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宏
(信阳农林学院 旅游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民间歌谣是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1]。民间歌谣,是与古典诗歌具有重要关系的文学形式[2]。《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诗经》中的“风”就是民间歌谣。古人对歌与谣,也常联用,统称为“歌谣”,简称民间歌谣为“民歌”。民歌起源于人类维持生存的物质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它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口头创作形式,也是最早成熟的文学形式之一。歌谣是来自民间的创作,其语言鲜活,反映的社会矛盾和人情世故非常深刻,历代都被作为“观风俗、知得失”的重要媒介[3]。民间歌谣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的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最容易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信阳素有“鱼米之乡”“歌舞之乡”之称,信阳民间歌谣就是这片沃土上的一朵靓丽的奇葩。这些民间歌谣大多反映的都是有关人的善恶是非、真善美等基本伦理道德思想,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和善的一种追求。千百年来,信阳人就是听着、读着这些歌谣、故事和传说,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逐步建立起最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信阳民间歌谣是信阳人民劳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以编、说、唱的形式,经过千百年不断口头修改加工提炼而成的。它既是老百姓情感生活的一种表达和寄托,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窗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信阳民间歌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信阳民间歌谣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对推进信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阳民间歌谣,源远流长。多少年来,信阳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与斗争中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生活气息的民歌民谣,展现了各个时期人民的生活风貌。无论是农家小院、田间地头,还是山坡峡谷、娱乐场所……到处传唱着形象生动、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歌民谣。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是信阳市一个自然村,毗连联合村、草田村、徐家楼村、凉亭村,山明水秀,气候温和,天蓝水清,是全国文明村镇。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三土艺术团”是该村以农民为主体成立的艺术团体,用老百姓易听易懂的方式,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这些信阳民间歌谣语言形象生动,对村民具有教化意义。信阳民间歌谣语言来自生活,风趣幽默,特别是与程式化程度高的格律诗词相比,具有显著的本土性、原生性,更加富于艺术感染力。“三土艺术团”主要演出任务和中心思想就是歌颂党的好政策,如脱贫攻坚方面,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光荣脱贫感党恩》、民间歌谣《扶贫战歌》。尤其在乡村振兴及文明村镇建设方面,“三土艺术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用演出节目把大家凝聚起来。演出内容如孝善敬老,在孙滩村自创的节目民间歌谣《包爹》和《一对孬》中,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山歌、民谣、儿歌、小调等形式,用漫画式的手法和讽刺性的语言,以挖苦、嘲弄、反语为主要表达方式,去表现广大百姓所关心的嫌老、虐老现实问题。如抨击嫌老、虐老的歌谣《一对孬》所唱:
合:说这个老头他姓肖/他那个媳妇真糟糕
甲:她对公爹多不孝/经常的指桑骂槐欺老肖……
甲:这一天可真够巧/乙:正在吵,回来了儿子肖天跃
甲:肖天跃忙把爹爹劝/乙:爹呀爹,你别恼/看我咋把这个女人教
甲:说着话,一把抓过他的女人/一个劲儿地直往屋里铑……
乙:肖老汉急的团团转/天啊,你这是干啥呀!说他两句行了。/你打她可是犯律条啊/你……
合:咦,肖老汉看了这出哄爹戏/顿时间,心里头好似凉水浇/我只当,只是媳妇她不孝/谁想到,是儿子媳妇一对孬!/呸!
信阳民间歌谣顺口溜创作较多,这些民间歌谣的传唱旨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特别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家庭矛盾、婚姻爱情、孝老爱亲、生活琐事歌谣,广为传唱,具有鼓励人民奋发向上、和谐相处,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意义。短剧《一对孬》以肖老汉、虐老的儿子肖天跃及儿媳这三个人物角色的设定,用信阳民间歌谣表演唱的形式,演出了一幕虐老、嫌老的闹剧,呼吁广大村民孝善敬老,树立文明之风,对村民起到了警醒及教化作用。信阳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用民间歌谣形式对村民进行孝父母、亲兄弟、睦宗族、和乡邻、教子弟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典型家庭和人物进行宣传、表彰的同时,对那些嫌老、虐老、破坏邻里关系等行为进行揭露和谴责,使农民群众养成正确的荣辱观,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在中国当代社会,民歌价值的回归意味着本土文化价值的回归;对民歌的认同实质上是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认同[4]。近年来,孙滩村探索出“四个一点”机制,即乡里投入一点、项目整合一点、社会上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加大对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创作新民间歌谣来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孙滩村人居环境大变化,变成如今道路网格化、村庄公园化的富裕村。
如民间歌谣《两亲家夸人居环境大变化》:
甲:呦,那不是亲家吗?/乙:可不是亲家/甲:亲家——/乙:亲家
甲:没事啦?/乙:没事啦/甲:拉拉呱吧?……
合唱:改革春风大地刮/新农村建设步子大/人居环境大治理/上上下下一齐抓
农家面貌起了变化……
乙唱:人居环境来美化/设施配套管理它/路边设放垃圾箱/集中了垃圾填埋它
文明卫生在俺农家……
民间歌谣《两亲家夸人居环境大变化》用孙滩村传统民间歌谣说唱的形式,以两亲家相遇拉呱这个生活场景的设定,用信阳民间歌谣表演唱的形式,赞扬孙滩村人居环境大治理、人居环境来美化、文明卫生在俺农家的新变化。从而说明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两亲家夸人居环境大变化》民间歌谣的传唱使村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治理垃圾,美化人居环境,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上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全国文明村镇”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注重文化软实力建设,塑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高标准新建了文化广场,由穿上行头能演戏、拿起锄头会种地的农民组建了“三土艺术团”。设立了老电影收藏馆、道德讲堂。并汲取当地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固始民间歌谣五句头的艺术形式塑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形成通俗、易懂、易说、易唱,朗朗上口,粗犷而朴实,形象又生动的艺术风格。2019年固始民间歌谣舞蹈《老家老哥老姐妹》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春晚并荣获中国民族春晚金奖。
如民间歌谣《老家老哥老姐妹》所唱:
我会唱儿歌“小板凳摞摞”,/妈妈说过,这是一支老家的歌。
我唱着这支歌儿长大,/也记下了妈妈的嘱托:
有一天,把儿歌带往老家去唱,/听见儿歌,老家的人就会认我。
寻根来又听“小板凳摞摞”,/老家的人,原来都会这支儿歌。
歌声入耳我激动不已,/止不住两眼潸潸泪落。
老家呀,我给你唱唱“小板凳摞摞”,/请告诉我,你等待的人是不是我?
民间歌谣《老家老哥老姐妹》以儿歌“小板凳摞摞”为情感的导火索,回忆妈妈的音容笑貌,表现对老家深沉的情感。用寻根探源的形式,激起远方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爱恋,也表达了远方游子反哺故乡的拳拳之心。“三土艺术团”由孙滩村村支书王连喜、副支书彭元华发起,成立于2013年9月。孙滩村是大别山五句头山歌传承地,人人都能够信口拈来几句大别山五句头山歌。其乡土气味浓厚,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固始方言”唱身边人,演时下事,形成了独特的“土音”“土调”“土味”,在塑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孙滩村两委给予三土艺术团全方位的支持,给三土艺术团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也为老百姓真真正正地建立起了随时随地能演出的公共文化空间平台。
民歌的美是一种原生态的美、绿色的美;民歌的美是自然天成、毫无矫饰的美;民歌的美还是一种非异化的、本真的美[5]。孙滩村位于固始县陈淋子乡南部,原本是一个普通的远郊村庄。如今凭借民间歌谣的演唱,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声名鹊起,先后被评为全省最美自然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镇,成了多彩田园建设的典范。民间歌谣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民间歌谣《四老汉表演唱儿媳们要孝双亲》:
合唱:紧打鼓来慢敲锣,唱唱儿媳们要孝双亲,/儿媳们要把父母孝,百体父母孝为先。
甲:树木有根水有源,孝敬父母理当然,/日月穿梭催人老,太阳哪能常正南。……
乙:千年古路踏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到时你把儿媳娶,自然你体会当婆婆。
甲:个别自私的儿媳妇,你说父母有偏心,从小到大成家后,你对你父母是啥心。
乙:弟兄几个把家分,孝敬父母不一心,/互相别要来依靠,各人要尽各人的心。
合唱:不孝儿媳你听清,赶快悔改作新人,/亲生父母你都不孝,枉费人间来生存。
孙滩村是全国文明村。在该村村部门口,几块大红的“公示栏”十分显眼:村里60周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老人以及70周岁以上的其他农村老人的子女的赡养情况在这里一目了然,尊老爱幼已成为该村的村规民俗。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村民用民间歌谣的形式自创《四老汉表演唱儿媳们要孝双亲》《四个婆婆夸媳妇》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建立了“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各姓红白理事会”“孙滩村保洁队”“三土艺术团”等群众组织,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党员”“好村民组长””五星级文明农户”等评选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树立可学、可比文明典范。
美学是研究美和艺术的,民歌是艺术的一种,而且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中的、起源最早也是最有生命力和历史感的一种,用民歌的曲调填新词,以便及时地反映当前党的大政方针,这是较好的文艺形式之一。因此,民间歌谣在党建工作宣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孙滩村距镇政府偏远,上传下达比较不便,以前各种矛盾层出不穷。村支书王文喜上任后,带领村两委干部,分片到村民家中召开多次民情恳谈会,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分析问题,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会后又及时与各方积极协调,得到了群众的理解、信任和赞许。
如村民自创歌谣《夸夸咱们的“万德兰”》来赞颂村两委干部。
合:万德兰万德兰/创始就在六年前/甲乙:县委政府把商引/资金项目支持咱
水电路通冷库建/博士专心搞试验/丙丁:成功人士立壮志反哺家乡做贡献
不忘初心为乡亲/敬老孝亲美名传/合:看今天咱们万德兰
甲:茵茵芳草地/乙:清清流水潺/丙:累累丰硕果/丁:四季春满园
合:白云朵朵映蓝天/小鸟啾啾唱自然/蝴蝶翩翩舞花瓣/人民幸福好家园……
合:万德兰万德兰/甲乙:多彩田园好典范/它是我们的生态园/丙丁:它是我们的奋斗园/它是我们的梦想园
合:它是我们的希望园/党支部一班人/不忘初心好领班/帮扶贫困六十户
精准扶贫做贡献……
在艺术形式上,民间歌谣灵活运用各种民间形式,如民谣、说唱、快板等形式;在语言上,民间歌谣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基础上则注重生动、幽默[6]。
民间歌谣《夸夸咱们的“万德兰”》歌颂了村两委班子的无私付出,为了孙滩村的发展,广泛招商引资,建设生态示范园“万德兰”的感人事迹。生态示范园“万德兰”成为多彩田园好典范,成为人民幸福的好家园,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赞扬。孙滩村利用民间歌谣形式进行党建工作宣传和教育,从人民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以人民的生活、思想和国家大政方针为描写对象,使民间歌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歌颂了孙滩村党支部一班人为精准扶贫做贡献的无私奉献精神。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已根植于家庭教育,有儒道佛经典,有孔孟之道范本,甚至提炼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单字要诀。在传统美德与高尚品格培养中经常会涉及“孝善敬老”,这是值得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孙滩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为村民的共识。32户五保户,30户贫困户,共62户集体入住由村委会统一规划、整齐有序的五保户和贫困户专用房屋。做到“老有所养,贫有所住”,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爱心和温暖。
如《老闺蜜们夸媳妇》所唱:
合:改革开放春风刮,/孙滩起了大变化。/天变化,地变化,/人心向上更变化。
合:孙滩盛开文明花,/文明花开一家家。……
乙:我来说/俺们家的媳妇最可夸,/待我这婆婆像亲妈。/怕我生活太节省,
破旧衣裳别穿了,/剩菜剩饭倒了它。/别为省那一星点儿,/吃出病来麻烦大。
三天两头打电话,/隔三岔五给钱花。
合:咦,你家媳妇真不差。……
中华美德放光芒。/中华孝善传千古,/黄河入海万里长。/孝善敬老人生事,
/世世代代永传扬,/世世代代永传扬!
民间歌谣《老闺蜜们夸媳妇》设定一个老闺蜜们相聚在一起的生活场景,争相夸自个儿媳孝敬婆婆的暖心和爱意。自古婆媳关系最难处,而孙滩村却没有婆媳不和、影响家庭和睦的现象。这得益于孙滩村设立道德大讲堂的教育形式,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深入挖掘乡村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并且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评选“好婆婆”“好儿媳”“五好家庭”,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同时,深入宣传移风易俗、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信阳以信阳民间歌谣为载体进行文化惠民教育,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新民间歌谣的传唱进一步加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推进信阳民间歌谣介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构建植根中国语境的农村文化生态体系,发挥其精神提升与文化引领的作用是实施信阳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战略的有效途径。作为传统文化精髓,信阳民间歌谣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明确传导着传统的伦理价值取向,并由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作为范例,向村民传输其人文理想,引导村民将这些道德规范烙印在心头,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和人格基石。而新创的民间歌谣,则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反映现实生活,传播正能量,移风易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及脱贫攻坚战中对农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及教育作用,对信阳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