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2023-03-24 06:32
《学习方法报》语文七年级 2023年24期
关键词:榆钱概览边塞诗

竹里馆

【原诗略】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多才多艺,诗书画都很有名。现存诗歌约四百首,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人称其为“诗佛”。

【诗意概览】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只有那天上的明月将我陪伴。

【品读鉴赏】

这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诗。描写诗人在幽静的竹林深处独自弹琴长啸的情景,表现了他孤高自赏、清雅脱俗的情致。

诗人首先用“幽篁”“深林”“明月”等景物渲染了清幽恬淡的环境。以此为背景,诗人描写了自己“独坐”“弹琴”“长啸”等高雅之举,表现了自己闲适高雅的情趣和闲淡的气质。人与物会,情与景合,平平淡淡的诗句,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安闲自得的美好心境。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两句诗最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意思是说,自己僻居幽深的竹林中,并不为此感到孤独。一个“来”字将月亮拟人化,诗人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在幽静闲淡中,诗人的心境与月下的景致融为一体。

有人认为这首诗在表达内心清静澄明的同时还夹杂着伤感愤慨。这应结合诗人晚期的生活经历来考察。诗人在仕途上虽没有大挫折,但所经历的足以让他感到仕途的艰险。四十岁以后,由于政局的反复变化以及佛教的影响,他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在得到宋之问(著名诗人)的辋川别墅以后,他“弹琴赋诗,傲啸终日”。其实在这表面的清静闲适之下,掩藏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春夜洛城闻笛

【原诗略】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歌或抒发壮志,或吟咏豪情,或描绘山水,形象瑰丽,想象丰富,雄奇豪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以“惊风雨、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诗意概览】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笛曲中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不会生发思乡之情呢。

【品读鉴赏】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诗人夜闻笛声心中充满了浓烈的思乡之情。这首诗有三个亮点:一是主题表现上的创新。《折杨柳》是表达离别哀怨的曲子,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在唐诗中,以折柳入诗的,大都是送别主题,李白却在这首诗里将它转化成了思乡之情。二是句式手法的创新。绝句大多以陈述句开头,但这首诗却以疑问句开头,突出了笛声的神秘,又以反问句结尾,从他人反推,由人及己,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情怀。三是语言运用上的创新。“暗”字一般描写光线、色泽,但诗人却用之描写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暗”字意蕴丰富,既指笛声暗送,不知来自何处,何人所吹,也指笛声断断续续,隐隐约约,低低沉沉,哀怨幽咽,令人无限伤感。

逢入京使

【原诗略】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三十岁时中进士,担任兵曹参军。之后又先后两次在边塞任职六年。志、赠答、山水等各种文体都很擅长,尤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呈现出“雄奇瑰丽”的特点。岑参是盛唐时期写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詩人。

【诗意概览】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浸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却无纸笔,请告诉家人我平安无恙。

【品读鉴赏】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在首次赴西域从军途中写下的一首边塞诗。盛唐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第一句写远望自己的家。“东望”点明长安的位置。“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得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强调了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

三、四两句体现出相逢的匆匆。走马相逢,正好托故人带封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看似平淡简单的问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眷恋的感情,也暗含着他“功名只向马上取”的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晚 春

【原诗略】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诗意概览】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虽缺少才华和远见,但它们默默无闻,任凭春风将花絮四处吹散。

【品读鉴赏】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的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奋发向上。“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都说草木无情,但在韩愈笔下,草木颇具情思,它们知道春天即将逝去,所以抓紧时间,争奇斗艳,呈现出万紫千红、芳香四溢的绚丽姿色。“斗”字生动地表现了花草树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的特点。另一种状态是随遇而安。“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与争奇斗艳的草树相比,杨花榆荚似乎“懵懂无知”,它们不争不抢,自然顺遂,春风吹来,任凭花絮随风漫舞,这也是另一番可赞可叹的晚春美景。“惟解”一词,表现了杨花榆荚低调从容、大智若愚的性格特点。诗人笔下的这两种状态是晚春景色的两种形态,都是令人称道、值得玩味的美丽景观。

寓理于景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关于寓意,见仁见智,有不同人生阅历和心绪的人会有不同的领悟。有人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眼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愤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呢?岂能效仿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但我们又可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随遇而安,自放生命光彩,如何?

猜你喜欢
榆钱概览边塞诗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览
榆钱花花开
名人怀念的美食——榆钱
采榆钱
榆钱饭香
论中唐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里的情长思远
边塞诗概念小考
新边塞诗研究文献综述*
2009年展会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