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黄伟娜 张芬芳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更为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历史教师要准确理解、认知课程标准,掌握历史学科的核心思想,提升自我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要强化对历史教学关键问题的重视,展示出历史教学关键问题的教育优势、作用、功能,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从中获得收获、提升、学习。笔者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历史教育中较为关注新课标理念,本文主要对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运用方法展开探析,希望能为促进初中生全面成长提供参考。
基于新课标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历史教学关键问题的重视,借助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来优化教育过程、明确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历史教育效率,让新课标理念渗透在历史课堂活动中。“关键”对于事件与事物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关键问题”主要是特定知识领域之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核心问题,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教育目标落实情况等,要把零散的、琐碎的、单个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让教育过程更为合理化、科学化。同样,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也要借助关键问题来实现教和学的深度融合,突显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设计思路,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合,最大限度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在初中历史新课标中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也呈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新课标是开展历史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具备较强的教育价值,能够体现出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和思想性特征,让初中生能够成为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促进初中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形成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借助唯物史观看待历史的变化和发展,让学生继承优良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构建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这些都是基于新课标理念提出的历史教学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展示出了历史课程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实现了历史知识的内化、认同、感悟,塑造了初中生健康的个性品质与人格。
通过关键问题能够体现历史课程的学科性和基础性特征,展现出历史教学的特性,围绕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普及历史常识,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基本的历史理论知识与技能,形成积极的历史意识,为之后的历史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历史学科关键问题中“重视历史和现实的关联,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现实现象、社会生活”“关注历史学科的系统性与时序性,突显历史发展主线”“多形式呈现历史,如文献资料、历史文学作品、实物、遗迹等都能构建历史情境想象”,这些关键问题都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科技能、历史学科知识、历史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新课标的引导,在初中历史学科教育中,更为提倡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差异,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可实现师生角色互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中“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基于学生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科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参与历史活动”“注重转变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模式,掌握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心理状态、过程,让学生掌握方法、技巧”“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提出有创造性、有意义的见解,勇于质疑观点、提出想法,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强化历史知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些都提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探索历史知识期间,去体验、感悟、认知,实现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会学、乐学。
教育目标是实施历史教学活动的导向,也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教育目标中涉及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基于新课标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的设计与实践方法落实过程中,要科学定位教育目标,以此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学习历史知识,构建高效化、理想化的历史课堂。比如,在讲解“秦的统一”历史知识时,教师要重视三维目标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设定“如何看待秦始皇自身的历史作用”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去探究历史知识,熟悉如下内容:秦始皇制定中央集权统治、开发南疆、修建长城,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这些都是巩固统一的实际表现。通过提出话题、剖析内容,让学生从多角度探究历史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识到国家统一的意义。在过程和方法教育目标中包含了借助历史地方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让历史教育过程更加有趣,促使学生去合作和思考。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中包含了引导初中生养成正确的生活观念与思想;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使命感、民族责任感。通过科学制定教育目标,能够融合三维目标,促使学生扎实掌握历史课本知识,着重训练学生的学科实践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展示关键问题的教导、引导作用,全面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
新课标模式下,在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的设计与实践方法落实过程中,教师需要细化课程目标,这样才能够展示出历史教学关键问题的优势与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如图1 所示,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基本框架,教师要围绕关键问题的基本框架来细化课标内容标准,真正让学生内化历史知识、思考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想让课标内容标准更加详细,教师要围绕历史教材知识,让教育过程具备较强的指向性、导向性,实现教和学的深度融合。比如,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历史单元教学中,其中的核心词汇为“统一”“团结”,核心主体为“祖国”“民族”,前者是阐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间的团结,而后者阐述的是全世界范围之中我国的统一,完全处于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来分析的。在历史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围绕着两个思考维度来讲解知识,训练学生历史思维的全面性。教师可以结合“民族、祖国、统一”来选择课外素材,对课内课程知识进行延伸,如,选取部分视频片段、动画片段来展示“我国如何实现祖国统一的”,用可测量、可操作、可观察的方式,让历史学习过程更为动态化、生成性,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获得理想化的历史教学效果,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图1 历史教学关键问题的基本框架
新课标引导之下,在历史事件实践中,教师要细化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关键问题研读历史教材内容,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证据意识。学生要学会梳理关键问题,突破难点、重点,学生在自主研讨和学习活动中,让问题解决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在初中历史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把历史教学关键问题划分为如何科学定位教育目标、如何选择“教和学”的策略、如何科学展开学习评价。在如何科学定位教育目标中,要细化具体问题:如何科学设定教育目标、如何围绕新课标来提炼教育主题。在如何选择“教和学”的策略中,具体问题为如何优化与整合教育内容、如何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设计教学问题链、如何借助史学研究新成果、如何梳理历史知识的发展线索和基本脉络、如何科学判断和解析史实、如何多层面分析历史问题。在如何科学展开学习评价中,具体问题为如何设计作业、如何开展纸笔测试、如何构建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等。通过细化教学关键问题,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为之后的历史知识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毋庸置疑,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更有利于关键问题的解决,而为了优化课堂环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借助情境能够以一种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将相关知识呈现出来。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发展。
比如,教学“开辟新航路”的相关内容时,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对这部分内容有所涉及。从教学内容的类型来看,纪录片是一种影视资源。毋庸置疑,这类学习资源更加契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并且更有利于推动学生的理解。因此,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可以从这部纪录片中选择一些视频片段。借助视频当中的讲解以及直观的遗迹、自然景观等内容,使学生对课内相关的历史知识有初步的认识。与文字材料相比,视频资料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觉参与学习活动。从教学效果来看,当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时,其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在这样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能够创造一种具体生动且富有情感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这无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关键问题的解决。
基于新课标引导,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围绕历史教学关键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素养,实现理论知识的梳理、内化。比如,在“如何梳理历史发展线索和基本脉络”“如何优化和整合教育内容”等历史教学关键问题中,教师要围绕关键问题让历史教学过程“要素化”“结构化”,展现出历史学科的独特性特征,同时要融入文化领域知识、经济领域知识、政治领域知识,并按照历史基本要素、结合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结合历史人物活动规律来梳理历史知识,让学生去体验历史、思考历史、分析历史,从中感悟历史之美。同时,教师要围绕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来设定课堂活动,为历史课堂活动注入更多活力,比如,在探究“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历史知识期间,教师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四个等级角色,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提高学生参与历史知识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从中深刻体验历史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生活教育法来讲解历史知识。比如,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历史知识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讨论,基于任务导向、关键问题导向来开展辩论会,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内容、模式,结合关键问题来策划方案和落实活动,引领学生探索剖析历史教材知识的技巧,着重训练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提升学生历史素养,让学生真正内化历史课本知识,灵活归纳知识、整合知识,健全历史课程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