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敏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有着启迪学生思想、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然而,在教育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更愿意让孩子把时间与精力放在数学、英语的积累与练习上。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家长是这样认为的:“语文学科提分慢,孩子虽然努力了,但是成绩上不去,不如把时间花在见效快的科目上。”甚至还有部分家长对语文学习存在着偏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就是读读写写、抄抄背背嘛,一学期就学几十篇文章,这样的死记硬背真的有用吗?”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基础,虽然提分不如其他学科快,但并非完全看不到成效,孩子下了功夫却仍旧收效甚微,只能说明方法没用对。不仅如此,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与教师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态度与引导方式将直接决定孩子的学习效果。因此,家长对语文学科的不重视也会影响孩子,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没有奠定语文学习基础,那么在未来学习之路上,会走得比其他孩子更艰难,到时候即使在语文学科下大功夫,也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反之,如果家长运用了正确的引导方法,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提高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那么在不久的未来,语文对于孩子而言便是一门得心应手的科目,他们能够花费更少的时间,取得更优异的分数。因此,家长需要重视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打破传统教育“死记硬背”的模式,让语文学习超越教材,走入生活,帮助孩子真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在语文“提分”的训练中,很多家长都喜欢采用两种方式。首先是常见的“题海战术”,其次便是让孩子“吃透”课本。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简单的学习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效果,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孩子的进步只是成绩层面上的假象,他们的语文水平并没有真正提高,所提高的仅仅只是“学课本”的水平。“学课本”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提高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才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正如“全人教育提名奖”获得者语文教师蒋军晶所说:“孩子不可能在练习册、作业和考试试卷里面真正学好自己的母语。”因此,家长需要在语文学科的辅导中将目光放长远,真正关注语文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深度解读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
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从大方面讲,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无外乎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随着年级的增长,这四个维度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与作用便体现得越发明显,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在语文辅导中,家长切勿将目光拘泥于一时的成绩好坏,而需要关注孩子是否具备能够学好语文的素养与能力。
当我们着眼于教材时,会发现教材其实相当于孩子语文学习之路上的“引路人”,是孩子进行系统化语文学习的辅助工具,而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开拓、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仅依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几十篇课文获得驾驭语言的能力更是天方夜谭。当孩子的积累不够时,将每一篇课文都掰开揉碎来讲也无济于事。过度拘泥于教材,其实就是窄化了孩子对语文学习的认知,将语文学习片面地定义为“课本学习”,是不利于其思维发展的。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些例子。”
因此,让孩子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家校双方要达成一致——围绕教材开展教学,但学习要超越教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透过课本的书页看到语文学科更为广阔的天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大语文观”深入人心,也影响了当前语文学科的考核重点。这一变化对学生的语文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让不少家长孩子“应接不暇”。在小学毕业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家长为孩子“恶补”文学常识,孩子可能对这些内容没有深入地了解,只是胡乱记了一些简介,所以在答题中出现了很多“乌龙”。我就曾在四大名著的考题中看到一些啼笑皆非的答案。比如,《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的人填的是孙悟空;大闹忠义堂的人填的是关羽。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屡见不鲜,好笑的背后透露着些许无奈——孩子们的语文积累何其之少。
其实,强调积累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答对试卷上的几道题,更是为了推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发展。例如,大量的阅读能够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深度,让孩子面对课内外阅读题目能有理解、有思考、有答案。不仅如此,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还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避免“有话说不出口”的尴尬局面,在写作文时文思泉涌、引经据典,避免写出如清汤寡水一般的“流水账”。随着积累内容的增加与深入,孩子能够真正领略语文的意义与魅力所在,将课堂教学视为“好文欣赏会”,真正与教师共鸣,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可以说,一次积累未必等于一次超越,但千千万万次积累叠加起来,就能够实现质的飞跃,也能够让孩子脑中有积累,心中有思想,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需要深刻地意识到,语文学习的目的从来不止步于“应试”,实际上语文能力贯穿着一个孩子成长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与人交往要沟通对话,需要表达能力;写节日祝福语,写一篇文章,需要写作能力;读懂一道理科题目,需要阅读理解能力,这些都是语文。因此,家长不能只着眼于如何通过课本、课堂让孩子学语文,还要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找”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例如,我们带孩子在公园游玩,会看到草坪中“请勿随意践踏,小草也怕疼”的标语,这其实就是一次很好的语文教学机会。家长可以询问孩子:“你觉得这个标语怎么样?如果没有后半句行不行?”孩子通过观察与分析会发现“小草也怕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能够激起人们的怜爱,还能增添一些委婉,让人读起来觉得既舒适又“可爱”。通过这样简单的问题,孩子便能够感觉到语文的实践价值。
再比如,当我们出游看到落日映照江水时,家长就可以询问孩子:“你想到了什么诗句?”有的孩子能够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能孩子在积累这句话时,并不了解其魅力,但是当眼前的美景与诗句一同出现时,孩子便能够深入理解这句诗的精妙所在,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强大力量。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源泉,语文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着。”其实,生活处处皆是语文。
总而言之,想要突破语文学习的桎梏,推动孩子长远发展,家长在辅导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变通——超越教材、丰富积累、联系生活,真正发挥语文学习的灵活性,也让孩子真正品味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