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1+1+1”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2023-03-23 09:28杨艳英付保芹申洪娇焦俊波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年胜任产教

杨艳英 焦 然 付保芹 申洪娇 焦俊波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河南 安阳,455000)

教职成[2018]1号《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模式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国家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强化学校与医院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从2019年开始,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对部分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实施产教融合背景下“1+1+1”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河南护理职业学院高职护生的整体素质。护理岗位的胜任力是进一步区分普通者和成就者的深层次个体特征。目前护理岗位的胜任力不但是保证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成为衡量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2-4]。目前,关于高职护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1+1+1”人才培养模式大规模应用效果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对“1+1+1”和“2+1”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实习护生的岗位胜任力进行调研,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1+1+1”人才培养模式,并验证产教融合背景下“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为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2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 727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19级护理学专业的学生,以产教融合背景下的“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作为研究组,以“2+1”常规在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在他们进行5个月的顶岗实习后,对其进行《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的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 727份,其中对照组问卷729份,研究组问卷998份。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学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 (n)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三年级护理专业的学生。

排除标准:①非护理专业的学生;②干预期间人才培养模式变更的学生。

1.3 方法

在传统校企合作常规“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操作技能型学生的特点,大力推进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的产教融合背景下的“1+1+1”人才培养模式(即1年在校内的基础学习+1年医院的专业教学+1年的顶岗实习),并根据护理专业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规律穿插进行“集中交替”(根据教学进度在学期中或学期末安排学生阶段性到医院或企业进行实践)、“分散交替式”(按照专业学科的教学进度及特点,随时安排学生到医院进行见习,见习时间为0.5~3 d不等)等工学结合形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第一学年,2019级所有的护生均在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学习医学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学任务由学院的教师承担,第一学年即“1+1+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1”(1年校内的基础学习)。第二学年,一部分护生进入联合培养单位进行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1年医院的专业教学),这一部分学生的管理工作由学院安排专职老师与医院管理者共同参与班级教学管理工作,该部分学生的教学任务由临床一线经验丰富且具备教学资格的医护人员承担,这一部分学生在联合培养单位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学科的特点进行“集中交替”和“分散交替式”等工学结合形式进行临床实践,学生在医院专业教学的特点是边学习边实践,第二学年即“1+1+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个“1”。另一部分“2+1”常规在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继续在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进行专业教学的学习,教学任务继续由本院老师承担,在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进行两学年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2+1”常规模式中的“2”。第三学年,2019级护生全部进入医院进行顶岗实习,其中第二学年在联合培养单位进行医院专业教学学习的护生进入医院顶岗实习,即“1+1+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三个“1”(1年的顶岗实习),第二学年继续在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进行专业教学学习的护生进入医院顶岗实习,即“2+1”常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1”。所有的护生在进行顶岗实习5个月后,对他们进行《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的调查,了解两组护生的岗位胜任力情况。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使用刘明等编写的(《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CIR)[4],该量表包含 10个分维度,分别是临床处置能力分维度、临床护理技能分维度、护理基础知识分维度、健康教育能力分维度、应变处理能力分维度、评估及干预能力分维度、综合管理分维度、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分维度、职业品质及人际沟通能力分维度。其中,分维度临床处置能力包含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各类医嘱等3个条目;分维度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包含能较全面地询问和记录患者病史、能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给予可行的护理措施等3个条目;分维度护理基础知识包含能掌握岗位职责和工作质量标准等4个条目;分维度评估及干预能力包含能及时评估发现患者潜在的护理问题、能及时评估患者各项安全风险,采用预防措施等2个条目;分维度健康教育能力包含能主动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能够正确地评价和反馈健康及教育效果等3个条目;分维度应变处理能力包含能掌握公共卫生及住院患者紧急意外等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冷静应对,及时上报等3个条目;分维度临床护理技能包含能熟练掌握临床常用仪器的使用等3个条目;分维度综合管理包含参与科室管理、能保持病区环境整洁安全、能知晓并执行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等3个条目;分维度职业品质包含有慎独精神、每日下班主动检查工作、能坚持道德信念等6个条目;分维度人际沟通能力包含能与患者、家属有较好的交流,能够适当运用沟通技巧,达到治疗性沟通的效果等3个条目,共33个条目。本问卷分为非常差、较差、一般、较好、非常好,分别赋值1~5分,分值越高代表该项岗位胜任力越高,该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9,内容效度CVI值为0.88[4]。本次调查共收到问卷1 835份,其中有效问卷1 727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11%。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各个分维度的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岗位胜任力得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学生岗位胜任力得分比较 (±s,分)

各维度 研究组(n=998) 对照组(n=729) t P总得分 75.17±25.85 66.91±22.90 6.873 <0.001护理基础知识 9.19±3.31 8.31±2.94 5.671 <0.001临床护理技能 6.72±2.55 6.00±2.25 6.129 <0.001临床思维判断能力 7.09±2.50 6.34±2.28 6.398 <0.001评估与干预能力 4.74±1.57 4.32±1.58 5.393 <0.001临床处置能力 6.97±3.37 6.23±2.30 6.531 <0.001健康教育能力 9.29±3.49 8.16±3.01 7.052 <0.001应变处理能力 7.05±2.51 6.27±2.26 6.697 <0.001人际沟通能力 4.28±1.42 3.98±1.45 4.357 <0.001综合管理 6.68±2.26 5.86±2.19 6.911 <0.001职业品质 13.15±5.06 11.46±4.31 7.277 <0.001

3 讨论

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卫计委)在2016年11月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文件中指出,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强化临床实践带教环节、突出专业内涵,同时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创新精神的培养[5]。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仅具备医学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技能的护理人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迅速发展的卫生系统的需求,护理职业的岗位胜任力对护士变得越来越重要[6-8]。护理岗位胜任力是指护理人员在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工作满意度的能力,促使护理人员能够胜任护理工作,并且在护理岗位上做出优秀工作绩效的能力的总和[7,9]。最近几年,护理岗位胜任力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选拔及考核护理人才的考核标准和依据[9-10]。

我国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学校内完成两个学年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在第三学年到医院进行实习,该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互为支撑的教学体系[11]。产教融合是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充分依托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12]。在此理念的基础上,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新模式,即“1+1+1”模式,第一学年学生完成校内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第二学年赴医院完成护理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学任务由临床一线具备教学资格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承担,同时学院安排部分老师与医院管理者共同参与学生的班级教学管理工作,第三学年在医院顶岗实习。该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护理“2+1”人才培养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学生在第二学年赴医院学习时,由临床一线具备教学资格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参与学生的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及班级管理,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学生边学习边见习,融授课、见习和岗位体验为一体,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快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表2可见,产教融合背景下的“1+1+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护生在实习期间岗位胜任力各个分维度的得分和岗位胜任力总得分都高于“2+1”常规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护生第二学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临床进行,其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有临床一线的老师进行带教,学生是一边临床见习一边理论学习,不但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地接触临床,对各种技能也有了真实的实践,从而锻炼了其护理工作能力,经过一年的边临床边学习,这部分学生能在实习的时候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岗位,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3-15]。通过不断地接触临床,学生会逐渐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这些潜移默化的改变让这部分学生在实习的时候能较快地进入护士角色,缩短了护生进入临床后的适应期,能较快地适应临床护士岗位,从而胜任临床护士岗位,这与王娟等[16]和郭东铭等[17]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产教融合背景下的“1+1+1”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护生的岗位胜任力,期望该培养模式为高职护生的培养和提高护生的临床岗位胜任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学年胜任产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