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娟
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书法教育进课堂,能使学生在掌握书写基本技能、进行书写艺术欣赏时,形成审美情趣、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便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此,教师要着力探索适宜策略,让书法教育进入高中课堂。文章从教学环境、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书法教育进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书法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书法教育进课堂,是实现此要求的重要途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汉字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汉字书写规则,丰富汉字储备,还可以感受到汉字及书法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笔秃千管,墨磨万锭”的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当前书法教育进课堂仍有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师以书写基本技能为主,忽视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导致学生无法感知书法艺术,难以产生兴趣;部分教师使用的书法教学方法单一,致使学生缺乏书写积极性,甚至逃避书法学习;部分教师忽视书法教育评价,导致学生不明确自身的学习情况。针对如此问题,教师要“对症下药”,从不同角度探究策略,推动书法教育进课堂。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课堂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书法的保障,也是书法教育进课堂的保障。在书法教育进课堂时,教师要从环境入手,应用多样方式,营造适宜的环境,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打好书法教育基础。
1. 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
教室环境是教学环境的重要构成。良好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室墙壁“开口说话”,是营造教室环境的重要途径。当教室墙壁“开口说话”时,学生会被其所吸引,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
例如,书法作品是让墙壁“开口说话”的工具之一。书法大家的作品往往极具美感,如欧阳询的书法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谓广采各家之长。同时,其书法风格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在欣赏之际,给人一种气势奔放、八面玲珑、气韵生动之感,很容易使学生无形地受到书法艺术美的熏陶。因此,在书法教育进课堂之际,教师可以选择欧阳询的楷书书法作品《九成宫醴泉铭》、行书书法作品《行书千字文》,将其张贴在教室墙壁上。当学生进入教室后,很容易被书法作品所吸引,自觉地欣赏。在视觉的刺激下,学生会直观地感受书法的艺术美,由此产生强烈的书写兴趣,自觉走进书法课堂。
2. 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之一。当课堂环境沉闷、枯燥时,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甚至逃避课堂学习。在书法教育进课堂之际,教师可以结合书法教育内容,应用适宜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推动课堂教学发展。
在营造教室环境时,学生会与名家书法作品互动,感受其高超的书法技能,此时很多学生会对书法名家的生平经历产生兴趣。于是,教师在书法课堂上可以以书法名家为立足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其故事。以欧阳询为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相关的小故事:欧阳询非常喜欢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他曾用重金购买流传在民间的《指归图》,其书法深得“二王”的造诣,创立了意义深远的“欧体书”。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呈现《指归图》作品。学生边听边看,很容易融入具体场景中。在此场景中,学生会感受到欧阳询对书法的痴迷。教师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欧阳询之所以成为一代书法名家,是因为他刻苦钻研,不懈练习。学习书法,不仅是在学习书写技能,更是在磨炼心性,塑造精神品质。如此做法,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书法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接受书法名家身上美好精神品质的熏陶,便于端正书写态度,主动走进书法课堂,为有效学习书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多样的活动
多样活动,既是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途径,又是书法教育进课堂的结果。在书法教育进课堂之际,教师可以依据书法教育内容,发挥教学智慧,应用多种方式组织多样活动,促使学生深入体验,获得相应发展。
1. 組织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以书法文化为基础的活动。书法文化是书法教育内容的重要构成,是学生建构文化认知、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在书法教育进课堂之际,教师可以依据书法教育内容,挖掘文化内容,并以此为基础,选用适宜的方式组织文化活动,促使学生与书法文化互动。
例如,文房四宝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也是重要的书法教育内容,毛笔又是文房四宝的重要构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毛笔为切入点组织文化活动。具体地,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视频,直观、动态地展现蒙恬造笔的故事。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了解毛笔的起源,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继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视频,展现制作毛笔的过程。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了解制作毛笔的方法与过程:选料—叠毛—去绒毛—齐锋—卷笔柱—绑笔头—装杆—择笔,使学生感受到毛笔制作工艺的复杂与精细,对制笔师傅产生敬佩之情。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毛笔,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毛笔的构造。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很多学生迁移生活认知,认真分析,探究毛笔的构造。然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毛笔的“四德”、种类、特点、护理等内容。通过体验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毛笔的一些具体情况,还感受了其背后的文化内容,有利于丰富书法文化储备,建立文化自信。
2. 组织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学生掌握书法技能、获取书法文化的重要途径。高中生的自主意识较强,探究欲望强烈。在书法教育进课堂之际,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特点,依据书法教育内容,选用适宜方式,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探究,掌握书法技能,感受书法文化,由此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授“书法布局”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先讲授什么是书法布局,引导学生对其建构初步认知。接着,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玄秘塔碑》《多宝塔碑》等。在学生欣赏时,教师布置任务:大家小组合作,欣赏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并总结书法布局的要点。在如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发挥自主性,细心观察,迁移已有认知,并就此与小组成员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彰显个性,提出不同的要点,由此碰撞思维,迸发出思维火花。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布置其他任务:各小组成员依据本组总结的布局要点,各自书写作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任务的作用下,学生自觉地进行练习,展现探究所得。在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对书法布局要点的总结情况。全体学生书写后,教师随机选择几幅作品进行展示,继续布置任务:小组成员合作欣赏这几幅作品,判断哪一幅作品的布局更恰当,再次总结书法布局的要点。各小组成员受到任务的驱动,结合本小组总结的书法布局要点,认真欣赏、对比,发现问题,就此完善布局要点。然后,教师随机选择一个小组,鼓励其派代表介绍书法布局的要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再次展示名家书法作品,结合小组总结出的书法布局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增强认知,丰富书法知识储备,为后续书写做好准备。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书法布局的自然、和谐之美,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3. 组织练习活动
练习是学生掌握书法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在书法教育进课堂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多样活动,逐步地掌握了书法技巧,丰富了文化储备,为写书法做好了准备。为此,教师要把握时机,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适宜的练习活动,使其做到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书法教育效果。
例如,在楷书书法课堂上,教师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颜体楷书的笔画轻重基本规律。通过体验探究活动,大部分学生了解了横轻竖重、撇轻捺重、左轻右重、多轻少重的变化规律。立足学生的探究所得,教师可以组织不同的练习活动。首先,教师组织拼字练习活动。教师给每名学生分发拼字教具,同时进行简单演示,使学生掌握拼字方法。学生遵循颜体楷书的四大规律,将不同的汉字结构组合在一起,粘贴到KT板上,得到一个新汉字。在拼出所有汉字后,学生自觉地与小组成员展示各自的KT板,相互鉴赏,点评拼出的新汉字是否符合颜体楷书的书写规律。在生生互评时,各小组成员迁移已有认知,从不同角度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实践证明,在组员的相互帮助下,大部分学生弥补不足,增强对颜体楷书书写规律的认知,同时产生强烈的書写欲望。然后,教师把握时机,组织书写练习活动。在练习活动中,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置”“鸟”“带”“背”等汉字,鼓励学生自选三个汉字,在田字格纸上进行书写。在书写时,大部分学生遵循颜体楷书的书写规律,一笔一划地书写。与此同时,教师观察每名学生,了解其书写情况,发现问题,给予点拨。同样,在学生书写结束后,教师鼓励他们进行生生互评,发现不足并弥补。
通过体验多样的练习活动,学生将颜体楷书的书写规律熟记于心,建构深刻的认知。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通过不断练习,磨炼意志品质,耐心书写,写出具有美感的汉字,增强审美认知。
三、进行多元的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激励作用,是书法教育进课堂的助力。课程改革倡导实施多元评价。教学实践证明,进行多元评价,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书法教育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推动书法教育发展,还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情况,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学习书法,提高书法学习效果。鉴于此,在书法教育进课堂之际,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多元的评价。
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多元评价的重要构成,是了解书法教育进课堂具体情况的重要方式。在书法教育进课堂之际,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组织相应活动,就此进行教师评价。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欧阳询楷书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临帖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呈现欧阳询的书法作品《皇甫诞碑》。在临摹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书写。教师认真观察每名学生的作品,从书法布局、楷书书写规律等角度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提出完善建议。然后,教师将作品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了解自身的书法情况,查漏补缺。教师也因此了解了书法教育情况,借此调整后续教育内容、教学目标等,推动书法教育进课堂。
2.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多元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了解自身书法情况的重要方式。在书法教育进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书写并进行自评。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颜体楷书书写规律后,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引导其自选汉字,迁移颜体楷书书写规律,认真书写。与此同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书写后,鉴赏自己的书法作品,发现不足,解决问题,学生自评。实践证明,通过自评,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书法情况,主动查漏补缺,有利于提高书法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书法教育进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书法知识、锻炼书法技能的同时建构文化认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应用适宜策略,营造良好环境,组织多样活动,进行多元评价,借此让书法教育进课堂,使学生学习书法知识,锻炼书法技能,提高书写水平,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董娇. 传承中华书法艺术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J]. 辽宁教育,2022(13).
[2]蔡瑞山,邹秋菊. 大力开展书法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2).
[3]高建祥. 高中书法欣赏课学生兴趣探究[J]. 知识文库,2021(7).
[4]汪碧刚,刘自川. 书法进课堂:当前书法艺术发展的驱动力[J]. 艺术教育,2020(7).
[5]常志军. 高中书法教育的现状及优化措施[J].汉字文化,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