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3-03-24 07:12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教育局阚东海
天津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层递式层级初中生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教育局 阚东海

现代教育改革进程中,语文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并尝试优化作文教学方法。层递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客观改善初中生写作现状,提升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因此,探究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层递式教学概述

层递式教学是一种逐层递进、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推进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有序参与学习活动,保障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层递式教学较为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区别,强调让知识基础悬殊的学生均可以跟上教学进度,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了解学习技巧,甚至产生学习情感。层递式教学本质上是一个由浅到深、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低到高的过程,各个教学环节相互联系,螺旋递进,最终整体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从整体视角着手,关注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前后承接与发展,恰当应用教学方法与策略,促使各个学段的教学呈现出类似金字塔状的递进关系,真正契合学生心理能力发展特征。

二、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方针

(一)立足学生心理能力

学生写作是一个涉及观察、思维、感知、想象等因素的复杂心理过程。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基础是不同学段学生心理能力发展各异,学生心理能力发展差异外在表现为行为、个性与特征。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学生心理能力,根据学生心理结构与发展阶段的差异,选择适宜的写作教学材料,以便适应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征,调动初中生写作积极性。

(二)聚焦学生真实生活

新时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较为注重学生真实体验、见闻及感受的表达,而学生真实体验、见闻、感受的来源是实际生活。因此,在层递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聚焦学生真实生活,对接语文作文教学的外延与学生真实生活的外延,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层递式写作教学的依据,引导学生逐渐由简单素材收集应用过渡到丰富素材收集应用,加深学生写作情感。

(三)注重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实践课程,语文课程的重要模块之一是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则是语言文字表达的渠道之一。因此,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作为贯穿初中语文作文层递式教学的一条主线,进而立足作文课堂,从口头语言表达过渡到书面语言表达,逐步提升学生识字量和词汇量,并增强学生语言思维能力。

三、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要点

(一)学生与目标分层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将视线投向学生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学生基础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若干层级。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实现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分层。

1.学生层级划分。

学生层级划分的依据是学生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其中学生基础水平主要是根据上一学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作文分数进行科学评估;学生学习能力主要是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写作认知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专注力等;学生学习态度则是借助调查方法,从学生完成作文练习积极性、写日记频率、课上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学生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可以将学生划分为甲、乙、丙三个层级,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分层

2.目标层级划分。

根据不同层级学生客观存在的学习心理差异,教师可以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对甲层级学生,一般语文作文教学要求是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增加课外阅读积累,掌握生动语言表达方式,并可以根据教师批改内容自行修订作文。同时,在日常作文训练中,甲层级学生应积累赏析与人物心理描写相关的语句,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特点,并尝试利用多种心理描写手法进行人物心理的刻画。对乙层级学生,一般语文作文教学目标是除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基于教师给出的评价,自主修改作文。同时,乙层级学生应掌握文中关于心理描写语句的辨别方法以及人物心理描写的特点,积累心理描写素材,运用一种或以上人物心理描写手法进行人物的刻画。对丙层级学生,一般教学目标是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可以独立完成作文任务。同时,丙层级学生应掌握文中心理描写句子的辨识方法与人物心理描写特点,积累心理描写素材,可以运用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手法进行人物的刻画。

(二)分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初中生思维能力较弱,经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联系初中生日常生活实际,设计层递式作文训练,进而在学生敢于说、乐于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笔写提纲,尽可能落实文从字顺的要求。另外,增加学生动笔训练频次,有序提升对学生书面表达的要求,促使学生明了基于写作载体的见闻表达、想法阐述与感受抒发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传记》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观察、反思、行笔成文融为一体。对丙层级学生,在结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藤野先生》教学后,教师可以借助布置第七课《回忆我的母亲》预习作业契机,立足观察生活,设计作业小练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一天”,任意选择一个人物,列提纲,在25~30min 内完成。在课堂观察点的基础上,教师为初中生提供提纲草图以及写作题目,写作题目均源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中身边最熟悉的人,可以启发初中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比《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中的人物与自身生活中的人物,指明观察方向。进而选择人物、感情基调几个维度,引导初中生借鉴《藤野先生》中人物描写方式,梳理关于传记写作的人物形象、事件细节、详细过程、开头与结尾、线索等,完成文章提纲条例。比如,某位学生选择母亲为写作对象,确定文章感情基调为钦佩、感谢、赞美、喜爱,人物形象关键词是关爱子女、细心、勤劳,事件细节是“早上天还没亮,母亲就起来做饭,等饭做好了再叫我”,详细过程是“窗外还是一片昏昏沉沉,厨房里已经亮起了灯,我迷迷糊糊地听到油花四溅的声音,就知道是妈妈起来做饭了”,开头是“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这个人就是母亲”,结尾是“只有母亲,让我的生活有了味道,让我的学习不再无助,我由衷地感谢她”。

对乙层级学生,在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后,教师可以立足语文课堂,对学生预习作业进行点评,并邀请几名学生谈论自身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体会、困惑,教师则分享作业设计要求,促使学生按照传记类文章写作要求发散思维,从根本上解决初中生特别是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头难的问题,帮助每一位初中生了解书写传记类文章的方法以及适宜文章的材料。在提纲的辅助下,教师鼓励学生展开头脑风暴,与同伴交流预习作业完成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将生活气息渗透到学生待书写文字内,为后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可以聚焦事件/细节,结合《藤野先生》的例子,引导学生追寻《我的母亲》中事件与细节的区别、关联,落实情境化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方针,以便从写作文本情境中调动初中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初中生自发从传记类文章创作视角理解文学作品。

对甲层级学生,在调动初中生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将作文题目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一天”修改为“原来你是这样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提升写作新鲜感,以“一天”为切口完成由叙事向写人的转变,促使学生聚焦传记写作,有针对性地寻找素材。同时,要求初中生从人物动作、人物外貌、人物语言、生活细节等几个方面观察前期选择的素材,观察、联想,拓展素材来源,生动表现人物的形态、神采。接着逐步扩展思考角度,主动脱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待我的表现,从多个维度挖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言语、行为,并从升华人物精神风貌着手设计议论抒情语段。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我的母亲》精彩段落,将学生的观察点引入人物的身份上,感受人物性格、品格随不同身份变化的过程,逐步深入,完成思维广度、深度的拓展。

(三)分层指导答疑

指导答疑分层的合理性对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层级差异、教学目标差异以及教学内容差异,兼顾甲乙丙层级学生共同写作需求以及不同层级学生个性化写作需求,分层设置疑问,分层指导。比如,在学习传记文章写作方法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软件展示一段人物描写语句:我的母亲姓黄,年纪极小时就随同我一个舅父外出在军营中生活,所见事情很多,所读的书也似乎较爸爸读的稍多。外祖黄河清是本地最早的贡生,守文庙作书院山长,也可说是当地唯一读书人。所以我母亲极小就认字读书,懂医方,会照相。展示完毕后,针对全部层级学生提出问题:请评论一下这段人物描写。同时,要求丙层级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你觉得这段人物描写不错,那么请阐述一下具体突出的地方?要求乙层级学生回答:这段人物描写虽然较为突出,但是肯定存在不足之处,请说出应该怎样修改?要求甲层级学生回答:这段人物描写主要是概括叙述,缺乏细节描写,请总结优秀的人物传记描写的特征。逐层提升问题难度,满足多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在分层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立足新课程标准,结合甲乙丙多层级学生学习条件和所处认知阶段分层组织答疑活动。在分层答疑期间,鼓励丙层级学生提出问题,由乙层级学生回答,或者由甲层级学生回答乙层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则回答由甲层级学生提出的问题,为每一个层级学生参与语文作文课堂提供机会,并及时组织点评与纠错、提建议活动,营造活力课堂。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各层级学生之间组织开展“谁的建议多”主题比拼竞赛,要求学生自主分析,尽情说出自己关于写作的建议,再由其他学生评价相关建议的价值,引发学生答疑兴趣,在畅所欲言中开拓写作思路,达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的效果。

(四)分层评价

在分层答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分层评价活动,各个层级的学生可以相互批改作文,并在课上展示最佳的作文。教师则采用激励性评语进行总结性评价,如写作中某一部分最为具体、构思最为巧妙等,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生语文写作自信。同时,对甲层级学生,教师可以从构思、审题、选材、列提纲等方面寻找甲层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与亮点,并具体阐述理由。在这个基础上,培养甲层级学生自主批改作文的能力,由甲层级学生对乙层级学生的作文或同一层级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由乙层级学生对丙层级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借助朋辈学习优势,帮助中低层次学生逐步夯实语文写作基础,为各层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有序提高提供依据。

四、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一)效率提升

以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基本呈现出无序特征,作文教育无明确方法,学生写作能力长期在原地踏步,作文教学效果不显著。而应用层递式作文教学方法后,教师可以提前分析特定学段学生的写作能力、知识背景与心理特征,细化对应学段的写作教学要求,科学构建由浅显到深入的分层递进写作体系,助力教师把握语文作文教学出发点,规避作文教学出发点过低导致的无效重复或出发点过高导致的学生无法适应问题。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下,根据特定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展示推进训练,切实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二)素养提升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而语文素养是一个涉及知识、能力、习惯、方法、情感等因素的概念。将层递式作文教学方法应用到课程实践,可以由教师综合分析特定学段学生知识背景、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学段目标,分层设计适宜学生写作状态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认识自身、学会生活,逐步实现生活实践(观察事物并积累素材)、思维(分析事物)、语言文字表达的统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层递式教学是逐一分解语文作文训练内容的方式,在减轻初中生语文作文写作负担的同时,提高了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内容分层等几个方面进行语文作文教学体系的分解。在分解体系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初中生写作情况,给予学生开放性指导,最大程度上发挥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层递式层级初中生
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小学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层递式教学探究
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层递式理念的思考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