人品质的侧面描写,正面侧面描写有机融合,塑造出老人丰满的人物形象。材料的集中典型助力升格成功。

3.表达方式运用合理

与初稿中大量运用记叙和议论、讲述自己与老人的偶遇所见和内心对老人品质的评价不同,升格稿升级空洞生硬的内容材料,摒弃标签式的人物评价,运用大量描写,具体呈现人物特征,符合写作规律,取得良好效果。

经过以上三方面的全面升级,小作者创作出了优秀的作文。

猜你喜欢
棉服初稿升格
棉服夹克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习作评改表促进习作教学的三维之变
冰天雪地话安全
从“初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
巴金《怀念萧珊》初稿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辅导
手术室保暖半棉服的制作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